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2019-02-28 21:15:30)分类: 数学教案 |
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1、分数的产生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节课我让学生从测量讲桌的长度导入“分数的产生”,进而得出结论:在测量和分物时,人们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于是产生了分数。同时巧妙地使用课件进行了演示。
2、分数的意义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数的意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合作,积极发言。通过展示,交流,学生懂得了1/4的含义。为了使全体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注重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理解“一个整体”,即“单位‘1’”。
4、分数与除法
本节课在探索新知过程中,我启发学生,“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你认为应该怎样分?”让学生自己说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了交流,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
5、真分数与假分数
本节我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学习活动中,发展了个性,培养了能力。在交流中不仅知道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了解他们的学习思路,更为重要的是肯定了他们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能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更科学的学习。教学中我采用学生自己亲自观察、操作,再分析怎样做的方式,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我做到了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做思维的先行者,不怕走弯路,不怕出问题,因为学生有了问题才更有探索的价值。
6、分数的基本性质
本节教学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体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比较理想。教学中我用故事情景引入,用猜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现实性。采用学生自己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
7、约分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大胆让学生动手实践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习,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通过体验归纳总结,举例验证,由内到外的理解概念的意义。打破了概念教学教师一味讲解的模式,层层深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领略数学的魅力,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带领学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既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又能获得数学学习的技能,更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引导。
8、通分
在课上让学生再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来解决问题,自主地进行探究性活动,学生们不但想出了找最小公倍数的另外的3种不同方法,而且学生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对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进行了对比,并能熟练应用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有把异分母分数改成同分母分数的认知经验,所以我在教学这节课时,发现当例题一出示时,学生个个欲试,这时我大胆放手,给予学生尝试解答的机会,然后进行交流讨论,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公分母和用哪些数作公分母的知识,从观察中体会到用两个分数的分母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比较简单,从分析、概括中明白了通分的意义和方法。在练习中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在通分时他认为用两个分数分母的乘积做公分母显得比较简便而且不容易错,说明课上还有一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体验到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的简单。
9、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是运用的小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基本性质等,都是学过的旧知识。所以在教学小数化分数时,我采用让学生尝试做做小数化成分数的方式进行。在教学分数化成小数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或利用分数基本性质,把分数化成十进分数再化成小数这样两种方法。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说明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理解的还是比较到位的,有了之前分数同除法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把分数化成小数,学生也已理解并掌握。对照比较,不难发现,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方便,而且简单,易被学生接受。这一点可以从之后的试一试中也能体现,只是除不尽的要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注意约等号的使用。因为除不尽的往往都是循环小数,也有学生说保留三位小数,不一定要除到第四位。本课的教学我也感觉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利用旧知自主学习新知识,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一是联系分数的意义来比较,二是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比大小。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说明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理解的还是比较到位的,有了之前分数同除法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把分数化成小数,学生也已理解并掌握。
前一篇: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2
后一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