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与单位同事一起去了一趟海宁硖石镇.
对海宁硖石镇,我是另有一番情节.
因为我的祖父辈他们就世居在硤石镇,父亲就是从这里走出去读书,到上海外籍轮驳公司工作到解放,后来到宁波居住的.
海宁硖石镇可称得起是文化之邦。古时“双石夹一水”,故称硖石.
我们先到了“衍芬草堂”.这是清末浙江規模较大藏书丰富的藏书楼之一. 为清代书藏家蒋光焴先生藏书之处,蒋氏三代藏得各种珍本,善本达数千万卷. 现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接着我们参观了“海宁博物馆”.
作为一个县级市,
海宁有如此规模的博物馆,足见有她的文化底蕴.
馆藏有自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延续下来的陶器、瓷器、玉器、石器、青铜器、书画等多个门类的文物6000余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752件。
中午在仓基街“顶呱呱”饭店吃饭,这家饭店小菜有特色,又可口,价格适中,大家吃得很满意.
午饭后,我们一行人爬上了西山.
西山己成为一个文化公园.
山道上有顾况,白居易师生的雕像.
顾况在登此山时,曾写下“登西山望硖石湖”诗一首.
白居易曾任杭卅刺史.
山上埋有钱君匋墓,徐志摩墓(从东山迁来),山顶有紫微阁,广福寺.
登上紫微阁,整个海宁市尽收眼底.
对面就是东山,东山上三座塔清晰可见.
因时间关系,东山我们没去.
广福寺的特点是铜器较多,台阶,地面都铺铜.
寺院门前狮子,舍利塔都是用包铜制而成.
西山下来,就是惠力寺.
此寺建于东晋(373-375)年间,唐末被毁.
宋重建,清毁于火灾,仅剩大殿. 80年代重建,现在两座石经幢为唐代,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惠力寺前的紫薇桥,始建于元,清嘉庆年间重修.
接下来大家去了张宗祥故居.这位慈祥的老人,历任浙江图书馆馆长,西冷印社长,省教育厅长等职.
陈布雷,郑晓沧,蒋梦麟等都是他的学生.
特别一提,张宗祥先生对“四库全书”的贡献.
因为战乱,藏在北京,南京,杭州文澜阁的“四库全书”有的散落,都有被毁的危险.
张宗祥派人到北京补抄原书中遗漏部分,使得现在杭州文澜阁的“四库全书”达36917册,原颁的为35990册,成全国之冠.
最后一站我们参观了徐志摩故居.这是一幢中西合壁的小洋楼.里面陈列了徐志摩的家世,展示了诗人短暂绚丽多彩的一生.
徐志摩(1897—1931),硖石人.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 1921年赴英,入剑桥大学. 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是一位富有浪漫色彩的现代诗人和散文学家. 他的作品《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脍炙人口.
从硖石返回宁波己快19时.
文化之邦硖石镇.
东山
西山
“衍芬草堂”
“海宁博物馆”.
“海宁博物馆”.
顾况,白居易师生的雕像.
钱君匋墓.
徐志摩墓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