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与复习(一)--认识图形

(2014-09-22 11:21:22)
标签:

育儿

分类: 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与复习(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的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3.使学生认识“>”、“<</SPAN>”、“=”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熟练的进行5以内各数的加减法,并能简单的应用到生活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小朋友们,喜欢唱歌吗?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好吗?

设计一:(师播放儿歌《五指歌》,让学生学唱,或教师教学生唱: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老虎打不到,打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 一二三四五. 五四三二一,一二三四五。)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123455以内的加减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引出课题并板书:5以内数的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看看书第三单元,并想想:在学过的第三单元中,我们都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

2,同桌先说说,再指名学生回答。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好。

3,指名汇报,师出示写有相应知识点的卡片后,师生一起进行梳理回顾。并边讲边出示知识网络图。

师:小朋友们唱的可真好听,真聪明。那同学们想一想,在歌曲中我们能找到那几个熟悉的数字小朋友?

生:……

师:真厉害,都被你们给找到了啊。小朋友再想一想,除了12345,我们还学习了那个数字?

生:我们还学过0这个数字。

师:对,我们还学习过0这个数字。还记得0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

师:小朋友们记的可真好,那同学们,你们会写这几个数字吗?

生:会

师:接下来,拿出老师发给你的小卡片,准备好了吗?

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听好老师的要求,把012345这几个数字小朋友,写在老师发给你们的卡片上,每张卡片只能写一个数字而且不能重复,听明白了吗?

生:……

师:开始吧,看谁写的又标准又漂亮。

……

(师巡视,并对学生书写出错和不规范的同学进行指导)

师:同桌之间看一看,并对他写的好的数字进行表扬。

……

师:完成的小朋友要按标准姿势做好,同学们写的可都真好,真厉害。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把你手中的卡片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排成一排吧,开始!

……

(在学生摆的时候留意他们摆的顺序,为下一步做准备)

师:都摆好了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为什么喜欢这样摆?

生……

师:小朋友们可真有自己想法,非常好,下面,我们利用手中的卡片来玩个游戏好不好?

师:保持自己桌子上的卡片顺序不动,听好老师的游戏规则。

⑴,请摆的第一个数字是大于1小于3(要根据巡视的结果修改要求的数字)的同学站起来,并用你的右手伸出相同数字的手指给大家看一看。

师:好,站起来的同学告诉大家,你们的第一个数字是几?

师:大家说,对吗?

师:还有第一个数字是3没有站起来的同学吗?同桌之间看一看?……

2),游戏继续,听好规则,请第三个数字是大于3小于5的同学站起来,并用你的右手伸出相同的手指给大家看一看。……

师:站起来的同学告诉大家,你们的第三个数字是几?

师:对吗?

……

师:很好,接下来就将我们的数字小朋友重新排个队伍吧?听好的老师的要求,将他们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起来吧!

师:谁来说一说,正确的顺序应该是什么?同学们都会了吗?

三、交互反馈

师:同学们都非常棒,真是聪明好学的好孩子。那下面我们做一个更难的游戏,小朋友们敢不敢尝试呢?
生:敢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抢座位的游戏,看谁抢的又快又准确。老师这里有标着要求的可爱小座位,老师拿出座位之后,请同学们将符合要求的卡片高高举起,并将你的答案和座位上的要求一起读出来,听明白了吗?
出示标着一些制作的卡通座位,上面标着算式,如:2+1=   4-1=   3+2=   5-5=
 ……
师:3+2=5 你们能将这个算式用生活的语言表示出来吗?

比如说:我有三个桃子,妈妈又给了我两个,我就有5个桃子了。

师:同学们真厉害,老师可要加大难度了哦,请听好。
老师有3把能坐的椅子,可是,被老师弄坏了一把,请问,还有几只好的能坐的椅子?

四、开放延伸

师:智慧爷爷也来参加我们的做题比赛了,它给我们带来了两道题。课件演示:谁能解答出这两道题,谁就能得到智慧爷爷的礼物。你想得到这些礼物吗?课件出示(      4          —         )中能填几?

