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名师】专业和诗文双馨的李剑平老师

标签:
教育文化文学 |
分类: 教育教学 |
【禅城名师】专业和诗文双馨的李剑平老师
http://mmbiz.qpic.cn/mmbiz/S6ic9asQ3kRK4ichhUvyQBtnjibqTibS4iaX2TuOl9k0sRlDcqVZGLzAn4RmKibJ3RnEp9kgqK0cNr2rsmicYZ3roLr0Q/0?wx_fmt=jpeg
【风采】
———————————
http://s10/mw690/003cjXqogy70b5df1Kpb9&690
http://s7/mw690/003cjXqogy70b5iVs46e6&690
李剑平老师著作
———————————
生活的歌者
吉利中学
———————————
教研员李老师
“日忙世事,夜观诗书”,是李老师的QQ签名,也是他生活的主旋律。作为禅城区语文教研员,他的工作是繁忙而琐碎的。每个学期,他都要计划安排好一些有些特色的、又不单调重复的教研活动,引领着禅城语文的进步。各种各样的考评、考试层出不穷,李老师都能有条不紊,一一化解。他特别能培养、鼓励手下的科组长开展工作,也能注意给机会他们展示自己,这一点我是多有受益的。我曾经被他点名给全区语文老师作培训报告,当时被吓坏了,觉得是赶鸭子上架,心内很是忐忑了一阵。不曾想,竟一发不可收。一路被他驱赶着上了市、省去了。就这样一路忐忑着,见了一些世面后,竟一路成熟了不少。李老师对本区内的语文青年教师的培养也是用足了心思,建立了一整套成型的“教坛新秀”培养体系,至今已结业了三批。每当在一起历数他培养过的某新秀出了成果、某新秀评了骨干、名师,他都是一脸的满足和幸福。
诗人李老师
朋友李老师
———————————
教研路上的铺路石
佛山市十一中
———————————
理着短短小平头——普通
戴着简单小眼镜——平凡
未成开言先有笑——友善
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才
心胸坦荡怀若谷——大气
李老师是铺路石一颗——他有一双慧眼,永远对青年教师满怀热情,给有潜力的年轻人以无私的帮助、指导。老实说,一个区那么多教师,要教研员人人关心,一个个听课,这是不大可能的。然而对热爱教育工作且有志气的青年教师来说,没有获得被发现的机遇无疑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我校语文科组两位青年教师讲起,李老师第一次来听课的情景,还是那么激动。那是学校一年一度的面向全区的公开课活动,她们被学校确定为上课教师。李老师赶来听课,听完课,对她们的课很是肯定,说:“这堂课再改进一下,就是优秀公开课的水平了。”她们听了李老师的点评,两位教师很受鼓舞。李老师每个学期都要听几十堂课,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年老师。我觉得李老师,一是喜欢捕捉教师的闪光点;二是对存在的问题客观地指出;三是提出改进办法和努力方向,让年轻的老师在失误和不足中前进。而每每听到满意的课,都要对教师大加褒奖,并且向学校领导大力推荐,希望给予特别培养。对一些基础好教学热情高的教师,李老师不可能经常听他们的课,但李老师经常通过QQ的形式加以关心和督促,在网上进行探讨和交流。李老师除了组织语文教研活动,还经常举办青年教师朗诵比赛、课例分析、教改论文评比、课堂教学评优等活动,给教师创造崭露头角,施展才华的舞台。
【专业】
———————————
结合学科内容特点,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李剑平
———————————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的核心精神之一。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的课堂教学,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在时间上得到保障之外,更要关注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确存在费时多收效慢的现象,导致学生对语文课不太感兴趣,甚至没有兴趣,学生收获甚少,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令人担忧。显然,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是,我觉得,这与一些老师不注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关系。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方法很多,但我觉得更重要的应该是了解学科的课程特点,能够结合这些特点提高课堂效率。
一、增加新鲜信息。
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较长时间的知识积淀和反复实践。因此,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和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语文课文学习的知识点有很多是重复的,不断出现的。比如识字注音这一知识点,小学要掌握,初中也要掌握,到了高中同样不能放弃,只是要求不同罢了。这时候,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面对这些似曾相识的内容,或者写法大同小异的课文,在教学中按部就班,总是按照“五步法”、“六步法”等模式,先解题、后注音、再释词,而后分段、归纳等,那么,这对于喜欢涉猎好奇、追求新鲜信息的中学生来说,恐怕只能是对牛弹琴。记得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在讲授课文《小石潭记》时,就与众不同,开头设计了如下话题:
请同学们看看老师是怎样写课文标题的。(展示课件)
小石潭
小石潭记
问:第一句当中一定可以加一个字,加一个什么字呢?
