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体备课(二)最小公倍数

(2013-10-17 15:14:43)

参加人员:王宏雁、姜丽君、王晓光

主持教师:王宏雁

时间:20131011

地点:五年数学组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1
在解决问题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独有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
2
探索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能用列举法找到10以内的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简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
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活动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获得成功体验,学会欣赏他人。
教学过程:
  
一、解决问题:
1
、呈现问题:
 
1 猜一猜 用长 3cm、宽2cm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为6厘米8厘米的两个正方形。
      
可以正好铺满哪个正方形?          

学生说猜想结果和想法。

2 实践验证:请小组拿出小长方形和画有正方形的纸,动手铺一铺。
3 反馈交流:
   A
肯定:哪个正方形正好铺满?
   B
质疑:为什么边长12 cm的正方形能正好铺满,而边长16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呢?
    C
交流:结合学生思路板书有关算式
D
我们发现:6 cm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所以能正好铺满,8 cm虽是2的倍数,但不是3的倍数,所以不能正好铺满。
4 深入探索:这样的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呢?
5 反馈交流:
    A
板书数据:6121824……
 B
说理:为什么这些边长的正方形也都能正好铺满?你能举其中一个例子来说一说吗?
其中最小的边长是6厘米,能找到比6厘米更小的边长吗?
    C
小结:我们发现,能正好铺满的正方形,边长的厘米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2
、揭示概念
1 揭示: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3的公倍数。
2 提问:
   2
3的公倍数中的……表示什么意思呢?揭示:23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
3的公倍数中,谁是最小的?有没有比6更小的了呢?揭示:23的最小公倍数是6
    
3)辨析:1623的公倍数吗?为什么?
  
二、探索方法,优化策略。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不过要同学们自己来探索,自己来寻找方法,有信心吗?
1
、呈现例2
6
9的公倍数有哪些?其中最小的公倍数是几?

2
、学生探索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比一比,哪个组想的方法多,想得方法好。
3
、反馈呈现多种方法
  
方法一:列举法分别求69的倍数,再找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方法二:先找出6的倍数,再从6的倍数中找出9的倍数  

方法三:先找出9的倍数,再从9的倍数中找出6的倍数  

 可能出现方法四:先找到最小公倍数,再找出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4
、评价方法:
      
方法一与方法二、方法三比,你有什么想法?
      
方法二与方法三比,你有什么想法?
      
方法四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要找到最小公倍数,我们通常要用到前面几种方法来找最小公倍数。
    5
、出示集合图。
  6
、小结:通过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交流,我们找到了多种方法来求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综合练习,拓展提升。
1
完成练一练
2
完成练习四1——4
3
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8
  5  3   10   510    910 4 1 454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五、 解决实际问题(见小小设计师)
药物研究所研究出一种新药,经临床试验成功后决定向市场推广,这种药成人每天吃2次,每次2片,一天一共吃4片;儿童每天吃3次,每次1片,一天一共吃3片;如果你是药厂包装设计师,每一版药你认为设计多少颗比较合理,说说你的理由。

 


王宏雁:本课内容是学生四年级学习的延续,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这课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要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为后面学习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充分全面的准备。

姜丽君: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概念。用长3厘米2厘米的小长方形去铺边长分别是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哪个能正好铺满?教材以学生喜欢的操作情景入手,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探索中生成问题:怎样的正方形肯定能正好铺满?怎样的不行?像这样能正好铺满的正方形还能找到吗?引发学生深入探索,在充分探索观察的基础上发现:能正好铺满的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既是小长方形长的倍数,又是宽的倍数。这时引入公倍数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学生觉得很自然、亲切,觉得解决的问题是有价值的,公倍数的概念也是现实的、有意义的鲜活概念。

王晓光:

在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时候,应采用全开放的方式,放大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探索,以小组交流形成思维碰撞,呈现多彩的智慧。以评价促方法的对比,以评价促思维的深入,以评价促探索精神的提升,学生自然自得其乐,收获多多。在练习部分,应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能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选用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