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考试资料:皮亚杰的守恒实验与三山实验

(2013-01-07 15:51:17)
标签:

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指导

教育

分类: 备考指导

教师考试资料:皮亚杰的守恒实验与三山实验

http://jsks.offcn.com/dl/2013/0105/20130105020740387.png

 

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他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2-7岁为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儿童的语言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思维发展具有片面性和自我中心。这两个特点是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与教师资格考试中的高频考点,下面就皮亚杰的两个实验来说明这两个特点。

思维的片面性体现在这一阶段的儿童还没有获得守恒观念。守恒是皮亚杰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其含义是指物体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时,它的物质含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皮亚杰认为守恒概念的获得是儿童认知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皮亚杰设计的守恒问题包括数量守恒、体积守恒、长度守恒、重量守恒等。数量守恒实验是给儿童呈现两排砝码或糖果,前后排列一致,让他们回答两排砝码或糖果的数量是否一样多。幼儿一般回答说一样多,如果实验者把其中的一排扩大或缩小间距,改变其外在形态,然后让幼儿回答这两排的数量是否一样多。体积守恒实验是给儿童呈现两个一样的杯子,将水装至两杯子同一高度水平,让幼儿明白两杯子中的水一样多,然后将其中的一杯水倒入一个较高或一个扁平的杯子中,问幼儿两杯水是否一样多。长度守恒实验是先向幼儿呈现两根相等的直线,移动其中一根,然后问幼儿移动后的两根直线是否相等。重量守恒实验是先向幼儿呈现两个一样重量的泥球,改变其中一个泥球的形状,然后问幼儿两个泥球的重量是否相等。一系列的守恒实验(如图1)表明,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幼儿还不能理解不变性原则,还没有获得思维的可逆性。

http://jsks.offcn.com/dl/2013/0105/20130105020840570.jpg

图1  守恒实验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自我中心主义。此时的幼儿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可能与别人的思想不同,因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去认识事物。皮亚杰证明幼儿自我中心主义倾向的著名实验是“三山实验”。

在三山实验(如图2)中,把大小不同的三座山的模型放在桌子中央,四周各放一把椅子。幼儿被带着围绕三座山的模型散步,使幼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的模型。散步之后,让幼儿坐在其中的一把椅子上,将三个玩具娃娃放在其他椅子上,然后问幼儿放在其他位置上的玩具娃娃看到的是什么。实验结果显示,不到4岁的幼儿根本不懂得问题的意思。4~6岁的幼儿不能区分他们自己和娃娃所看到的景色,不管观察者看到了什么景色,他们总是选择他们自己所看到的景色。能够区别不同观点的第一个信号出现在大约6岁时,这时幼儿表现出他们知道了区别所在,但是却不能指出来。在8~9岁,他们能够理解他们自己与娃娃的观测点之间的某些联系。在这个经典的范例中,8岁以下的幼儿被认为是自我中心者。因为他们是基于自己的立场,不能想象出他们自己以外的任何立场。

http://jsks.offcn.com/dl/2013/0105/20130105020913642.jpg

图2  三山实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