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有练习)
(2013-12-13 10:18:22)
标签:
文化 |
分类: 精品教案 |
教学目标
1.弄清作者的写作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学习分析文章的方法,掌握记叙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1.概括文中内容要点,掌握阅读文章的方法。
2.弄清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
教学难点
在向学生传递新的教育理念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以
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职业理想的实现奠定基础。
教学方法
复述、讨论、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礼物——红玫瑰——爱情——情人节——教室——老师的处理方法——作者作品
二、阅读课文,初步感知(写什么)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2.教师质疑:表达的困惑。
3.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复述课文。
复述。
(2)按故事情节的四“四环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复述。
(3)按照重点词语复述。
笑靥
4.教师送出第一份礼物:学会复述,学会表达。
1.学生讲有关情人节的故事。
2.教师补充,充实学生的文化积累,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3.教师送出第二份礼物:学会积累,学会学习。
四、深入探究,把握主旨(为何写)
1.引导学生质疑:写作中主题不明确的问题。
2.讨论文章的写作目的。
3.教师出示提示问题:
4.教师出示资料,师生共同欣赏爱情的美好。
5.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提示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6.布置拓展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五、写法探究,合作交流(怎么写)
1.引导学生质疑:写作中不会构思的问题。
2.讨论文章的写法。
3.教师出示提示问题:
(2)除此之外,本文还有哪些写作手法你感觉特别巧妙?
4.教师送出第四份礼物:学会阅读,学会写作。
七、总结提升,明确目标
八、情景再现,完美形
练习:
一、填空
1.《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一文的线索是 ,作者是 ,体裁是一篇 。
2.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 。
3.西方的情人节是 ,而中国的传统是将 作为情人节。
二、选择
4.下列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笑靥(yè)
B.殷红(yīn)
C.绽开(zhàn)
D.慎重(shèn)
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融会贯通
B.狂妄自大
C.忐忑不安
D.受宠若惊
6.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教室里有了些许的骚动,有的互递眼色,有的窃窃私语,还有的左顾右盼。(排比)
B.孩子们的祝福是美好的,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以美好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们呢?(反复 反问)
C.我又还给学生们一份意外的“礼物”。(比喻)
D.我们原以为的暴风雨没有出现。(比喻)
7.对下列句子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情人节这一西方人的节日,不知何时,也成了中国人的时尚,更想不到竟也成了学生的节日.(说明)
B.好漂亮的玫瑰花呀!(抒情)
C.“哦,你们用这么美丽的玫瑰花来装点这节语文课,我真有点受宠若惊了。”我笑呵呵地说。(描写)
D.我顺手把手中的那支玫瑰花放回课桌。(记叙)
三、判断题
8.当“我”发现学生课桌上的红玫瑰时,“我”没有指责他们,而是抓住机会与学生们进行了爱的对话,让学生知道怎样在情人节送红玫瑰。
9.看来,对学生的美育、德育教育是完全可以渗透到语文课堂甚至是日常生活之中进行的。
10.“你一定要激怒我吗?那么好,来,朋友!”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11.“你的涂鸦之作让我们耳目一新”一句中礼貌用语的使用是正确的。
四、阅读理解
下午的自习课,我像往常一样去教室巡视,发现讲台上有一束红色的玫瑰,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展开纸条,见上面写着:
曾老师:
您是一位不同寻常的老师。我们原以为的暴风雨没有出现。
如果说以前我们还远远地观察着您,提防着您,那么今天我们却主动向您走来,您富有诗意的短短几句话,您讲述的关于玫瑰的神话传说,还有您蕴涵深意的友善的告诫,让我们感受到您的宽厚,您的智慧,您的胸怀。
这束玫瑰花送给您,祝您年轻美丽。
您的学生
2月14日
我将这束红色的玫瑰轻轻地捧起,幸福随着淡淡的花香渗入我的心间,快乐伴着花朵灿烂的笑容萦绕着我的情感,在幸福和快乐簇拥下,我的心向孩子们的心贴近着。
孩子们祝福是美好的,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以美好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们呢?
12.解释词语:
萦绕: 簇拥:
13.本文的标题改成“一堂成功的‘爱情教育’课”好不好,为什么?
14.学生给老师留的纸条上的几句话,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