(学生热烈讨论)
又问:那么第二句后面能不能加一个什么字呢?
(学生又是热烈讨论)
余老师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头轻松自然,别具一格,饶有兴趣,让学生带着新鲜感、带着兴趣进入文本,让学生在轻松的谈论中学习了游记的文体知识,初步掌握了文章的大意,获得“意外收获”,提高了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
同样,对一篇课文的讲授,应该分清主次,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面面俱到,不敢对知识点进行必要的取舍,在一堂课,一个单元中,总是翻来覆去地讲那些学生已经理解,或者无需强调的东西,总是在不断地“炒冷饭”,学生就会厌倦,甚至抗拒不学。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语文课堂教学的“温故”不可或缺,尤其是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更要重视“知新”,也就是从旧知识的温习中学习、体会到新的知识。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教学除了要解决问题,还要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懂得适当增加新的信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和能力,适当加大新知识的密度,使学生在心理上最大限度地克服疲惫的状态,积极主动地、愉快地听课,这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有重要的作用。
二、激活思维状态
华东师大教授叶澜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指出,影响课堂教学师生状态的因素包括物质因素和心理因素,我想,师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状态就是心理因素之一。因此,充满活力,充满创造力的课堂,学生的思维状态应该是积极的、活跃的。但是,目前的中学语文课堂,还存在着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的现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没有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在我的印象中,语文教材知识点的衔接相对而言,没有像数理化那样讲究逻辑顺序,知识点的分布往往是分散的,甚至好像没有什么关联的。比如,对某一篇课文一些生字词的识记,跟文章的写法技巧的学习好象没有因果关系,有时候也不影响对整篇课文的理解。因此,学生有时候会产生误解,觉得在课堂上有没有认真听课,对某一个知识点的掌握与否,对语文学习的影响不大,思维往往停留在“睡眠状态”,课堂效率当然无从体现。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切忌照本宣科,“复制”或者“剪贴”旧知识,而是除了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关联,理清知识能力的思路之外,还要在课堂中活跃学生思维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广度,思维深度。比如,在讲课时进行必要的联想,从新课联想到旧课;进行想象,由某一个知识点(如人物性格)进行推想;进行对比,主要是找出知识的异同点。例如,讲授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可以引导学生联系鲁迅的另一篇散文《风筝》(七年级上册),教师借此提出问题,如:你发现文章中“我”的性格与《风筝》中“我”的性格有什么异同?假如你是少年时代的鲁迅,你更喜欢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为什么?你还了解少年时代鲁迅的其它故事吗?等等;或者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进行对比探究,探讨文章写法的异同,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语言的特色等,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再如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可以联想他同时代的诗人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引导学生品析不同写法:前者写内涵、气质为主,后者写外形、神态为主;前者拟人化描写,后者直观描写等等,通过语文老师的认真挖掘,激情引导,在教学中获得无限丰富的、可用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知识点,这样,通过教师的设疑、学生的质疑、师生的共同释疑,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三、提出有效问题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主要途径。但是,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知识运用和能力迁移非常广泛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提出就容易“出轨”,导致脱离文本,脱离教学目标,或者泛泛而谈,不痛不痒。比如讲授朱自清散文《背影》时,有些老师引导学生去讨论“父亲有没有在爬月台时违反交通规则”,或者提出问题总是以“是不是”、“对不对”的方式来让学生解决,而这类问题很多都是流于形式的无效的问题。语文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现在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思维往往比较活跃,学生敢于质疑,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但由于语文知识系统具有的自身的特性和学科特点,在语文课本中,语文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往往比较分散,需要学习的隐性知识比较多。再者,受到中学生年龄的限制,学生阅历尚浅,缺乏对生活深层的体验和感悟,缺乏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时候要学生阅读一篇文章,然后提出问题,学生往往会无从下手,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或者提出来的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或者不言而喻、无需解决的问题。这时候语文教师如果不加以引导,而是让这些“问题”占据语文课堂,那么,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另外,那些提不出问题的学生也可能无所事事,产生浪费时间的现象,也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我觉得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在适当的时候将隐性的知识显性化,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去读书思考。