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悟-15-1凤姐与宝玉

(2019-05-28 09:31:29)

纵有千年铁门限  终须一个土馒头

      第十五回  凤姐弄权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180.宝玉爬进凤姐车

宁府送殡的官派见过了。贾赦、贾政这袭爵的做官的,是贾珍的父辈,秦可卿的祖辈,若民丧祖辈是可以不出来送殡的。看他两个老兄弟,帮贾珍忙前忙后的,接待了王侯,谢过了同僚手下。东西两府自家人倒靠后了。过殡了,棚祭的王侯官家,就可去了。自家人要送灵到铁槛寺。文字辈的坐轿,玉字辈骑马,太太奶奶们乘车。宝玉是玉字辈,当是骑马的。若再写宁荣两府送灵的热闹,真的没意思。曹公给读书人换个口味。书中这样写道:

凤姐儿因记挂着宝玉,怕他在郊外纵性逞强,不服家人的话,贾政管不着这些小事,惟恐有个失闪,不好向贾母交待。因此便命小厮来唤他。“宝玉只得来到凤姐的车前。”

“只得”二字,似有宝玉的不情愿。凤姐笑道:

好兄弟,你是个尊贵人,女孩儿一样的人品,别学他们猴在马上,下来,咱们姐儿两个坐车,岂不好?

宝玉听了忙下马,爬入凤姐车上。

这宝玉爬进凤姐的车,如今有些“闲话”。根子在那个焦大,他说:“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证据是,上会宝玉“猴到凤姐的身上”,还“揉搓”过的。这里,凤姐叫宝玉说:“别猴在马上”。话中之音,让人作“来猴我身上”之想。再看看宝玉的反应,小厮来唤他,宝玉“只得来”,先似有不情愿。听凤姐说,那个“猴”字,叫他坐车,就好乐意的,“忙下了马,爬入凤姐车上。”还有不成文的讨论,宝玉通大人事了,还梦里做了,屋里跟袭人偷试了。关键是贾琏不在家,凤姐晚上都是“胡乱睡了”。黛玉到年底才能回,宝玉也觉得无趣得紧,每晚也是“索然睡了”。叔嫂两个会不会干柴烈火的。这些闲话,也就当作闲话罢。凤哥儿说,我是把宝玉当女孩子,他“女孩儿一样的人品”,“咱们姐儿两个”,(曹公用语,既不是“叔嫂两个”,也不是“姐弟两个”,真乃妙不可言!)这用语可以作证。宝玉说,他“爬入凤姐车上”,只是“说笑”而已,心里还念着秦钟呢。曹公说,他是给读书人换换口味,叫大家瞧瞧送殡当中,凤姐的故事,宝玉的故事,秦钟的故事。至于你们要说那个“猴”字,记起那个晚上焦大的醉话,那是你们的事儿。

   

     181.凤姐进了茅堂

凤姐宝玉哥儿两个在车里说笑,那边两骑马压地飞来,至车前,两人飞身下马,扶车回话:“这里有下处,奶奶请歇更衣。”知邢王二夫人不歇,告知自便,王熙凤便命歇了再走。自吉时出殡,浩浩荡荡三四路长的队伍,出城都要好些工夫,更何况那多官家来路祭。现在到什么时辰,曹公也没说,只觉得是有些事儿。宝玉见停下,急命请秦相公。秦钟随宝玉的小厮前来,去打尖。人众同入一庄门内。凤姐进了茅堂,因命宝玉等先出去玩玩。宝玉等会意,同秦钟出来,带了小厮们各处游玩。

