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薯粉条加工的工艺流程和制作方法

(2012-08-31 08:32:38)
标签:

杂谈

分类: 红薯淀粉及粉条加工技术
1、工艺流程
      原料处理→粉碎→过滤→晒干→打浆糊→漏丝→冷却→晒干→成品。
2、制作方法
     (1)选薯。选表面光滑、无病虫为害、无青头、大小适中的红薯,去小留大。
     (2)清选。将选好的红薯装入箩筐,放入水中。洗去泥土、杂质。削去两头和表面根须。
     (3)粉碎。清选好的红薯应及时用磨碎机切碎,再磨成浆液。打浆时应边磨边加水,磨得越细越好,使细胞内的淀粉颗粒尽量磨出,以提高出粉率。
     (4)过滤。目的是实现皮渣和淀粉分离。一般采用2—5尺吊浆布作滤袋进行过滤,共滤两次。第一次浆液对稀一些,第二次对浓一些。然后将滤液送人沉淀池(皮渣可作为饲料)。入池静置两天后,放出池内上层清液。加入原来水量1/3的清水进行搅拌,再过滤一次。这次滤液进入小池,静置沉淀。
     (5)曝晒淀粉。当池内水已无混浊现象,即全部澄清后,排干上层清液。舍去淀粉沉淀层表面油粉,把下层淀粉取出吊成粉砣(即粉团),移到晒场曝晒。当粉砣内水分蒸发一半时,再把粉砣切成若干份,进行曝晒。晒场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以防灰尘污染。
     (6)打浆糊。此道工艺是决定粉条质量的关键。按每500克淀粉加25克明矾,对冷水2.5—3千克搅拌,再放人大锅内煮沸,并不断搅拌,成熟度达8—9成即成(形成糊化淀粉)。打成的浆糊,可对其他淀粉,搅拌成适度的软面团。
     (7)漏和冷却。漏丝前备好两口锅(型号为8),冷水缸两口和中型48孔的漏勺。由于红薯粉较粗,漏勺孔眼要比其他粉漏勺的稍大。漏时,浆糊要充分搅拌均匀,边搅边加温水,水温为50°C左右。手抓起一团粉糊,让其自然延伸垂落,如不折断,说明稀稠适度,可开始漏。预备一锅开水,不断补入漏锅中当漏锅内水近沸腾时(97—98°C),进行漏,让粉团经漏勺孔眼下流,逐渐延长变细,成为粉(有条件的最好用粉机)。粉沉人锅底糊化后,再浮出水面时,随即捞出,放入冷水缸降温,用手整理成束,穿到木架上,再经另一冷水缸再行冷却,并不断摆动,直至粉松散成条为止,然后放在室内,冷透后拿出室外晒
    (8)晒。将粉拿到背风向阳的场地,进行挂晒。晒干后即可整理包装成成品。
3、成品质量要求
     粉条粗细均匀,色泽一致,干爽透明,韧力好,不易折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