而这些问题必须有的放矢,要预计到学生可能产生的理解上的偏差性,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提问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思维品质。比如讲授《木兰诗》一课解释“互文”手法时,教师可以抛出这样的问题:木兰为什么要到不同的市场去买东西?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从而既帮助学生理解诗文的内容,又初步明白了“互文”写法的特点。这样提出问题巧妙有趣,又有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同样,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质疑,提出问题,教师一定要有必要的引导和帮助,提供一定的问题情境和问题导向,避免学生无从下手,或者脱离文本,离题万里,提出无效问题,影响语文课堂整体效率。
当然,影响语文课堂效率的因素还有很多,本文所述仅是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而表现出来的其中一些较为明显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其他影响因素,有待我们语文老师再作探讨和研究。
(此文发表于《广东教育》2007年第4期)
http://s4/mw690/003cjXqogy70b5Bq04rb3&690
李剑平老师和学生在一起
———————————
语文教学中的“四有”浅议
李剑平
———————————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语文教学中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特别是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教学质量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高效。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首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具有先进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创造性地运用和优化教学策略。我认为,创造性地运用和优化教学策略,就要教师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四有”,即有情、有趣、有序、有效。
一、有情:以情感人。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有如下要求:“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强调了语文教学“思维和情感”的重要性。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属性,这决定了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之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健全人格,陶冶情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和重要指标。语文新课标在语文教学评价中也明确了评价目标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也说明语文教学不能缺情,需要以情感人。在教师的眼中,学生是应该充满生命力的个体,不是机械操作和训练的道具。语文教师就必须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教师营造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发教师、学生、教材的情感共鸣。
记得一位教师在讲授八年级课文《背影》一课时,这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投影出一幅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从油画中满脸的皱纹再动情地说到自己经历的一个父爱故事,然后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苗:同学们,你有没有观察到你的父亲头发正在悄悄斑白,脸上慢慢爬上皱纹?同学们,你知道不知道,你百忙中的父亲在你上学的时候,经常为你悄悄准备早餐?……真情的诉说,感染了学生,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共鸣。另一位老师在讲授九年级课文《祖国呀,我亲爱的祖国》,利用教师的范读、祖国变化的视频演示、学生的多次朗读等等,营造了激情飞扬的教学氛围,学生深深地体验到作者的爱国深情和诗歌的语言魅力,学生深受感动。事实证明,语文教学绝不能仅仅着眼于结构技法的分析,而是要通过作品的文本语言,带领学生全面地审视和把握作品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去品味、感悟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情趣,使之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我觉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的以情感人,方法很多。
其一,用真情感染学生。教师的教学激情对学生的情感是一个良好的激发。教师要感动学生,首先要有真情和激情,避免矫揉造作,“为赋新诗强说愁”。要想有真情,教师就必须要深入研读教材,感悟文本内核的真实情感,并在教学中以自己的真情和激情去感染学生。
其二,用情境营造氛围。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景,或用视频图像再现情景,或用生动语言描述,或用具体实物演示,或用音频效果渲染,或用学生表演体会,或联系生活领会,营造一种教学情感氛围,让学生适时体验情境,受到感染和熏陶。
其三,用文本体会情感。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因为语文教材有很多课文都是激情飞扬的经典文章,如《海燕》、《《雷电颂》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发挥学生听觉、视觉、触觉甚至味觉的作用,体验文章的情感。
其四,用素养活跃课堂。教师利用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语文素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共同参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影响和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准确,教法力求灵活多变,课堂结构环环相扣。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以情感人,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进一步提高。
