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年后您还教我吗

(2012-09-07 12:27:06)
标签:

杂谈

    今天,一个小姑娘突然跑来问我:“老师,三年后您还教我吗?”

    这小丫头,开学还没三天,就想着三年后的事了。不过看她一脸真诚的样子,我还是微笑着对她说:“三年后你会去最好的高中,老师在你学校的对面学校工作,等待你的成长。”

    大概我的答案还不能让她满意吧,她一脸的失望:“我还以为三年后能跟着您上高中呢!”

    这下轮到我吃惊了,是怎样的信任让她敢于把三年后的命运也交到我手?是怎样的信任让她笃定我会每一天都像她想象的样子工作?又是怎样的信任让她坚信我就一定是她生命中追寻的老师?

    我的心突然有些不安起来。

    开学了,我已经不止一次听到家长学生有意无意地谈论:这真是位好老师!每每这时我心就暗笑。在以前这样的话会让我很激动也很难过,所有的付出岂一个“好”字了得。但现在我早无这样的想法,人往往很容易满足,亲切的话语,细心的呵护,如果来自一个陌生人的关爱,一定会从心底里感激,可也应了那句“熟悉的地方无风景”,时间久了,大家早已忘记了朝夕相伴的情份,忘记了一路走来的辛苦,什么都忘记了,于是生出了恩怨,满腹的牢骚。走近了,总会煞些风景,殊不知,只有走近了才能真正意义上欣赏!

    师傅总在告诉我:“做你自己,让工作的愉悦从内心流露出来。”

    那么又将如何来做自己呢?那个小丫头又怎么知道我对我的工作将投以极大的热忱呢?

    我开始思考,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把目光放到了三年甚至更远的地方。

    我要做什么?我想什么?我计划做成什么?我又会为之付出怎样的辛劳?

    看过一篇《定义人生的一万个小时“世上没有天才”》,安德斯·艾瑞克森教授曾对音乐学院的学生做过调查,结果发现:练习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成绩。普通的学生,练习弹琴的时间,总计在4000小时左右;优秀的学生,大约在8000小时左右;卓越的学生,没有一个人低于10000小时。而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 在他的新作《异类:成功人士的故事》中居然提出了“10000小时规则”,即成功至少需要10000个小时的投入。并列举了从来没有打过高尔夫球的丹·麦克劳克林 ,如何从商业摄影师经过6年坚持,总计超过10000个小时的练习成为职业高尔夫球手

    这篇文章对我触动很大,无论任何事情,没有时间的投入是不可能轻易取得成功的。“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句话是谁说的我不知道,但却也是一个真理。看来,我还应该更投入一些才对。

    如何教好学生?怎么样才是真正为学生的一生发展而教?是以一个教育家的心态去做教育还是以一个教师的身份进行教育工作?人的自我定位往往很重要。毕竟我们不是学生的“妈”,没必要全程为他们的成长做记录,但我们必须通过我们的记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逐步提升一定的教育理念。否则,那些流水帐似的文字是没有意义的;否则,那些故事对一个教师的成长也是没有太大价值的。

    除此,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教师的生命线在课堂,课堂也是教师成长的舞台。每一节课都应该是一次独一无二的舞蹈,每一节课都少留一点遗憾,这才是对自我的最佳呵护。

    教育那点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做。

    我能坚持多久?我会坚持多久?

    没有人逼着我走路,我却已在路上。

    三年,三年?三年!小丫头,三年后不管我教不教你,我都会尽可能为你做一本教科书,只要你轻轻翻起,就会感受到温暖、力量和阳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