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拜集原作者OmarKhayyam的纪念碑[转载]

标签:
鲁拜集奥玛·海亚姆爱德华·菲茨杰拉德伊朗内沙布尔 |
分类: 鲁拜集转载 |
诗画之梦内沙布尔
Davud Lee
Land of Dream-Neyshabur
诗画之梦(Dream of poem and painting)
Omar Hayyam纪念碑
九百年前的内沙布尔是诗人画家群星璀璨的城市,其中Omar Hayyam就是那个颗最亮的星星,他生于1048年5月18日,内沙布尔;逝世于1131年12月4日。
科学家海亚姆:墓地的主人前面提过了,是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海亚姆先生,兼职爱好写诗。海亚姆出生于阿富汗,海亚姆是当时有名的数学家,于1070年写下影响深远的《代数问题的论证》(Treatise on Demonstration of Problems of Algebra),他还发现解决三次方程以及更高次方程的方法。O,my god ,难以置信吧?他更大的成就是研究天文发明了历法,所以在海亚姆的墓地旁边正在建设伊朗最先进的天文博物馆。这位天才喝了酒也爱写几句诗,不小心又成了大诗人。我在海亚姆墓地旁边的小书店里得到了一本赠礼,中国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鲁拜集”。再次难以置信吧?我敲开了小书店的门,仿佛敲开了知识的宝库,卖书的小伙子一看就气质不凡,不足十平米的小店更是被书装饰的高雅华美。虽然经济困难收入微薄,但是内沙布尔的伊朗人相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找个老汉合影吧,致敬这些读书者!
Hayyam的主业是天文学研究,所以内沙布尔为了纪念他,当地乡绅捐款建设了中东的第一个天文博物馆。有些先进设备不好买,建设这个天文馆很不容易,至今还没有最后完工。研究天文学时需要计算,不知觉中Hayyam又成了数学家。晚上看星空看乏味了,喝几杯酒抒发下感想,Hayyam不小心成了诗人。Afarin,他太优秀了。
我相信翻译诗歌是最痛苦的事情,因为原稿的工整,节奏,韵律,文化意境,文字的双关语都是无法用另一种语言体现的。
也许天才都是孤独的,也许天文学家的世界里人生太短暂人类太渺小吧,Hayyam的诗歌对人生的描述是有点悲观的,他应该是世界级的酒鬼,从小时候到年过七十握不住笔的时候,他还在用颤抖的手握着酒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位天才的Hayyam 除了烂醉不醒,放荡不羁,离经叛道的质疑人生,就是喜欢美女和蔷薇了。我想科学是他的天赋,但他并不爱科学。有诗为证,在“鲁拜集”的第347首是这么写的:
“我们曾一度随老师苦读,然后又自以为是教书育人。结果得到了什么?!从黄土中来又归于黄土”。我不知道清华大学的教授们看了此首诗会不会有共鸣了。
金庸先生也是天才,他应该喜欢HAYYAM的性格,所以在“倚天屠龙记”小说里,金庸先生把HAYYAM写了进去,把他的名字翻译成“峨默”。
因为大家都说这本诗歌是名著,那么我们欣赏一下在一百年前第一个翻译HAYYAM诗歌的翻译家 Edward Fitzgerald的译本吧:
建筑师——设计这个墓地纪念碑的建筑师叫Houshang Seyhoun(Aug.1920-May,2014),Mr.Seyhoun早年求学于巴黎某大学,后来在德黑兰大学取得建筑师学位。以创新设计著名,代表作品有德黑兰火车站,Hayyam纪念碑。1950年伊朗革命后离开伊朗定居在加拿大温哥华,至到去世。
我一个朋友在温哥华生活时有幸认识这位伟大的建筑师Mr.Seyhoun,聊起过他设计Hayyam纪念碑的想法,他在这个建筑作品中体现了诗人Hayyam的诗歌三个要素——红酒,野风和蔷薇。建筑物的外形轮廓是一个倒扣的红酒杯,这样诗人就躺在酒杯的中心,可以死后每天痛饮美酒,一刻也不用离开。四周采用了大量的镂空结构,让家乡内沙布尔的野风吹进来,满足诗人热爱自然的心。内壁上是精美的蔷薇图案,风吹来的时候带进了蔷薇的花香,也许蔷薇是诗人心中的美女吧。
Hayyam的本职工作时天文学家,所以建筑师把纪念碑的顶端设计成了浩瀚的星空,颜色采用了内沙布尔的国宝绿松石的蓝色。想象一下吧,Hayyam躺在地上,睁眼就看到浩瀚的星空陪伴着他,美丽的绿松石镶嵌出蔷薇的图案。如果Seyhoun这个设计和卢浮宫入口贝聿铭大师设计的金字塔入口相比的话,我个人更喜欢Seyhoun的作品。
实业家及慈善家——Jenaabe aaghaaye Ebraahim Saidi
在HAYYAM纪念碑的旁边墙上还有一个碑文记载了这个纪念碑的建设时间和当时的主要领导人,它特别提到了Mr.Ebraahim Saidi是内沙布尔一个伟大的人,他资助并管理着这个HAYYAM的纪念碑以及周边的花园。我不仅好奇去了解下谁是Mr.Ebraahim Saidi.
Mr.Ebraahim Saidi被称为是内沙布尔伟大的人是因为他的一生做了很多慈善事业,60年前先生就在内沙布尔资助建设并管理很多乡村的学校和诊所,相当于中国的希望工程吧。小的村庄办的学校只有三个年级,集中点的村庄办到六个年级,并且配套的乡村诊所,Mr.Ebrrahim自费从基础和教育基本医疗方面来造福内沙布尔的乡亲。他去世后葬在Hayyam纪念碑旁边的一个圣灵庙宇之中,在过去的160年,内沙布尔获此殊荣的仅有Mr.Ebrrahim.他的祖母则葬在大诗人Attar纪念碑十米远的地方,也是当地最受尊敬的人。
我不禁好奇,做为革命前的名门望族,他是怎么跨过伊朗革命的。据说是革命后一年半,新政府联系了他的家人回到伊朗,将Mr.Ebrrahim家族的物业归还给了他们,然后那些Mr.Ebrrahim家族慈善事业的学校,医院得以重新运行。这似乎给了我们另一个启示,自古到今富甲天下者多矣,难以善终者亦多矣,唯有善良的光芒可以照的更久远,中国人的家风家训是否可以从中得到借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