教学反思:复习课比新授课更难把握,尤其是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一味的进行口算练习,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厌倦,本节课我通过带领学生看书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点,在进行梳理,使之横成片,让大家对单元的知识网络一目了然。在通过一些游戏进行分层练习,有针对性地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复习。    

 

课题: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与复习(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的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3
.使学生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词.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
.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熟练的进行5以内各数的加减法,并能简单的应用到生活中。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单:前一天把第三单元的内容熟悉一下。

一、创境激趣

今天我们继续进行5以内数的整理和复习。并板书:5以内数的整理和复习。

二、自主探究
1
、第32页第1题、数一数,比一比

让学生体会基数和数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第32页第2

按顺序复习1-5数的组成,并使学生有所发现。

3、第32页第3

通过小朋友自己的整理出的加减法表,竖看、横看、斜看,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纵横两个维度的算式进行的都是有序排列,并有一定的排列规律

三、交互反馈

课后检测单:会按要求做题。

1、第33页第1

使学生借助图形象的看出数的有序排列,明白数的顺序。

2、第33页第2

会计算得数,明确纵列的4道题之间的联系。

3、第33页第3

会看图写算式,第一幅图可以写2个算式:2+2=4  4-2=2.。第2幅图可以写4个算式:1+4=5  4+1=5 5-1=4   5-4=1,不要求全写。

4、第33页第4

会看图比多少。要求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出两种小动物的多少。

5、第33页第5

会比较大小。这是开放题,答案不唯一,只要填出一个正确答案即可。

四、开放延伸

师:同学们可真棒,掌握的又牢固又好,那到底谁学的最好,最聪明呢?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星级测试好不好? 
3+2=    5-1=   2+2=   4+1=   3-2=
4+0=    3-3=   5-4=    1+2=   0+2=

师:同学们都完成了我们的测试,下面就看一看自己能得几颗星吧?得了五颗星的同学请举手,你们真棒,真厉害……(得一颗星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只要认真的学习,你们也会是最棒的)
师:小朋友,你们的这节课的表现可真好,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遍课前学习的《五指歌》。
教学反思: 整理与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从而建立网络化、系统化的结构知识。教师把枯燥的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之中,是数学知识变为鲜活的富有生命的小精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34——35页)

教学目的:

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想象能力;

3、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和想象、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及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

1、每小组自备形状各异的实物、积木等。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立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出示小叮当图,问“小朋友们看,这是谁?”

“小朋友们喜欢小叮当吗?小叮当有许多小宝贝,你们都认识吗?”课件出示小叮当这个人物,告诉学生这节课它会陪着我们一起来学习,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让学生把小叮当带来的礼物分类。(教师出示几样物体,学生辨认)

二、操作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一分:这些小宝贝太乱了,小叮当想让能干的小朋友们帮帮忙,每个小组都有一篮子小宝贝,它们都混在一起了,有铁做的、塑料做的,大的小的,花的绿的等等。和小组同学讨论,你们认为哪些是相同的分成一堆,看看能分成几堆?

2、议一议:小组里的小朋友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3、指名汇报讨论情况

“你们同意他们的分发吗?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4、再分一次:这组小朋友把小宝贝分得很清楚,他们把形状相同的分在了一起,分成了4堆,你们也会和这组小朋友一样,按形状来分吗?现在请小朋友们再分一次,分完的小组可邀请别组小朋友参观,介绍一下你们怎么分的。

5 再指名几个小组汇报。

6、出示课题:小朋友们真厉害,把原来乱七八糟的物体都分好拉。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

7、起名字:才小朋友们把形状相同的物体分成了4堆,可是他们都还没有名字呢!小朋友们都有好听的名字,小叮当的小宝贝也想有个名字。谁能根据他们的形状,给每一堆物体起个名字呢?

(教师用展示出平面图,并配以名字)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8、认一认:大家起的名字真好!现在请小朋友们在小脑袋里记下这些图形和名字。每个人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拿在手上,仔细看清它们的样子。

拿了正方体的请举起来,是长方体的请举起来,你认为是圆柱的举起来,拿到球的小朋友举高点!

