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年级科学土壤中有什么说课

(2012-11-15 14:45:25)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资源

五年级科学土壤中有什么说课

说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中的第4课,在前面学习了《岩石会改变摸样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索风化后的岩石会逐渐形成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在寻找和发现土壤中的各种物质的过程中,体会土壤对生物生存和生命的重要意义。土壤即是岩石风化的产物,也是后面学习土地的侵蚀主要对象,所以对于土壤的学习要联系单元中前后的课文,使学生关注到土壤对生物的重要性及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造成的破坏,逐步形成保护土壤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科学概念:

   1、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2、土壤中的物质在水中会出现分层,重的颗粒会先沉积,轻的颗粒会后沉积;还有一些物质会漂浮在水面。(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3、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中含有丰富的资源;人类的生产、生活也和土壤有密切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岩石风化的过程,尝试推测土壤的形成原因。

   2、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3.、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完整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形成保护土壤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学情分析:我所在的五年级各班,学生对关于地球的知识大都很感兴趣,

教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亲历“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发现—通过其他方式获取信息—综合得出结论”过程。其中,学生进行推断分析、设计实验、观察实验提高科学素养,通过交流讨论、小组协作提高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材料:

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小铲子、放大镜、透明杯子、镊子、小棍、水、酒精灯、石棉网、火柴、勺子、三角架。

教师演示:有关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分析岩石风化过程,提出新的研究问题

    1、(出示大块橡皮泥)谁能联系上节课的所学,推测下老师手中这块“大石头”在自然界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生演示,更细更小的微粒在地球表面形成了土壤。)

2、这些岩石风化成的颗粒就是土壤吗?(不是,还有其他的物质)

3、土壤中到底有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二、已知土壤成分,猜测土壤中还有什么

1、我们已经知道了土壤里面有什么?  (板书:石头、沙子、小颗粒等)

师介绍各种大小不同颗粒的分类地质学家为了分清颗粒,根据它们的大小进行分类,让它们都有专用的名字,出示书52页的介绍。

2、猜猜土壤里面除了还有什么呢?   (适当板书:木屑、水、)

3、说说你猜测的理由

 三、设计实验观察方案,小组实验探究

    1、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知道呢?     (用眼睛看、手摸等)

    2、师归纳,提出新的方法:将土壤放入水中,注意观察不同大小颗粒的沉降

4、实验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5、小组讨论,明确注意事项 :仔细观察,细心记录

6、分组实验 (一半小组观察A另一半观察B)重点指导观察分层现象

A观察新鲜湿润的土壤

B观察干燥的土壤

8、交流土壤颗粒的观察发现:(结合学生发言板书:沙砾、沙、粉沙、黏土等)

4)你们观察到看到土壤中的颗粒大小一样吗?地质学家为了分清颗粒,根据它们的大小进行分类,让它们都有专用的名字,出示书52页的介绍。生自己阅读。

直径大于2毫米的颗粒称为沙砾(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小石子);直径小于2毫米大于1/16毫米的称之为沙;直径小于1/16毫米大于1/256毫米的称之为粉沙;直径小于1/256毫米的称之为黏土。

5、我们知道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颗粒,而这是地质学家区分岩石微粒的方法,但是他们的直径太小了,肉眼根本看不清,你有更好地办法来区分它们吗?

6、学生思考,用水让土壤颗粒沉积。

7、观察土壤的沉积实验

1)师演示,把干燥的土壤倒在烧杯中,土壤占杯子的三分之一,用木棒用力搅拌水中的土壤,让土壤颗粒随水运动,然后静置在一边。注意观察刚倒入水中时,你观察到什么现象?(注意:搅拌的时候不要溅出。)

2)学生实验,静置观察

3)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板书:空气等)

8、土壤中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物质吗?再看看这两个实验。

1)燃烧土壤。用酒精灯燃烧放在铁板上的土壤,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这是什么发出臭味吗?这是动植物的残体和分解后物质燃烧发出的气味,我们把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叫做腐殖质。(板书:腐殖质)

2)燃烧浸泡土壤的液体。先用滴管取几滴土壤溶液(清水),将取来的土壤溶液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点燃酒精灯,用夹子夹着玻璃片在酒精灯上燃烧,直到水分蒸发完为止。现在观察一下,玻璃片上留下了什么?两块玻璃块上留下的斑迹有什么不同?就是土壤溶解在水中的盐分。(板书:盐分)

腐殖质和盐分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9、我们现在再来看看烧杯里在水的作用下土壤的沉积物有了分层现象,分成了哪几层?是怎样的顺序?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

(土壤按颗粒大小先后沉积下来,最上面一层是黏土,其次是沙粒,越是底下,颗粒越来越粗,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的残体。)

10、请小组同学整理你们的实验记录,想一想土壤中有什么?

11、小结: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盐分、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三、土壤和生命

1、你知道土壤中有哪些生命吗? 生举例

2、土壤为他们提供了什么?他们为土壤做了什么?

生讨论  看书54页插图   生观察

3、小结:土壤生活着许多动植物和微生物,土壤为它们提供了栖息地,还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养料,而生物使土壤含有丰富的腐殖质等养料,生物的活动是水分和空气更容易进入土壤,更有利于生物的生长生活。

4、那土壤和我们人类又有怎么的关系呢?

因为土壤和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人的衣食住行又和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土壤为我们的生活、生产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所以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你同意吗?

四、总结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是呀,土壤的作用真大啊!阅读高士其的《我们的土壤妈妈》。

板书设计:

土壤中有什么

有水   碎石

粉沙  沙砾      黏土

沙、空气、腐殖质、盐分、动植物残留物、腐殖质等的混合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