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
(2012-11-07 23:02:25)
标签:
教育 |
分类: 行在教育之美的路上 |
二、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
1、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
(1)、课程名称的定位
课程标准用"科学"代替现行大纲中的"自然"。"自然"往往在字面上易误解为只是"了解自然的事物、现象及规律。"而未能明确概括自然课整体内容,即"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自然"改为"科学"之后,能较准确地概括课程的内容:既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又让他们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既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又培养他们科学的自然观。另外,当今世界各国的小学科学课程,大都取名"科学","科学"这一名称的确定也是吸取了国外的经难,有利于进行国际间的交流。
(2)、《科学》课程的性质是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征
《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所谓宗旨:是课程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要把小学生培养成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然而,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小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第一、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儿童的科学兴趣。
第二、引领儿童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
第三、帮助儿童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使儿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第五、培养儿童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
2、科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
科学课程是小学的基础课程,是科学启蒙课程。在其他课程中(如小学语文)中,也有科学内容的涉及,但那些只是渗透附带的,进行科学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科学课程。
科学启蒙教育是科学入门教育,教育对象是对科学领域知之甚少的人,教学内容(知识、观点、方法等)是最基本的,浅显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受教育者对科学领域有初步的了解,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学习一些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些最基本的科学观点,形成基本的科学态度。
作用:
在小学阶段开设科学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科学启蒙教育在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科学启蒙教育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科学启蒙教育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世界
第三、科学启蒙教育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第四、科学启蒙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第五、科学启蒙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向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而且能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打下基础。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使学生从小接受科学教育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的。
3、知道科学素养的内涵。
科学素养是目前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最主要目标。目前,人们对科学素养的理解主要包括:科学知识(概念、定律、理论等),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过程、过程技能与思维方法,价值观,解决社会及日常问题的决策,创新能力,科学、技术、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伦理与情感。
研究专家把科学素养划分为方法论的、专业的、通用的、技术的、业余的、新闻报道的、科学政策的等。小学科学讲的科学素养主要指通用的,即一个社会公民应该具有的一般的科学素养。
面对社会发展的现状,每一位公民需要哪些科学素养?
(1)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2)理解和掌握科学方法,形成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
(3)合理的科学知识基础。
面对着一个正在转型的社会,我们可以尽可能充分地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趋势,并在基础上构想我国公民应该具备的科学素养,为新的教育改革探索明确的方向。
4、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
《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句话揭示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是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该学科的名称从"自然常识"到"科学",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学科培养目标的变化。现代科学教育强调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且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做出明智决策,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以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因此,以科学素养为教学目标最能反映出学科的这一变化趋势。
二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形成是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他的科学素养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这一阶段学生将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学到的知识将对后继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又处于打基础的阶段,知识积累与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极其有限。因此,科学教育不可能以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方法训练为主,只能根据小学生的经验,在他们熟悉的周围生活中选取有关的内容,让他们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从中学到知识,培养兴趣,练习方法,为后继的科学学习打好基础,这就是科学启蒙的含义。
1、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
(1)、课程名称的定位
课程标准用"科学"代替现行大纲中的"自然"。"自然"往往在字面上易误解为只是"了解自然的事物、现象及规律。"而未能明确概括自然课整体内容,即"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自然"改为"科学"之后,能较准确地概括课程的内容:既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又让他们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既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又培养他们科学的自然观。另外,当今世界各国的小学科学课程,大都取名"科学","科学"这一名称的确定也是吸取了国外的经难,有利于进行国际间的交流。
(2)、《科学》课程的性质是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征
《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所谓宗旨:是课程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要把小学生培养成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然而,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小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第一、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儿童的科学兴趣。
第二、引领儿童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
第三、帮助儿童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使儿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第五、培养儿童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
2、科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
科学课程是小学的基础课程,是科学启蒙课程。在其他课程中(如小学语文)中,也有科学内容的涉及,但那些只是渗透附带的,进行科学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科学课程。
科学启蒙教育是科学入门教育,教育对象是对科学领域知之甚少的人,教学内容(知识、观点、方法等)是最基本的,浅显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受教育者对科学领域有初步的了解,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学习一些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些最基本的科学观点,形成基本的科学态度。
作用:
在小学阶段开设科学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科学启蒙教育在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科学启蒙教育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科学启蒙教育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世界
第三、科学启蒙教育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第四、科学启蒙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第五、科学启蒙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向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而且能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打下基础。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使学生从小接受科学教育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的。
3、知道科学素养的内涵。
科学素养是目前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最主要目标。目前,人们对科学素养的理解主要包括:科学知识(概念、定律、理论等),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过程、过程技能与思维方法,价值观,解决社会及日常问题的决策,创新能力,科学、技术、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伦理与情感。
研究专家把科学素养划分为方法论的、专业的、通用的、技术的、业余的、新闻报道的、科学政策的等。小学科学讲的科学素养主要指通用的,即一个社会公民应该具有的一般的科学素养。
面对社会发展的现状,每一位公民需要哪些科学素养?
(1)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2)理解和掌握科学方法,形成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
(3)合理的科学知识基础。
面对着一个正在转型的社会,我们可以尽可能充分地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趋势,并在基础上构想我国公民应该具备的科学素养,为新的教育改革探索明确的方向。
4、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
《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句话揭示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是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该学科的名称从"自然常识"到"科学",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学科培养目标的变化。现代科学教育强调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且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做出明智决策,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以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因此,以科学素养为教学目标最能反映出学科的这一变化趋势。
二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形成是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他的科学素养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这一阶段学生将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学到的知识将对后继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又处于打基础的阶段,知识积累与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极其有限。因此,科学教育不可能以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方法训练为主,只能根据小学生的经验,在他们熟悉的周围生活中选取有关的内容,让他们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从中学到知识,培养兴趣,练习方法,为后继的科学学习打好基础,这就是科学启蒙的含义。
前一篇:从小就想做个“阿拉丁”的孩子
后一篇:七、课程实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