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素心飞扬_59030
素心飞扬_59030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17
  • 关注人气:2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圣僧三逐美猴王

(2019-07-24 19:41:53)
分类: 学生习作

圣僧三逐美猴王

张月馨

孙悟空一生桀骜,上闹天宫,下闹地府,是降龙伏虎的王,面对十万天兵无丝毫畏惧,敢与玉帝争位,何曾向谁低头?但在师父面前却以最坦诚的姿态试图挽留,也看出悟空在取经道路上的改变。

第一次离开是不逐自去,那时的悟空,还没褪去“毛猴子”的浮躁,还是一个心高傲气不服管教的齐天大圣。他自大闹天空,被压在五行山下至此,刚刚被解救出来,获得了久违的自由,这时,还不是真正的僧人,只是为了不再被压回大山去,才作出不得已的妥协,之后还遇到了细枝末节的不顺心,当然是气不打一处来,“我都辛辛苦苦保你西去,还对我絮絮叨叨,指手画脚,是非不分”,便一使性子,将身一跃,一路筋斗云,径转东洋大海,龙王劝回。一语惊醒还想做猴王梦的悟空,他也是个明白人,略一思考,自是腾云驾雾,回去了。

第二次是人尽皆知的“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白骨精化为少妇、老婆婆、老公公,前来欺骗,却被悟空逐个识破,唐僧在猪八戒的挑唆下坚持要逐走悟空,而现在的悟空变了,已经进入角色,愿意奋不顾身保护师父西行的大徒弟孙行者,明辨是非,他在出手打妖怪之前,一念之间也考虑过自己在师父眼中的形象,是凶恶太甚,还是慈悲好善,但想到师父的安危,义不容辞,犯下了师父眼中的“佛门大忌”。也看出了鲜明的人物特点:八戒自作聪明,不明真相煽风点火,挑拨离间;而唐僧执迷不悟,盲目慈悲。重情的悟空化成四个行者,给唐僧行礼,此情此景,催人泪下,忍气别了师父,独自凄凄惨惨回到了水帘洞。

说来好笑,“一回生二回熟”,悟空接连被师父赶走,都被赶出了经验。这次悟空又打死一群拦路抢劫的强盗,而唐僧认为悟空本性凶恶,无一毫善念,便念了几次紧箍咒,又赶走了悟空,而这次悟空惊人的爽快,一路筋斗云,无影无踪,不过他并没有去见龙王,也没有回水帘洞,而是直投观音菩萨诉苦,见了菩萨,他倒身下拜,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把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哭诉了一番,他待命而回,分辨真假猴王,唐僧又重新收了悟空,再次踏上了西天取经之路。(妙笔啊)

我领略着书的魅力,感受到悟空在整个取经道路上,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从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毛猴儿,渐渐成为一个有责任的行者,功成圆满,终成正果。人的心胸或许就是委屈撑大的吧!

读《西游记》真的感触很深,收获颇大,孙悟空的成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们每个人亦都是行者,都在取人生的经,唯有苦练七十二变,方能笑对九九八十一难!

 

圣僧三逐美猴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