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俳集260/説俳句/老鴿·芭蕉“古池”漢譯彙編

标签:
濡俳集日本文化俳句·俳諧芭蕉十字一句體漢俳 |
分类: 濡俳集俳句 |
松尾芭蕉俳句“古池”汉译汇编
古池ふるいけや/蛙かわず飛とび込こむ/水みずの音おと
鸽按:
说俳句,第一想到的总是“古池”,它是俳句的千古绝唱。
汉译“古池”繁多,原作本来很简单。很简单,很易译;不过很简单,也就很难译,而越是难译越有人译。
汉诗喜欢“高大全”,把意象说满,译俳也就是这样的思路和风格。日本的俳句,非常留有余地,话在不言中,说得“残缺”、“不连贯”,只有几个字,反映“一瞬间”,小景象或说小镜像,它是“最短的诗”也是“最精致的故事”。
“古池”为例,汉译完全可以对号入座,这是日语汉字给了汉语翻译的优势。从俳句的极为短小着眼,用汉语“文言”或“半文不白”来译似乎特别吻合,“切字”就是文言虚字,大多译本“省略”或者“忽略”了,如“古池や”不就是“古池也”么。文言虚字的“也、矣、哉、乎”等用于切字很妥帖。
所以,笔者以为“汉俳”所谓的“575”实在是误会,写这种“汉俳”是对“绝句”的亵渎,也许是写惯了“绝句”的觉得“减字绝句”写得顺手。汉语仿俳句,应该仿得本质一点,格律一点。“575”好像是在仿形式,其实形式也不像样,哪能把“假名”等于“汉字”了呢?
汉俳的格律化,可以通过俳句的内在结构与要求,采用“343”的汉字量化设计正合宜,三个层次不用标点,不必押韵,而其中需有季题与切字,没有季题与切字的话只能视作“川柳”。这种“343”的汉俳格律笔者命名为“十字一句式汉俳体”,俳句是“句”,完全的“异化”,既然称作“俳”就得像“俳”。至于内容的俳意、俳味与俳趣,则靠作者或译者的领悟。
这里搜罗了好些“古池”汉译,供玩赏。
1
2
3
4
5
6.1
6.2
6.3
7
8
9
10.1
10.2
11
12
13
14
15.1
15.2
15.3
15.4
16
17.1
17.2
17.3
老鸽:潭漪动水寂,蛙跃闻天簧。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1
29.2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