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崇文之说

(2020-06-14 07:34:37)

艺文篇

崇文之说

    先祖崇文的名字,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全唐诗》中也载有他的:“崇文崇武不崇文,提戈出塞号将军。”的诗句。

崇文者,谓之崇尚文治也。《魏书·高祖纪下》说:国家虽崇文以怀九服,修武以寧八荒,然於习武之方,犹为未尽。 唐.李暠《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诗:偃武尧风接,崇文汉道恢。也称, 古代掌管文化的官职。《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协律、揔章之司,厚伦正俗;崇文成均之职,导德齐礼。 张铣注:崇文成均,文学官也

不仅当今围绕崇文命名的各个商铺、企业、人名数不胜数,而且自古以来以崇文命名的古建筑物,也到处可见。现仅说说“一门三塔”,即北京的崇文门,云南建水、陕西泾阳、江西宜丰的崇文塔。

一、北京的崇文门

 

崇文之说崇文门,元称文明门,俗称"哈德门","海岱门"。崇文门以瓮城左首镇海寺内镇海铁龟著名。明燕王朱隶原来封在北京,在夺取了他的侄儿建文帝的皇位以后,年号永乐,决定把首都由南京迁到北京。于是从1406年(永乐四年)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建北京城。1420年(永乐十八年)建成。现属明城墙范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云南的崇文塔

崇文之说崇文塔,原称白塔,位于红河州建水县城东门桂林街玉皇阁后殿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始建于元代,为佛塔;明时重修,更名为崇文塔。清嘉庆四年为暴雨毁损,道光十一年重建。塔高二十米塔顶为四块石板镶砌,饰琉璃宝顶和风玲。基部嵌有石碑两块,其一为滇南著名书法家阚祯兆所书《宁边楼碑记》,笔走龙蛇,狂放奔逸,为云南驰名碑刻。

三、泾阳崇文塔

崇文之说崇文塔位于泾阳县城东南10公里崇文中学内,泾河北岸,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崇文塔寺的碑文记载,崇文塔为倡导泾阳、三原、高陵三县学童努力向学而建,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耗时19年建成,修塔人为明刑部尚书、泾阳县人李世达。崇文塔为八棱柱体,塔为楼阁式,塔体中空,有螺旋形砖梯400余级直通塔顶。塔顶为铜板制,状似葫芦,上置铁相轮,加塔体全高87米,共13层。各层均有四门四龛,龛内置有石佛,形态各异。有门通往塔上的腰檐,可步出塔体,沿腰檐绕塔浏览。塔顶原暗藏有鎏铜佛造像8尊,现存于泾阳县博物馆。

 

 四、宜丰的崇文塔

崇文之说崇文塔,位于宜春市宜丰县城东郊耶溪畔,座落在绿秀山东端。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626年创基建一层。1631年增为两层1640年又加为三层,1662年又增至五层。1717年加为七层并合顶。前后历时91年。塔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砖石结构,以桐油石灰粘合,塔体里外施白垩,高四十五米。1775年改砖刹为瓷刹,1797年又改瓷刹为铜刹,1893年重修。第五层西北向门上嵌塔铭石一方,上刻崇文塔光绪十九年重修。底层外径八米,内室对径四点三米。第七层外径六点五米,内室对径三点二米。底层南、北、西三向各开一门,东门为假门,形似神龛。西门一侧夹层砖壁内设石梯通道,绕南折至东盘旋通第二层,各层梯道门错向而开,直至塔顶。游人可由此登上塔身外侧平台,广眺四野。七层设神台,第七层内壁壁龛上方塑四大天王像。塔盖为八合攒尖顶,铁刹,下为覆钵,中置宝瓶,尖冠宝珠。

附:   崇文塔的民间传说春城晚报)

关于崇文塔有许多传说,下面的这个传说我认为最动人,现全一抄录下来供大空欣赏。据说明朝第十二代皇帝万历的宠妃倩倩死了,皇帝听说她的精灵飘到了蓬莱岛,于是传见工部李尚书,让他在离京二十里处,修座高三十丈的“望仙塔”这李尚书,原籍泾阳县。居官二十多年也未还家,时常思念家乡。今听要离京(泾十里建塔,自然有说不出的高兴。忙带夫人、女儿星夜赶路。回乡后,尚书将建塔之事晓喻州、县筹集银两,就立即着手选址,清基。附近百姓听说李尚书为泾阳造塔,人人欢喜,争着募捐,在泾阳县南数十村庄,建起砖密(这一带后称窖坊)又有村子专门为建塔磨米面(后称该村为磨子村),数日之间,能工巧匠纷纷而来。正当运石开基之时,尚书被宣进京,以误领旨意,改“京”为“泾”引起万历震怒,遂被问斩。消息传到家乡,泾阳人没有一个不为尚书掉泪。这时匠工中有人说:“如今尚书被軎,砖石堆了一河滩,不如干脆为尚书建座纪念塔。”大伙集于尚书村,你一言,我一语,要夫人拿主意。尚书有一女儿,叫翠云。翠云小姐正在痛不欲生,听到乡亲们的议论,她的心被掀动了。她想,父亲已是不能复生,不如趁着乡亲的心意来完成父亲的愿望,给家乡建一座塔。她拜别母亲称为尚书公子,大方、洒脱的风度几乎让人辨认不出。她暗暗对天发誓,塔不建成,不着女装。就这样,泾河滩上,又热闹了,运料的、挖基的,人山人海。翠云好不忙碌,她不时在人群中穿来穿去。这一天开基地方出现难关,只见塔基已挖下丈多深,下面全是流沙、淤泥,这样的地质怎能撑起二三十丈的高塔?翠云不禁犯愁起来。翠云扮男装建塔的精神感动了九天玄女,她给翠云托了一个梦说:“你建这塔,高出世间,泾河淮地恐托不起,特为你召金家八弟兄,他们每人一方,作为基石,这下可万元一失。”翠云起身一看,坑内果然金光耀眼,忙令众人下坑清除淤泥、流沙,下边便见一块八边青石,周方五六丈,上有八尊铜样的、尺来高的人,石盘中央,刻有四句诗,是:“天心民心,建塔泾滨,孝女感天,名塔崇文”。大伙一看,老天相助,一个个格外卖力。日月迅速,不觉已是七年,塔建了七层,离原计划还差四层,原来的银两已经将要用完了。翠云变卖家中房产,乡人也纷纷捐银,还是入不数出。翠云小姐一急之下,自已改换道姑行装,走遍关中募捐银两。后不到六年就建成了十三层,比原定还多了两层。接着又在崇文寺塔下翠云庵正殿内塑了尚书泥像,还特地为九天玄女在塔顶建立金身。崇文塔建成庆贺之日,泾阳东面,崇文塔周围,简直是人山人海,大伙欢歌起舞快乐无比。后来,便把塔北一村起名永乐。

            (家协 整理编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