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土壤中有什么说课
(2012-11-15 14:45:2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资源 |
五年级科学土壤中有什么说课
说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理解:
科学概念: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我所在的五年级各班,学生对关于地球的知识大都很感兴趣,
教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亲历“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发现—通过其他方式获取信息—综合得出结论”过程。其中,学生进行推断分析、设计实验、观察实验提高科学素养,通过交流讨论、小组协作提高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小铲子、放大镜、透明杯子、镊子、小棍、水、酒精灯、石棉网、火柴、勺子、三角架。
教师演示:有关课件。
一、分析岩石风化过程,提出新的研究问题
2、这些岩石风化成的颗粒就是土壤吗?(不是,还有其他的物质)
3、土壤中到底有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1、我们已经知道了土壤里面有什么?
师介绍各种大小不同颗粒的分类地质学家为了分清颗粒,根据它们的大小进行分类,让它们都有专用的名字,出示书52页的介绍。
2、猜猜土壤里面除了还有什么呢?
3、说说你猜测的理由
4、实验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5、小组讨论,明确注意事项
6、分组实验
A观察新鲜湿润的土壤
B观察干燥的土壤
8、交流土壤颗粒的观察发现:(结合学生发言板书:沙砾、沙、粉沙、黏土等)
(4)你们观察到看到土壤中的颗粒大小一样吗?地质学家为了分清颗粒,根据它们的大小进行分类,让它们都有专用的名字,出示书52页的介绍。生自己阅读。
直径大于2毫米的颗粒称为沙砾(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小石子);直径小于2毫米大于1/16毫米的称之为沙;直径小于1/16毫米大于1/256毫米的称之为粉沙;直径小于1/256毫米的称之为黏土。
5、我们知道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颗粒,而这是地质学家区分岩石微粒的方法,但是他们的直径太小了,肉眼根本看不清,你有更好地办法来区分它们吗?
6、学生思考,用水让土壤颗粒沉积。
7、观察土壤的沉积实验
(1)师演示,把干燥的土壤倒在烧杯中,土壤占杯子的三分之一,用木棒用力搅拌水中的土壤,让土壤颗粒随水运动,然后静置在一边。注意观察刚倒入水中时,你观察到什么现象?(注意:搅拌的时候不要溅出。)
(2)学生实验,静置观察
(3)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板书:空气等)
8、土壤中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物质吗?再看看这两个实验。
(1)燃烧土壤。用酒精灯燃烧放在铁板上的土壤,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这是什么发出臭味吗?这是动植物的残体和分解后物质燃烧发出的气味,我们把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叫做腐殖质。(板书:腐殖质)
(2)燃烧浸泡土壤的液体。先用滴管取几滴土壤溶液(清水),将取来的土壤溶液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点燃酒精灯,用夹子夹着玻璃片在酒精灯上燃烧,直到水分蒸发完为止。现在观察一下,玻璃片上留下了什么?两块玻璃块上留下的斑迹有什么不同?就是土壤溶解在水中的盐分。(板书:盐分)
腐殖质和盐分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9、我们现在再来看看烧杯里在水的作用下土壤的沉积物有了分层现象,分成了哪几层?是怎样的顺序?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
(土壤按颗粒大小先后沉积下来,最上面一层是黏土,其次是沙粒,越是底下,颗粒越来越粗,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的残体。)
10、请小组同学整理你们的实验记录,想一想土壤中有什么?
11、小结: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盐分、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三、土壤和生命
1、你知道土壤中有哪些生命吗?
2、土壤为他们提供了什么?他们为土壤做了什么?
生讨论
3、小结:土壤生活着许多动植物和微生物,土壤为它们提供了栖息地,还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养料,而生物使土壤含有丰富的腐殖质等养料,生物的活动是水分和空气更容易进入土壤,更有利于生物的生长生活。
4、那土壤和我们人类又有怎么的关系呢?
因为土壤和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人的衣食住行又和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土壤为我们的生活、生产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所以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你同意吗?
四、总结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是呀,土壤的作用真大啊!阅读高士其的《我们的土壤妈妈》。
板书设计:
土壤中有什么
有水
粉沙
沙、空气、腐殖质、盐分、动植物残留物、腐殖质等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