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421:湖南芷江行2:观课
(2022-07-31 22:16:36)非常道421:湖南芷江行2:观课
2022年7月31日上午,新教育星火教师公益培训项目第七届暑期研习班在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二中进行。上午的主题是课堂观摩和学术点评。
第一节课由来自江苏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的星火教师李猛带来的《艾青诗选》读前指导课。这节课是整本阅读指导课,让学生理解诗人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光明的使者。整个课在李老师整本书阅读任务驱动下,娓娓道来,过程行如流水。
第二节课是来自江苏省昆山市实验中学星火教师胡玥带来的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学生把握到关键字“泪”,能从一个“字”触发研究的方向,角度新颖,与众不同,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是一节有趣、有思、有效的好课堂。教师课堂有耐心有激情,另外PPT制作中国传统工笔山水画为背景,简洁而有意境。
第三节课是来自芷江县芷师中学的吴海萍老师带来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吴老师用播放视频的方式导入新课,创设课堂情景,激发上课情绪,有较强目的性和针对性。过程流畅,落落大方的教态,举手投足间散发着语文的魅力。
主持上午三节课辩课及学术总结是星火导师丁卫军。丁导是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老师,全国优秀语文老师,全中中语学术先锋人物,全国文学教育名师。
丁导先说评课看教学设计,看师生合作表现。接下来要求上课老师言简意赅说自己上课的一个亮点和上课后感觉到的不足。李猛认为让学生与诗歌交朋友是亮点,不足是读得少,特别有感情朗读少。胡老师自认为亮点抓住”泪”展开,不足就是与范仲淹共情方面少。吴老师亮点是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不足是老师引导太多,学生缺乏自我表现。
丁导请其他老师谈谈自己今天听课感受最深的地方,如果是我来上,怎么处理。上课老师可以提出反驳,这就是丁导眼中的辩课。
王星辉老师认为前两位老师的课堂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课件简洁,师生互动强,吴老师的课件内容丰富,同时,也提出了疑问:吴老师在最后的拓展环节,用“今日之中国”的强大自信去反驳当时写作背景下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论证是否严谨合适?吴老师承认自己课的确在环节上存在问题。丁导认为现代中国之自信,怎么更好地拓展?
在丁导的循循善诱下,老师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针对三节课进行了热烈为的探讨,让在场老师大呼过瘾,在思维的激烈碰撞下得到真知灼见。
其他专家也作了三分钟的点评,总体认为是功底深厚,设计巧妙,围绕语文的核心素养展开,较好的把握了学情,让课堂充满活力和魅力。而且专家们也不吝赐教,对课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建议为老师们今后进一步提升课堂的魅力提供了高质量的参考。
下午是导师课堂。
第一节课,柳导带领学生观察自己每天拍的小菜花的生长变化过程,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小菜花每天都是怎样的呢?”学生踊跃回答。这就是作文语句的由来:从生活观察中来,有观察,才有心得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出真情实感。
而且柳导善于引导学生从小菜花的生命经历给中给学生启示:尽管生活艰难,我们也要努力盛放。
当然,柳导还提到了她听过或经历过的三个故事:一枚咸鸭蛋的故事、母亲给女儿开空调、芷江饭桌上的喜卡。
再一次点题:语文课素材来源于生活,让我们多一双智慧的眼睛。
第二节课由我们星火团长刘恩樵执教的《美丽的颜色》。
刘导一开始就提出统领本节课关键的一个问题:编者为什么要起这样一个题目?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听刘导阅读,思考美丽的颜色有什么含义。
学生从居里夫人的文字里,体会到生活和实验环境的恶劣,但是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夫妻用四年的时间,分离出镭,让这一化学元素为人类服务。蓝色的光,带来的是科学研究的艰辛和美丽,体会到居里夫人的奉献坚守科学精神,还有他们相濡以沫的爱情。
课堂上年近退休的刘导风采依旧,读起文章来中气十足,感情饱满。学生在他的感染下积极主动,高质量的完成了示范。
第三节课是丁卫东导师执教的《学会消息写作》。
开门见山,让学生想一想:芷江发生了什么新鲜事?
那当然就是2022年新教育星火公益培训项目第七届暑期研习班在湖南省怀化市芷江县举行的消息。
丁导提到了消息的5个W和一个H: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即五个“W”和一个“H” 即Who(何人) 、What(何事) 、When(何时)、Where(何地) 、Why(何因)、How(如何)。
他让学生分别担任:我是怀化日报(边城晚报)记者、芷江二中广播台小记者、初三()班小记者等身份,拟一个采访提纲,现场对星火导师和星火成员进行采访。
采访提纲
时间 |
|
地点 |
|
采访对象 |
|
||
采访目的 |
|
||
采访方式 |
|
||
采访器材 |
|
||
采访问题 |
|
课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现场采访气氛热烈,让人耳目一新。
接下来由湖南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师黄美凤主持辩课和评课。导师先谈了自己的想法。
柳老师:作文素材积累训练,来一次激活来一次唤醒,四个例子。简约不简单,巧妙内化学习要求,渐入佳境。
丁老师:活动探究课,让学生动起来,借助现场活动,让学生转化成记者,让学生把握新闻要求,写出采访提纲,进行实地采访进行汇报。新闻图片配图,让学生在写作中学写作。
导师刘祥认为:创设一个情境,在情境下进行任务驱动,让人眼前一亮。采访精彩,怎么把采访转化成有价值的新闻稿?挑刺,是星火常态。这一节课缺少新课改的味道。变教课文成用课文教。
刘恩樵:星火评课方式,挑刺。让我们静下心来,今天上午和下午,在群里进行研讨。真理越辩越明!
一天的课堂又结束了,在这样追求高质量教学的教研氛围里,让我看到了教育教学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2年7月31日晚于芷江和平国际酒店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