有问:凤姐进茅堂,为何要叫宝玉等出去?这“下处”、“更衣”、“打尖”、“茅堂”,是那门子事?读数理化的,也有文史哲的,高学历的士们如是问。下处,就是旅途歇脚的去处;更衣,这场合,就是上厕所;打尖,就是停下吃点子东西;茅堂,就是用茅草盖顶的房屋,所有用草料盖屋顶的房子,都叫茅堂,也叫草堂,茆堂。第十七回有茆堂。这个茆,通草,这茅堂通彼茆堂,这茆堂不是彼峁堂。峁堂是正房突出的厅堂,像平原突起的小山包;茆堂也不是茅厕。因在旅途,下处,更衣,茅堂,等等让人容易想到如今的旅游,那导游说的唱歌,寻常说的方便方便。这打尖,是凤姐宝玉他们吃自带的茶点,也可理解为歇歇脚的。至于凤姐进茆堂后,肯定如厕了。下面有说,“凤姐洗了手,换衣服抖灰,问他们换不换”。乡间茅屋窄小,有个茅厕,就很是不错的,是不分男女的。凤姐“更衣”,或说“唱歌”、如厕,宝玉会意而回避。凤姐“问他们换不换”,也就是问他们上不上厕所。更要紧的,曹公要宝玉这城里圈养的公子,见识见识农家物件,巧遇二丫头,若宝玉像只小绵羊,偎依在凤姐的石榴裙下,既不是宝玉的天性,哪能“各处游玩”,也就没有二丫头的故事。

的确,文明古国,文化的累积与沉淀,是子孙引以为荣,得以自豪的财富,是子子孙孙的家珍。然一部中国史,一本辞海,是如此的沉重。幼儿发问,“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命题,是达尔文进化论之父。敢问路在何方,不能不成为今人后人之虑。我们传承历史,我们立足现在,我们关系未来。打尖与豪宴,更衣与唱歌,茅堂与大厦,奔跑与宁静,之于人,之于人类,当作定论何?摩登时代,当人被速度,被效率绑架之时,如果有间茅堂,更更衣,打打尖,当是快乐无匹的。

    182.宝玉只瞧见了二丫头么

那里有个刘姥姥进荣府,后面还有刘姥姥进大观园。这里凤姐进了茅堂,宝玉逛了农庄。都有没见过的事物,好奇心没不同,但心境胆气是多么不同。想想乡下老妪刘姥姥,蹭到荣府大石狮子那里,脚步有多么沉重,心情是何等的复杂!看看这豪门少年贾宝玉,带着小厮到农庄各处游玩,人身是何等的自由自在,心境是多么的逍遥畅快。那刘姥姥见凤姐家的坐钟鸣响,说像打箩柜筛子。这宝玉,看到“庄农动用之物”,锹,镢、锄、犁等物,无不为奇。这些东西,我们的祖宗用了几千年,现在农民还在用着。谢谢宝玉一一细心的问过,还发了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宝玉见了炕上的纺车,更觉稀奇,又细细地问了,便想动手玩玩。少年的好奇心,是多么好哇!现如今麻木的人与事,好像愈来愈多了。也许不光是信息大爆炸,人的大脑容量有限吧。有个伟人叫周恩来,在延安时,是纺线能手,那个时候,有句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时过境迁,如今是不是就主张自己不动手了,造就一个陪读妈大军呢?这纺车远去了,城里公子宝玉见着了,现在的“士们”大多没见过,也不是什么遗憾事。老人们想坐坐地铁,儿童倒闹着要坐牛车。这老少有何不同?好奇心使然,人之天性不是?跟纺车一起,有好些物件,把棉花纺成纱,把纱织成布,把布染成五颜六色的,制成衣袜鞋帽,动用的手工工具,数几件:弹枪、搓板、梃子、线子耙、筒壳、梭子、灯柱、顶针留作纪念罢。

