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鲁拜集》汉译本:郭沫若译本

(2013-03-02 17:01:30)
标签:

鲁拜集

郭沫若

文化

分类: 鲁拜集议论

 

谈郭沫若译本《鲁拜集》的版本

 

今天购得今年出版的郭沫若译本《鲁拜集》。

想想出版者还是有点胆量,在如今雾霾般的功利社会里,出这种书籍不大可能赚钱吧。

再想想出版者还是有点胆识,像《鲁拜集》这种经典是不怕没人读的,而郭译本的《鲁拜集》就更不怕没人赏阅。

《鲁拜集》郭译本是译自菲茨杰拉德英译本的中文全译首译本,作为《鲁拜集》汉语全译的领头羊,影响极广,一直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喜欢《鲁拜集》的文学爱好者,极大多数是从读郭译本开始的,极大多数是从读郭译本开始爱上《鲁拜集》的,我也是。我最早接触到《鲁拜集》是载于《沫若译诗集》中的“鲁拜集”,该译诗集19379月初版于上海建文书局,人民文学出版社则于19567出版第一版。

 

             http://s15/mw690/aeae68f1g7be518cf691e&690


 

《鲁拜集》在中国被普遍接受而一路红红火火,郭译着实立下了头功。如今,谈《鲁拜集》必谈郭译本;不谈郭译本,《鲁拜集》就无从谈起。

自从1924年上海泰东书局首先出版郭译本后,便一发不可收也,不仅泰东书局一版再版再再版,而且其它的如上海创造社、光华书局、大光书局等许多出版商相继出版,若把这种状况形容为雨后春笋才够贴切。现在回头已经很难考证,在1949年之前曾有多少出版商出版了郭译本,也无从考证有多少出版商出版了郭译本多少版次与多少次印刷,更不知道总共出版印刷了多少册!

那么1949年之后呢?版本脉络还是比较清晰:

195812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版(第1次印刷4600册);

1978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再一版(未刊印刷数量);

2003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一版(第1次印刷11000册);

20091月吉林出版集团,第一版(未刊印刷数量);

20131月安徽人民出版社,第一版(未刊印刷数量)。

  

         http://s16/mw690/aeae68f1gd6f3041f400f&690 

      http://s11/mw690/aeae68f1gd6f2ff8c787a&690   http://s4/mw690/aeae68f1gd6f2ffdae473&690 

     http://s13/mw690/aeae68f1gd6f30063ca4c&690   http://s1/mw690/aeae68f1g7be519b17990&690

 

有趣问题之一,1958年的人民文学版把原有的郭沫若“导言”腰斩了,即导言的第一部分“读了《鲁拜集》后之感想”整篇被删,窥见当时“左倾”之端倪。

有趣问题之二,1958年的人民文学版有黑白插图12幅,却没有注明插画作者是谁?——其实是英国艺术家吉尔伯特·詹姆斯1898年的作品。

有趣问题之三,1978年的人民文学版完全是1958年的人民文学版再版,但黑白插图12幅不见了,原有的书尾附录“莪默·伽亚漠”(1955年俄译本之序)一文不见了,可见“文革”遗味尚存。

有趣问题之四,20039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的第一版,完全相同的一个版子同时却出了两个“版本”,仅仅封面设计完全不一样,不知何因所在?

有趣问题之五,2003年的中国社会科学版有彩色插图10幅,也未注明画作者是谁?

有趣问题之六,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版的书后用了一个美国诗人作的“跋”(由王柏华中译)。还附录了一篇菲茨杰拉德的《鲁拜集》英文版“序”,却没有中文译文。

有趣问题之七,2009年的吉林出版集团版,选了杜拉克插图12幅,非常添彩。并且恢复载入了郭沫若原有“导言”的第一部分“读了《鲁拜集》后之感想”。开本为大16开,像A4纸杂志一样大的开本,如此“大”书较为少见。

有趣问题之八,今年刚刚出版的安徽人民出版社版(杜拉克插图本),那就完全是2009年吉林出版集团版的翻版。仔细一查,出品人与出版人有“雷同”都是“周殿富”。开本大概为小16开,比09年的稍微小了一点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