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2019-02-28 23:08:33)分类: 语文教案 |
教学反思
6、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力求突出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强调学生在阅读中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焕发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课堂上学生不是依靠老师的分析讲解,而是通过自己的探讨、练习,读懂了这篇课文,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深深地被老舍爷爷那精美的语言所陶醉。体会到,老舍爷爷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即使是身边最普通的小动物——猫,也是如此喜爱。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就能发现、享受这种美。
7、我首先通过小组交流汇报了解学生学文情况,然后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谈谈各自读文的感受。通过初读,学生感受到了对珍珠鸟的爱,然后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味交流,在“尊重—理解—宽容—沟通—欣赏—信赖”层层深入的情感体验中,学生对课文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真正有了感悟。
9、本节课不仅让学生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为此我把学习重难点定位于“感受情感、揣摩写法”这两方面,而文章本身也非常适合感受情感、揣摩写法这一教学,就此我对教材作了两条线索、两个板块的处理。一条是感受情感之线,一条是揣摩写法之线,一个是老人爱海鸥的板块,一个是海鸥爱老人的板块。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两条线索交融得天衣无缝、两个板块不漏痕迹地衔接和过渡。
10、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对小虫、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拿到这样的文章,喜读、乐读。在品读感悟文章、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时,以读代讲。我采用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让学生在反复地品读重点语句的过程中,加深印象,在教师的引导和充分地朗读中展开交流。
11、本课知识是语文综合知识的运用,旨在让学生联系旧知探求新知,拓宽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通过观察、思考、实践、体验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前一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2
后一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