宝玉听人介绍了纺车,拧转作耍,自为得意时,只听到乱嚷:“别动坏了!”一个十七八岁的丫头跑了来。宝玉忙丢开手,赔笑说:“我因没见过这个,所以试他一试。”那丫头也蛮好玩的,刻意要在城里公子哥儿们面前露一手。说道:“站开了,我纺与你瞧。”那个情种搞小动作,拉宝玉笑道:“此卿大有意趣。”宝玉一把推开,笑说秦钟该死、胡说、该打。一心看那丫头纺起线来。这些农家的事儿,跟五零后六零后是那么近,然跟八零后九零后又是那么的遥远。忽听见:“二丫头,快过来。”那边老婆婆叫道。这丫头丢下纺车,一径去了。宝玉怅然。所幸离开庄子时,未走多远,二丫头怀抱他小兄弟,同几个小女孩迎面说笑而来。“宝玉恨不得下车跟了他去。料是众人不依,少不得以目相送,争(怎)奈车轻马快,一时展眼无踪。”宝玉的这份情感,包裹着二丫头、纺车,还有锹镢锄犁,是豪门与乡野比对的感悟,哪里瞧得出半点邪念。到了铁槛寺,人众大多散去,因有三日安灵道场,凤姐还得张罗。宝玉乍到郊外,那里肯回去,就随凤姐留下了,秦钟是至近亲戚,也留了下来。

    

    183.铁槛寺  馒头庵

宋代有个大诗人,就是那个范大成又叫范成大的,有两句诗:“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中华老屋都是有门槛的,门槛的高低代表地位的高低,门庭若市,踏破门槛,是说家族的繁荣与兴旺。铁门限,铁门槛,是说门槛结实,不怕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土馒头,就是埋葬死人的那个土坟包,远远看去,那个坟,就像土做的馒头。一般说来,寺和尚,庵尼姑,观道士。这铁槛寺跟馒头庵得名,缘起范成大先生罢。

铁槛寺。是宁荣二公当日修建的。寺里的僧众衣食,庙的一切用动,来源于庙田、布施跟化斋。这田的产权归庙所有,和尚既不种田,也不能把田卖掉。田由乡邻、信人自愿无偿耕种,收成全都给庙里。秦可卿托梦王熙凤,祖茔供给亦如此法。这铁槛寺位于神京之郊,贾门京中老了人,也就是死了人,寄灵于此。这寄灵是亡人灵柩的暂时停放。寄灵时日的长短,依情而定。比如合葬。贾珍之母寄灵铁槛寺,待贾敬登仙合葬;贾珠已寄灵寺里,待李纨死后合葬。再如,孝庄寄灵达三十八年之久,到雍正三年,才入土为安。铁槛寺是贾府家庙,是贾府寄灵之所,而不是亡灵下葬之地。寄灵房子叫阴宅。送灵亲友暂住的房屋,叫阳宅。这铁槛寺的主持法号色空。寺里阴阳两宅齐全。现如今贾府已入五幅(服),人口繁盛,贫富不一,性情参商,家业艰难中的安分的,就在寺里住了。也就是那些阳宅,住了贾门好些贫穷子弟;讲排场,有钱有势的就以不方便为由,不住这里的阳宅,寻地方另住。这王熙凤早有准备,跟临近的馒头庵的姑子净虚说了,腾出两间房子作下处。未时过后,众客散去,只有至亲,凤姐见有几个妯娌陪着女亲,就辞了众人,带宝玉秦钟往馒头庵来。

馒头庵。本叫水月庵。照说铁槛寺寄灵之庙,这馒头庵应有下葬墓地,此庵的功能应为守陵。那古人范大成写诗了,就算你府第有千年不坏的铁门槛,不怕川流不息的人踏来踩去,不管你家是多么荣华富贵,最终你总是要躺在那个土馒头里。这不是馒头庵得名的原因。曹公说,是这水月庵的馒头做得好,才取了“馒头庵”这个诨名。见凤姐一行来,净虚师傅带智善智能两个徒弟,出庵迎接。智能在第七回,跟惜春一处顽,都见过了。秦钟在贾府家塾附读,贾母又常留住,也知道了。凤姐与静虚等见礼毕,又更衣净手了。安顿好了,住下了。

这铁槛寺是寄灵之所,做那么结实的门槛,是因为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是不是该想点什么?这馒头庵寓意是坟墓,唐朝王梵志有诗:“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说城里的那些人,是城外土馒头里的肉馅子!是不是该悟点什么?到了铁槛寺与馒头庵,看看脱离凡尘的静虚,跟凤姐在净室忙什么?看看为亡姐寄灵的秦钟,跟智能儿在这佛门净地做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