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种类繁多的动物》教案

(2012-09-18 08:50:05)
标签:

杂谈

分类: 小学科学教案6年级

《种类繁多的动物》教案(第__4__次) (詹显新)

授课课题: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4课《种类繁多的动物》 (

授课时间:1110日  11周  星期1

授课班级:广小六(3)班

授课类型:授导型研讨课

教学目标、要求:

科学概念:

1、 能分别举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类和昆虫类的实例。

2、 能举例说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 能分别总结出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和昆虫类的主要特征。

2、 能根据动物的特征对所见到的动物进行辨别、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动物的多样而美丽。

2、培养学生辨析、分类的能力和进一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知道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能够利用给出的标准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给出的标准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讨论与启发相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时安排: 1课时

参考资料: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教师教学用书.六年级上册

3、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639

教、学具准备:师: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

为每小组准备:动物卡片10张、实验记录单1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确定各小组的组员分工:组长、记录员(字写得快)、汇报员(声音响亮)等。

为课堂上小组活动时更好的分工、合作做好充分的准备,节约课堂活动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一、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除了校园里常见的动物以外,你们还认识哪些动物?(提示:生活或资料)

生:……

师:刚才同学们举出的动物只是动物世界里的一部分。(PPT出示)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有150多万种。面对如此众多的动物,我们如何将他们进行分类呢?接下来,我们就以下面这10种动物为例,给出自己的分类标准,将它们分分类。

学生对动物已经有一定的认识,直接从学生认识的动物出发,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本课探究的主题。

 

 

 

 

 

二、给常见的动物分类

1、提出活动

师: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些动物(按顺序PPT出示图片)。

生:它们分别是:蜗牛、牛、鸽子、带鱼、蝴蝶、蝗虫、老虎、鲤鱼、鹅、蚂蚁。

师:你能给出自己的分类标准,将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吗?可以分几类呢?(PPT一起出示10中动物图片,并依次标上序号。)

教师具体说明活动要求:

1)你按什么标准分类?分几类?

2)将这10种动物按照你分出的类别进行归类,用序号填写。

3)比一比哪组分类方法多。

4)做好活动记录,完成后整理好卡片,准备交流。

5)交流时,看看谁是火眼金睛!

2、开始探究活动

小组活动,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并做好记录。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提醒。

3、展示交流(下面的汇报内容根据学生回答调整,学生合理的分类教师要予以鼓励。)

(生说不出具体的分类标准,但只要合理,师就予以肯定,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如果对分类不确定,提示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查证。)

学生汇报如下,并展示记录单,为更好地交流。

组1: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水中游的(带鱼、鲤鱼、鹅);

      天上飞的(鸽子、蝴蝶、蝗虫);

      地上走的或爬的(牛、老虎、蜗牛、蚂蚁)。

师:你们组的分类方法真好!同学们都认同这种分类方法吗?(我们发现这类分法中的“鹅”是有分歧的地方,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查证。)看看别的小组的不同分类方法吧。

组2:根据它们生存的方式,可分:

      野生的(蜗牛、带鱼、蝴蝶、老虎、蝗虫、蚂蚁、鲤鱼)

      家养的(鸽子、牛、鹅)。

师:这种分类方法真不错!对这种分类方法有意见吗?有什么意见?

生:在这10种动物中,有的动物既可以是野生的,也可以算是家养的,如:鸽子、鲤鱼、鹅等。

师:你说的真棒!刚才这位同学提出的这一点的确还需要进一步的查证。看来这样的分类方法还是不能得到我们所有人的认同,其他小组还有什么分类方法吗?

组3:根据它们的食性,可分为:

      肉食动物(带鱼、老虎)

      植食动物(蜗牛、蝴蝶、牛、蝗虫)

      杂食动物(鹅、鸽子、鲤鱼、蚂蚁)。

师:这种方法很贴近生活,真不错!你们有什么异议吗?

生:有些动物的食性复杂,或者我们不了解,这种方法也不好进行分类。

师:你考虑的真周到!那还有哪组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吗?

