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病痛折磨 自强不息


标签:
教育 |
分类: 个人原创 |
克服病疼折磨,自强不息,
——记隆回职业中专学生张野文
在2010年9月——2013年6月间,隆回职业中专的校园里,有一个不到一米五的个子,拄着一根拐杖,在学校综合楼蹒跚着通过走廊,又艰难地从楼梯攀着扶手一级一级地往上爬,看到身旁有行人,总是会心地回头一笑。这个人就是隆回职业中专2013届毕业生张野文。
张野文家住隆回县三阁司乡石马村,家里还有爸爸、妈妈、弟弟,父母是老实的农民,母亲常年在外打工,工资不高。父亲由于年轻时劳累过度,经常腰疼,尽管花费了大量的医疗费,但仍不见好转。不能从事过重的体力劳作,只能在家种几亩地,家庭收入微薄,常年吃低保来维持生计。为了小孩上学,父母只能四处借钱,早已负债累累。
张野文因先天性髋骨脱位于2006年在长沙湘雅附一做矫正手术,首次费用需要八万余元。那时八万元对于一个农村普通家庭来说是一天文数字,他们向亲戚朋友勉强凑足八万余元对她进行治疗。家庭从此坠入贫困的泥潭。张野文并没有因为家庭贫困自身残疾而放弃自己的学习,反而比别人更加努力,更加自强。手术修复期间尽管全身疼痛,常卧在床,也不曾放弃学习。数日卧在床上,难免会感到孤独、烦闷,但她依旧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从不气馁。待全身石膏拆除后,开始回校正常上课,因为行动十分不便,每天拄着拐杖上学。家里离校有一段路程,每天清晨都由同班同学扶送上学。班级的教室在四楼,每天最困难的时候便是上、下楼,因为全身无力,所以总需费很大劲才能爬上去,每次到达教室都是大汗淋漓。每天上课学习,因为坐得时间较长所以每次都异常难受。尽管困难重重,她也未曾请一天假,落下一节课。困难并没有将她打倒,反而让她更加坚强,更加努力。在学期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都拿了95分。人生难免坎坷,总是用一颗勇敢的心去面对。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从小她被寄养在亲威家,小学毕业后在亲威的资助下来到当地一所私人学校上初中。初中的课程比小学的课程繁重得多,念起来也吃力,但她依旧刻苦努力。第一次的考试成绩并不拔尖,她决心克服困难刻苦学习,每天咬紧牙关付出常人十倍的努力,成绩在学期的末考冲进班级前5名。从那以后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5名,期期被评为三好学生。
2008年寒假期间张野文又接受了第二次手术,父母东拼西凑筹足三万元的手术费。她清楚的记得那一年冰灾,街道到处都结着厚厚的冰,父母、亲戚冒着大雪,顶着寒风照顾她。由于身体状况不太好,时而感冒,甚至有时吃不下东西。那年异常的寒冷,手背也因为天天打点滴而肿得厉害,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消冲。术后她依旧卧在床上,尽管没有第一次那么困难,但全身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动弹。虽然那段时间非常艰苦,但她决不言弃,更没有丢弃自己的学业。二个月后她又照常回校学习,因为刚动手术不久,伤口未完全愈和,所以行动缓慢,走路也很吃力。家到学校仅十分钟的路程,而她却要花四十分钟左右。没有人再在旁边陪伴、搀扶了,但她坚信自己能一个人完成这些事。每天早晨5:40起床走半个多小时到学校,9点钟再走半个多小时回家。两次手术后,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因为手术时流失大量的血,所以总需许多的营养费,有时感冒、发烧药物治疗都不起作用,只能在晚上去私人诊所打点滴。感冒是时常的事,带病学习那也是时常的事,有时发着高烧打完点滴回家也要熬夜读书。在自己的努力下,2011年考上了隆回一中,但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和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在家人的推荐支持下,她选择了隆回职业中专,并选择了服装设计这门专业。她秉着对专业的热爱,并为其投入较大的热情。在校学习期间,她的各科成绩比较优异,但在缝制这门专业上,由于脚不受力,不能及时控制机器,费了很大功夫,踩起来还是没有同学们顺利。她没有轻易认输,在课余时间里,都会去实训楼练习,终于将60分的缝制分数赶到90分。她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张野文由于身体残疾而成绩优秀,在校受到了领导和老师的关注,给予了很多的照顾。国家和学校的各种补助和在校期间的奖学金,让她顺利的上完了三年的职高学习。在学校应该学习的课程她都不曾懈怠,都以高度认真的态度去完成。尽管高三学习辛苦,一直努力坚持,未曾想过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湖南对口招生考试中,以618分考上了她理想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对于张野文来说,未来还有许多难题在等着她,而她仍然怀着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去克服漫漫长路上的每一道难关。贫寒没有摧垮她的意志,疾病让柔弱的躯体包裹的内心更加坚强。如今她曾传递给路人的每一个微笑,都能让每一个健康人从内心生发出无限温暖和力量;她用病痛的身体拖曳出的每一条弧线,都在校园里熠熠闪光,照亮后来者的人生路。
隆回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3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