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常道386:《教育中的人工智能》读后感2

(2022-05-08 10:37:18)


基础知识,学生需要学习什么

昨天决定在下周一,在班级开展“我是小小厨师”的劳动课程。当宣布这一决定的时候,班级就炸开了锅,他们都很惊讶,我为什么会开设这样一个课程。其实,这只是响应国家“五育并举”教育方针而已。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我没想到的。

学生向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烧烤架能带来学校吗?肉带过来,没冰箱放,不就变馊了吗?能不能带手机来纪念这一时刻……

平时数学课,我希望学生提出问题,但基本上都保持沉默,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不断抛出问题让他们被动去思考,没想到,劳动课程,他们却提出了一堆问题。看来,这里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基础知识,学生需要学习什么?

在本书第10页,也抛出了同样的问题,在文中,作者认为:目前,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一旦学生选择了专业方向,他们依旧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那些他们再也不会用到的知识上。学校中所传授的知识必须予以重组,使之与所有学生相关。同时给每个学生深入学习他们所选职业道路所需的必要知识的机会,这是一个值得努力争取的平衡。

这个问题纠结其实由来已久,就如现在初中数学学习利润最大化,有一些学生就提出这些知识与他的生活无关,因为买菜的时候,不可能为了便宜几毛钱,去使用利润最大化这个模型来解决问题。我们给学生的答复是,学习不仅仅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是对自己思维的训练,让自己有不同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

哈佛大学教授戴维.珀金斯在《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一书中指出:课程应努力朝着“专家型业余爱好者”方向发展,而不是试图在学科内灌输专门知识。

专家型业余爱好者是什么意思呢?从本书中观点来看,应该对基本知识掌握牢固和灵活的理解,不是专家,而是向专家看齐,具备更好地处理多方面问题的能力,才能用多种多样的工具解读世界。

什么才是值得学习的基本内容呢?本文认为:这些内容不是临时性知识,仅在需要时才去查询;也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只有选定专业方向之后才需要去学习。

基本内容应该实现现代化,一是内容的增加与削弱或删除,如增加健康学,在当前疫情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没有疫情,健康是享受生活的前提,越来越多人也重视健康生活方式,加强锻炼或保证营养均衡来确保健康。二是教授方式的现代化。在我身边,城里的部分学校的部分班级,已经在进行平板课堂教学,快速实现交互式学习。现在也在推荐各种学习模式,如翻转课堂。我觉得这是教学发展的一个方向,但是在我看来,都忽略了两个基本事实:一方面是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课堂不学,下来就玩手机,怎么实现前置学习和思考?如果在这个其他上谈学习的现代化,无疑是纸上谈兵,望梅止渴。



AI对教育的一些启示

IBM的吉姆.史伯尔提出了“T型人才这一术语,用以表示某类人的认知的广度和深度;课程再设计中心提出了“M”型人才,从广度和多个领域的深度来发展。

教育始终强调知识的迁移和专长。迁移是广度的运用,专长则是向纵深发展。目前的很多农村的基础教育,还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方面,而且学生也不愿意去主动掌握感觉无意义的知识。如初中数学的完全平方公式,他能按要求背诵口诀:首平方、尾平方,首尾积的2倍在中央,如果同号,则是加2倍,如果异号,就是减2倍。但事实上,一部分同学一做题就是错的,知识和实践运用是脱节的。如果要进行拓展,让知识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班上往往就只有十来个人跟得上,更多的人就如断了WIFI的手机,无法更新知识。

所以,老师的愿望是好的,可现实却是残酷的。AI对教育来说,是会带来很大的变革,但这种变革要真正走向广大农村,个人觉得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就如有人说现在很多人走得很快,但灵魂跟不上一样,只是一个毫无感情的机器人。就如金堂县城区学校已经尝试平板课堂几年了,农村学校还普遍是以前的教学模式,只是用了电子白板和PPT进行了一下现代化的伪装,结果是新瓶装的老酒。

当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信息技术2.0提升工程的学习,的确督促了大多数老师去更新自己的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能够与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但我想,最终只有一部分人会坚持用,大多数人还是会觉得麻烦,要花大量业余时间来准备。

我们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在你熟悉的小城市,无论你在哪儿,都能明确自己的位置。一旦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就分不清东南西北。前些天,我的一个朋友还在笑话我上次去都江堰,开车没导航,走错了道,晚上十二点过出发,差不多凌晨四点才回到金堂。

在本地,靠的是直觉,那地地点布局不知不觉中已经在自己脑海中形成。而外地,直觉失去了基础,怎么办?这需要有典型的建筑物作为参照物,来给自己定位,而导航这门技术,就省去了自己去定位的麻烦,让人很容易从复杂的地图中解放出来。这是大数据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那么AI在教育上,用大数据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已经实现,如现在金堂县期末测试,都用智学网网站,网站能够进行大数据整理,实现排名,整理错误率,链接错题相关巩固练习,能够精确到每一个的错误,让老师能制个性化的辅导策略。

对于大多数农村学生而言,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喜爱,是停留在游戏阶段,除此之外,用来辅助学习的学生很少。如我在成都数学学校上课,我通知班上的学生周六参加数字学校的学校,但参与率很低,才几个人。而这几个学生是家长比较重视学习,学生本身成绩基础还行,有学习的主动性。

AI技术实现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主动融入AI技术中去。所以,还是那句老话:师父领进门,修行靠各人。

2022年5月7日下午于家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