二、有趣:激发情趣。
我认为,一堂高效的语文课,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充满情趣的,情、趣不可或缺。学生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说教式的教学和机械式的操练,只能让学生感觉语文课的枯燥无味。只有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课堂教学,才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在讲授《人生的境界》一课时,首先抛出一个问题:“能猜到老师今天上哪一课吗?为什么猜到?”魏老师妙趣横生的开场白,不仅激起了学生猜疑的兴致,更是点燃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激情。饶有趣味的语文课,不是生搬硬套的知识灌输,也不是机械苍白的能力训练,语文学科是人文色彩浓郁的课程,语文教学是充满生命色彩的教学。我曾经听过一节语文课《济南的冬天》,这位语文老师只是照本宣科的解读课文,把一篇深情优美的散文,上得味同嚼蜡,结果可想而知,学生中有的恹恹欲睡,有的东张西望,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消极,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从学校提供的该老师任教的班级历次成绩单中,我们看到,这个班学生的语文成绩与其他平行教学班竟然相差10多分。
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情趣性在课堂上的体现主要是教学语言的情趣和教学过程的情趣,教师应该从学生、教材、教师这三方面入手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趣性突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艺术非常重要,例如,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而不是居高临下,教学语言要富有激情而不是空洞苍白,教学过程要循循善诱而不是照本宣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和学生的审美特性,创设情趣教学。当然,提倡情趣性并不意味着情趣性在语文课里的可以随意泛滥,甚至无病呻吟,语文教学的情趣性要围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让教学情趣为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
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情趣课堂的基本特征。情趣课堂的生成是师生和谐相处、平等对话的教学过程的体现。但情趣课堂绝不能只是追求课堂上的华而不实的教学形式,更应重视课堂教学的全部内涵。
三、有序:循序渐进。
语文学科虽然是人文学科,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审美熏陶,但语文教学的效果依然是情感、思维、表达的相互作用的体现。因此,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仍然要关注理性思维,培养思维能力,教学过程应该活泼而有序。语文教学的有序,我认为,主要体现在:
1.知识有序。无可否认,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具有严密有序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和提高,必须依照这样的系统性进行,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其实,我们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到,每个年段的语文学习内容都有严格的体系,比如从写字到识字,从阅读到写作,从口语交际到综合性学习,等等。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教材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也是很明朗的,比如八年级上册,从把握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体验特色语言,到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再到理清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等等,各成体系,又相互关联。甚至,具体到每一篇课文,每一个单元,都是有一定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的。因此,每一节语文课,应该怎么上,学习哪些内容,内容的主次层次,教师都要心中有数,都能形成知识体系。
2.导学有序。由于知识能力的有序和学生生理心理特性的差异,教师的导学也是有序的。有些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喜欢信手拈来,漫无目的,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没有一定的科学的顺序和层次,这是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的。有些老师的导学缺乏针对性、目标性和层次性,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目标不明确,这样的教学必然是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所以,我觉得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依据课程标准,依据学情变化,依据一定的语文知识与能力体系,在导学过程中,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重点突出,有条不紊。
3.自学有序。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但是,由于语文知识和能力形成环环相扣的链条,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也要允许有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比如,初中作文自主训练,教师不能揠苗助长,提出过高要求,要有序进行。从词语运用和修辞表达,从材料取舍到篇章构思,从情感表达到思维创新,从单一训练到综合训练等等,都要有一定的顺序。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从记叙到描写,说明到议论,从抒情到哲理,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甚至具体到某一环节,比如描写,直接描写到间接描写,是能力的层级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要求,从理解到分析,从欣赏到评价,就有一定的体系可寻,都有一定的能力要求。
四、有效:全面提高。