9、操作感知各形状物体的特征:

  好啦!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这些物体的形状,现在请小朋友拿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摸一摸它们的面、边,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和小组小朋友说一说

再拿出一个圆柱和球,玩一玩,摸一摸,滚一滚,和小组小朋友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

10、教师举物体,全班一起说是什么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

11、游戏: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瞎子摸鱼”,教师找学生示范,请一个小朋友蒙上眼睛,教师拿出一个物体,学生摸摸后并说出它是什么形状的。

“小朋友们太聪明拉,一下子就猜对拉,现在我们换个玩法,这回是老师说物体形状的名字,请你摸出一个这个形状的物体来!”

12、联系生活:(教师出示室内图)现在请大家看,这里有幅图,画的是哪里呀?(家里) 有什么东西是今天我们学过的形状?(指名回答)那么你们在家里、教室、学校、大街上还看到过什么东西是这些形状的啊?

四、巩固练习:

1、搭一搭:小朋友,你们当过设计师吗?那我们现在就来当当小小设计师,用桌子上的物体搭一搭,摆一摆你自己喜欢的东西。

2、指名汇报:“说说你用什么图形摆了什么?”

五、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图形?

小朋友们真能干,认识了那么多种图形!回到家里把今天学到的告诉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特点出发,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多种教学活动结合。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尤其在学生说物体特征和寻找生活中这些形状的物体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言,气氛十分活跃,全班小朋友都投入到了本节课的学习中来,达到了教学目标所要的结果,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认识图形》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触摸、拼摆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本单元所学立体图形的认识,初步体会图形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物体的特征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和学生各准备一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教师还要准备几个其他形状的实物,如棱柱形铅笔,三棱柱积木等。

教学过程:

一、介绍“找物品”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把课前准备好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拿出来,同桌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收集的实物的形状。

1、同桌学生互相介绍完后,让他们把自己的每种形状的实物各选一个,集中起来放在一个大桌子上或地上。

2、把全班同学分成4组,每组同学各管一种形状的实物,把这些实物分一分类。管正方体的要把正方体的实物归为一类。

3、分好类后,各组同学摸一摸、说一说本组那类实物的形状,再选两个代表在班里说一说实物的形状。

对于非本单元所学形状的实物,可以归为一类,交给教师。

教师告诉学生:这些物体的形体不是我们这一单元所学的,但是它们也是一种立体图形,以后我们在中学会学到。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做“摸实物”、“搭积木”、“随意拼”三种游戏。

二、介绍“摸实物”的方法

1.准备实物

教师选一些形状稍大的便于确定形状的实物放在地上。

2.摸实物

把做“摸实物”活动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教师请一小组作示范说明游戏规则:先让一个同学拿出一个立体图形(如圆柱)给另外两个同学看,看清后把这两个同学的眼睛蒙上,然后让他们从桌子上摸出这种图形,其他同学进行判断。如果摸错了,可以让他们继续摸,直到摸对为止。然后再给蒙上眼睛的同学各拿一个立体图形,让他们摸一摸,说出拿出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这样做两次后,让进行判断的同学来出题摸实物。

三、介绍“拼积木”的方法

1.教师示范

教师用积木边拼边说:“我用4个大小相同的长方体可以拼一个大的正方体,还可以用2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

2.学生拼积木

师:请同学们自己拼一拼,看能不能用几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一个大的正方体或长方体,能不能用大小相同的长方体拼一个大的正方体或长方体?

四、介绍“随意拼”的方法

1.带着拼

教师边拼边说:这里老师用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和两个圆柱拼了一辆汽车,同学们,你们也能拼一辆汽车吗?

2.随意拼

师:同学们除了拼汽车,还会拼其他东西吗?

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意拼摆一些东西,拼摆用的实物可以是积木,也可以是其它东西,例如拼坦克,可以用长方体的饮料盒作车身,用易拉罐作车轮,用圆柱形的积木作炮筒。学生拼好后,教师选几件有趣的东西展示给全班同学,让拼的同学告诉大家拼的是什么东西,各用了什么形状的物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首先就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设计了生活中的数这个环节,让学生仔细地看,充分地说,使学生不仅认识67这两个数,还体验到生活中原来有那么多的数,引起学生的重视,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思维不拘于本课的教学内容,思维得以拓展。在学生对67的序数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后,设计了灰太狼抓羊的活动,理解了67的基数与序数的不同以及67的大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