组4:根据动物的身体特征,可分为:【这种方法学生不一定说得完整,师适当提示。】

     鸟类(鹅、鸽子)

     鱼类(鲤鱼、带鱼)

     昆虫类(蝗虫、蚂蚁、蝴蝶)

     哺乳动物(老虎、牛)

     软体类(蜗牛)

【若学生能将出这种方法,教师要将这样方法加以利用,为后面添加成员的学习做引。】

师:你们真棒!想出这么好的方法。

学生想出按繁殖方式分,要予以肯定、表扬。

【上面的回报,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并让学生及时指出不足之处加以改正。若有学生将动物按有无脊柱分,教师要及时表扬,并将之引用到“动物骨骼”的学习环节中】

激活学生关于多种多样动物的已有认识,并为下面的动物分类活动提供研究材料。

继续让学生领悟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确定的标准给动物分类,在分类活动中感受动物世界的多种多样。

明确要求,使活动目的性更明确,提高活动效率。

借助卡片和小组合作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用更多的标准给它们分类,进一步感受生物的多种多样,并能分享组员的智慧。

分享分类方法,并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提出意见和建议,从中收获新知,拓宽知识面。

 

“查证”体现出科学的严谨性。

互补互助,相互增长知识。展现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教师适时的点评,能激励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提高探究的兴趣。

三、展示课件,补充了解动物分类,并导出课题。

谈话:刚才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好的分类方法,让我们看看科学家们怎么分类。看样子我们也不输给科学家哦。

补充展示学生没有想出的分类方法。用PPT展示分类方法。

师:从刚才的分类我们发现,动物的分类还真多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种类繁多的动物》(导出课题,并板书。)

补充介绍,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学生从分类中感受到了动物种类的繁多,以此导入课题恰到好处。

 

 

四、比较动物的骨骼

(这里的导入可以引用上面学生的汇报,如:刚才同学们找出了动物身上有无脊柱的区别,让我们继续探究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吧。)

1、老师准备了一组动物图片,请仔细观察。

依次出示:猎豹、草鱼、青蛙、蛇、鸵鸟等动物图片,及骨骼简图。

   再汇总出示这些有脊柱的动物骨骼图。

(若多数学生觉得可怕,教师要给予鼓励,增强学习信心。如:虽然骨骼有些可怕,但是为了学习知识,还是要提起勇气,忍耐、克服一下。)

问:这些动物的骨骼有什么共同特征?(板书:有脊柱)

2、再看看这组图片。出示方式同上:蚯蚓、蝗虫、蜗牛等动物图片。

问: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板书:没有脊柱)

3、对比说明:(PPT汇总上面的动物图片,对比说明)

身体中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

身体中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黑体部分板书)

4、提问:人是属于哪一类呢?为什么是脊椎动物?

师:你们真棒!

5、教师小结。强调人也是动物,且是脊椎动物。

从直观的视觉进一步认识动物有无骨骼的区别,从而认识、理解什么是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鼓励学生为知识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

 

 

两组图片的对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从人进一步认识脊柱,是对知识的直接运用。

学生根据上面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运用,增强学生记忆。

 

 

五、给各类动物添成员

【括号部分依据前面汇报展开】

谈话: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请看这种同学的分类,他们将动物按身体特征分为鸟类、鱼类、昆虫类、哺乳动物,具体的分类标准是怎么样的呢?翻开书P78,阅读并划出描述特征的句子或词语。)

翻开书P78,阅读关于昆虫类、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的概念,划出描述特征的句子或词语。请根据划出的这4类动物的特征,以此为分类标准,给各类动物增加成员。

(出示书P78昆虫类、鱼类、鸟类、哺乳动物概念。)

学生阅读,小组合作填写,为4类动物增加成员。看看哪组举得例子多。

鸟类(                        

鱼类(                        

哺乳动物(                    

昆虫(                        

全班汇报、充分交流、评价。教师及时表扬鼓励。(你们组举得例子真多,分析的真好!)