语文课堂教学的高质有效,最终的体现应该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追求语文教学的高质有效,也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能够通过教学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有很多方面,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的有机整合。我们知道,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语文综合素质。因此,一节语文课是否高质有效,关键要看教学中能否落实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
当然,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不是靠一节课一篇课文能够完成的,这需要教学的整体规划和分步落实,需要教学的循序渐进。比如,学习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要求学生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而第二单元主要是培养朗读能力,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养成各有侧重,但又应该是连成整体,相辅相成的。
另外,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又是统一的。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呵护学生的个性特长。比如,在写作教学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写作规范文体包括应试作文的能力,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能力,提倡学生打破常规作文的框架,鼓励他们突破模式,创新作文,甚至自成一家。
总之,追求高效的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四有”,又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重要途径。
http://s12/mw690/003cjXqogy70b5ytzbZcb&690
【生活】
———————————
业余爱好
———————————
春光点燃鹅黄的相思
李剑平
———————————
树上的那几声鸟鸣
滴落成花的灿烂
南国
和春的温情不期而遇
似乎不觉晓的春眠
凝结成梦的几颗晶莹
闪烁在叶的掌心
滋润着蓬勃的心事
比晨曦更早或者更亮
春光点燃了一树鹅黄的相思
在虬枝上飘逸
———————————
春夜的一场喜雨
李剑平
———————————
春夜的一场喜雨
从唐朝杜工部的笔下
诗意地下着
让树的一朵朵激动
跃上了一岁一枯荣的枝头
蓬勃了一地的碧绿
就像是破土而出的心愿
一季一季地
我的春眠不觉晓的梦境
我在遥看韩愈的草色
却又走进了白居易
那一处风景旧曾谙的江南
———————————
南国的红豆
李剑平
———————————
你是一颗南国的红豆
在你最美的年华
我采撷了你一世的柔情
然后
人世间的冷暖悲欢
剥开唐诗的平仄
你的相思
红色的月光
前方弥漫的一路的朦胧
纤纤的指尖
爱的温情
滋润我跌跌撞撞的春天
春去秋来
拥入了岁月的情怀
心头的些许落寞
那一缕轻烟的无影无踪
红豆
像爱的硕果
成为深秋里一幅缤纷的永恒
———————————
乱花渐欲迷人眼
李剑平
———————————
不像北国冰封的早春,南国佛山的春天,未到春寒料峭的三月,便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赏花时节,我们所到之处,自然也是“出门俱是看花人”的热闹场景。
佛山早春赏花,是有很多好去处的,南国桃园的桃花、李花,西樵山的杜鹃花、茶花,佛山新城湿地公园的樱花,南海里水的百合、菊花,更有陈村花卉世界的千万种花草树木,早已满园春色,姹紫嫣红。“百般红紫斗芳菲”,当然,除此之外,佛山还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大型赏花之地。暂不说别的,仅仅是高明盈香生态园,那里的油菜花、薰衣草等,也绝对是如诗如画的灿烂春天里生动亮丽的一笔。
莺啼绿映,怡然自乐
盈香生态园位于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西安冼村,原来只是栽种一些果蔬、树木,如今已是集农业观光、生态旅游、山水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园。占地1000多亩的生态园里,吃喝玩乐,可谓一应俱全。当然,生态园依山傍水,顺势而为,农业观光娱乐应是一大特色。漫步生态园,可以“小园香径独徘徊”,也可以“傍花随柳过前川”。长廊环绕、湖水潋滟、草长莺飞,果蔬飘香,一年四季掩映于“千里莺啼绿映红”之中。
近年来,盈香生态园更是致力于大型综合性旅游服务的管理和发展,园中休闲娱乐项目有了更为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比如九寨欢乐水城、百亩花海、鸟巢科普园、开心农场、机动反斗乐园、小小动物园、野炊烧烤、手信店等,已是颇具规模的游乐项目。“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如今正值冬去春来,项目“百亩花海”中一年一度的“油菜花节”,成为高明最大的旅游文化活动之一。每逢到了阳春三月,生态园的百亩油菜花迎风怒放,婀娜多姿,吸引了八方访客,远近来宾,已是珠三角乃至广东名闻遐迩的赏花胜地。
花间美食,乐趣无穷
每年的油菜花节,一般从2月至3月。此诗,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一踏进生态园,便有油菜花、薰衣草、金鱼草、天竺葵等映入眼帘,仅仅是金黄飘香的一大片油菜花,就已经惹人心醉,令人流连忘返呢!油菜花初看起来很普通,并不像玫瑰花那样娇艳,也不像桃花那样妩媚,但是,每到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漫山的金黄灿烂,可爱的蜜蜂、彩蝶在花丛间忙碌、起舞,你在这里随心所欲地观花赏景,那真像是漫步于金色的一望无际的绒绒地毯,走进了金碧辉煌的人间仙境。
据生态园工作人员介绍,高明油菜花株型高大、抽苔多,花量茂,花期长。更重要的是,各种花样赏花体验让游客留连忘返,包括有花海音乐汇、花海放蝴蝶、花田摄影、收菜籽、割菜花等等,真是处处流金溢彩,人人乐趣无穷。如今,城里乡下,人们都在追求更多的健康食物,绿色食品,而高明油菜花,不但可以观赏,还可以吃用。清甜可口的油菜花心,粗纤维丰富,那精心打造的油菜花心宴,让游人赏花之余,吃得舒心,吃得放心。当然,园区内的其他各种美食,比如高明濑粉、合水粉葛、三洲黑鹅等,也是游客们不可等闲视之,值得细心品尝的特色小吃和绿色食品。
万紫千红,春色满园
有诗云:万紫千红总是春,其实,在盈香生态园,一年四季也是繁花似锦,即便是三月的“油菜花节”,也并非仅有油菜花的一枝独秀,一花独放。你看,在金灿灿的油菜花海中,还有五彩缤纷的各式花朵,在次第开放,仿佛是金色的泳池中,跃出了一群群翩翩起舞的花样游泳的女孩。蓝天白云衬托之下,那些亭亭玉立的薰衣草、娇艳欲滴的虞美人、烂漫妖娆的杜鹃花,色彩斑斓的格桑花等等,总会在一望无际的金黄中,突然间在眼前盛开绽放,令人慨叹,令人惊喜,给人们丰富无限的遐想。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的,这样的阳春三月,走进高明盈香生态园,放眼望去尽是一片花海,金浪涌动,花香袭人。面对此情此景,你能无动于衷么?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