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次谈到公开课。总觉得那与现实的常态课有一定的差距。可最近一个月以来,连续上过三次公开课。在这一个月期间我一直在思考怎样上一堂令自己满意、令别人满意的一堂课。
4月8日参加了赛课,结束后听了专家的点评。收获很多。以前总觉得小组活动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是为了让别人看到我的课堂中渗透了各种教学理念与方式。课罗老师说:在阅读课中,在最开始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一个人静静地默读,认真地读。读完之后,为什么要进行小组活动?因为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可能他能读懂这篇文章。但她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能有的同学就有这方面的优点等等。
英语阅读课?初中英语阅读课?高中英语阅读课?究竟怎样上?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至于阅读中的几个阶段:导入--基本框架的搭建--细节信息的获取--自我观点的表达等。但同样一堂课,老师们却有很不一样的上法。后来我思考:主要是老师们对阅读课的理解不同,老师对英语新课标的理解不同,老师的教学经历与风格不同等。诸多的不同就让我们看到了一堂堂不同的课。
上周末又在学校听了两堂英语阅读课以及两堂语文课,一堂政治课和一堂历史课。在听课之前一直担心:一天很长,可能很难度过。于是在去听课之前就带了一大堆专业书,准备在无聊时自己看。一天结束后,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居然在一天内没有花一分钟去看自己所带的书。就连书都没有翻开。自己的思维一直沉浸在老师们的课堂中。一直在思考每一堂课的主线是什么?它的亮点是什么?我从中能学到什么?如果让我来上这一堂课,我该怎样设计?
下午4点多,教研展示活动在我的沉思中不知不觉地结束了。在回家的路上我也一直在思考:以前我一直认为公开课就是一种show,华而不实,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其实通过这段时间的经历与思考,我觉得老师上公开课就像模特走秀一样。虽然模特身上的服装,我们在生活中不能穿,但为何有那么多设计师在设计这些服装?而且会以各种形式来展示他们所设计的服装?还有很多人愿意来看模特们走秀?难道仅仅是因为模特的身材好,漂亮?其实是在欣赏那一部部佳作!!!虽然它不能回到生活,但那毕竟是对服装行业的引领。公开课也是一样,如果一个老师的专业功底不足够深厚,教学经历不足够丰富,对先进的教学理念不足够深入地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没有践行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更多的思考教学的方方面面。老师所上的公开课只会是浮在表面,流于形式。像走马观花式地走完一个又一个流程。更不会给听课的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能把老师们带进您课堂。更不会得到专家们的认可。
公开课。从某种角度出发它就是一种形式。但如果上课的老师的专业功底好,她一定会在形式中加一些适当、有趣的内容。这样就让它更具有思想性。更能让它趋于一种艺术品。俗话说:教学的最高艺术是达到一种艺术境界。如果我们能让自己的课堂达到一种艺术境界,那我们所设计的课就是一个很好的艺术品。不管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它都可能成为一件艺术品。只不过是不同风格的艺术品吧!!!
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让我们去创造一件件艺术品,欣赏每一件艺术品吧。在创造,欣赏的过程中也会让我们更加豁达、坦然、愉悦!在愉悦中提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