引领学生确定每类动物的分类标准,并能根据这些标准给自己熟悉的动物进行归类。

 

继续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构建动物是多种多样的认识,同时为初中生物分类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小组合作,提高课堂效率和探究举例的知识面。

六、课堂延伸:学生游戏活动

请说说自己平时不易区分的动物,大家一起帮忙区分一下它属于哪类动物。如:蜘蛛、蛇、鲸、螃蟹等。

(师可提示,注意先判断它们是否有脊柱,再进一步区分。当然,充分的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等课外知识也是正确判断的重要条件。教师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

课堂的延伸与精华。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七、【机动内容】正确查找资料

活动中可就大家都感到疑惑的问题当场上网查找,印象会深刻。如蜘蛛是不是昆虫、章鱼是不是鱼等。同时上网时教给学生要选择正规的权威的科学网站作参考。

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问题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八、课堂小结

请说说今天这节课你们的收获。

 

出示知识库(书P78资料,学生阅读了解。)

总结课堂知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加深有无脊椎动物分类的印象。

九、作业布置

完成作业本相关内容。

运用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和理解。

 

 

教学反思:(2011.11.10广小六(3)班青年教师赛课)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还未上本单元的前三课的前提下进行的,故教学设计上我以学生已知的动物为研究基础导入教学。再引入10种动物,让学生通过小组分类活动感受动物种类的多样性,从而进一步构建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分类能力。这部分活动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故在教学上花了很多时间。整堂课的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各环节的过渡也衔接地自然顺畅,分体现了以学生主体的教学要求,特别是在各环节的过渡处,都是以学生在分类过程中生成的知识为前提引入教学的。如第三环节增添成员,就是以学生前一阶段的分类为前提的。这样做既符合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导教学,也充分利用了课堂生成资源,让学生有优越感,以提高探究的积极性,进而更加投入到本堂课的探究学生中。而且教师在课上及时点评鼓励,增强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与自信。设想中如果学生也提出了按脊椎分类的话,那第二环节的教学引入也就直接从学生角度出发了,这样才能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制定分类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由于这是当中选出来课节,在没有前一课的知识做基础上,制定分类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相对而言更增加了难度。不过学生的想法还是很多的。提出了诸如按食性不同、按运动方式、身体特征、生活环境、等各种不同的分类标准,这是非常优秀的想法。可见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在不断进步。所以,在这样的分类过程中,学生自然体会到了动物的种类繁杂。教师就借此自然地导出本课课题。再借助两组不同类型的动物及相应骨骼照片,让学生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和区别能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结合人自身的骨骼特征,让学生马上学以致用。这样的环节设计充分体现出了课堂的灵活性和教师的应变能力。

本堂课最灵活的部分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平时不易区分的动物,请大家一起来帮忙解决区分”。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对本课学习的进一步运用与延伸,能充分展示出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是本课教学的升华。但是由于时间为把握好,第一阶段的活动时间过多,造成后一阶段时间紧张,致使课节拖堂,只能将这一环节掐掉了,觉得非常惋惜。以后教师在课堂把握上还要不断磨练,力求各环节时间把握准确,不拖沓、冗长,影响后面内容的教学。

总之,本堂课教学效果还是较成功的,学生的学习研究精神也是可以肯定和予以表扬的。希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用语、专业知识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视野更开阔,让自己的课堂充满乐趣,学生充满欢笑。

 

 

 

板书设计:(磨课时未看此格式要求,故没记录板书,但一下为真实板书记录。)

种类繁多的动物

有脊柱     脊椎动物

没有脊柱   无脊椎动物

 

 

 

 

 

 

 

 

 

 

 

 

附:实验记录单

《种类繁多的动物》实验记录单

蜗牛①     牛②      鸽子③     带鱼④     蝴蝶⑤

蝗虫⑥    老虎⑦    鲤鱼⑧       鹅⑨      蚂蚁⑩

 

小组制定分类标准,分几类?将这10种动物用序号归类。

 

第一种分类方法:

 

 


    (         

动物             

 

 

 

 

 

第二种分类方法:

 

 

 


    (         

动物             

 

 

 

 

 

第三种分类方法:

 

 


    (         

动物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