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文/小楼愚夫
张祜,唐代著名诗人,一生创作颇丰,《全唐诗》中有349首,北京图书馆珍藏的南宋初蜀刻十卷本《张承吉文集》共收诗469首。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这首《宫词·故国三千里》是张祜的传世之作,曾传入宫中,为宫人广泛歌唱。据说唐武宗病重时,孟才人恳请为上歌一曲,唱到“一声何满子”时,竟气亟肠断而死。
张祜的宫怨诗写的细腻、逼真,比如,《阿鸨汤》:“月照宫城红树芳,绿窗灯影在雕梁。金舆未到长生殿,妃子偷寻阿鸨汤。”《耍娘歌》:“宜春花夜雪千枝,妃子偷行上密随。便唤耍娘歌一曲,六宫生老是蛾眉。”等,读起来就像看电影一样,新鲜、过瘾。白居易、杜牧对他都有盛赞。
更令人称奇的是,张祜还以一首《宁哥来》引出了“贵妃偷笛”这一花边新闻,让那些搞“八卦史学”的人喜好不已。“日映宫城雾半开,太真帘下畏人猜。黄翻绰指向西树,不信宁哥回马来。”此诗是说杨贵妃与唐玄宗之兄宁王李成器有私情。乐史在写《杨太真外传》时便有了灵感:“妃子无何,窃宁王紫玉笛吹,故诗人张祜诗云:梨花静院无人见,闲把宁王玉笛吹。因此又忤旨,放出。”褚人获在写《隋唐演义》时更是描写的细致:杨妃正吹之间,玄宗适出见之,戏笑道:“汝亦自有玉笛,何不把它拿来吹着。此枝紫玉笛儿是宁王的,他才吹过,口泽尚存,汝何得便吹?”杨闻言,全不在意,慢慢的把玉笛儿放下,说道:“宁王吹过已久,妾即吹之,谅亦不妨。”“贵妃偷笛”虽然从史学角度来看根本是不成立的,因为宁王李成器那时已死去九年了,但乐史和褚人获都从张祜诗中获得了灵感,足以说明张祜宫怨诗的影响力。
张祜把宫怨诗写的如此出神入化,素材都是从哪里来的呢?要知道,他虽出生名门望族,家世显赫,有才子之称,也有报国之志,但因性情孤傲,狂妄清高,一生为布衣、一步没有踏过宫廷。张祜百科称,张祜“在人际交往中,他因诗扬名,以酒会友,酬酢往业,结识了不少名流显官。”如此看来,张祜的宫怨诗应是从那些名流显官嘴里听来后胡编乱造的,你看,他在《邠王小管》一诗中又把笛子的主人弄成了邠王李守礼:“虢国潜行韩国随,宜春深院映花枝。金舆远幸无人见,偷把邠王小管吹”。
当然,道听途说后胡编乱造,是宫怨诗的一大特色,但张祜是高明的,也是幸运的,他玩“八卦”不仅成功了,还流芳百世了。
玩“八卦”爆料,捧你,臭你,甚至要弄死你,是娱乐新闻的一大特色,中外“狗仔队”们都乐此不彼,那些带着浓浓铜臭的笔尖在日夜不停地工作着。可是,谁也没张祜那俩下子,“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杜牧”,人家张祜才是真正玩“八卦”的高手
感谢博乐思文老师辛苦选稿,感谢各圈子圈主、管理错爱!
http://s11/mw690/aec2faeftda5c70ef330a&6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