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012-08-27 21:25:11)
标签:

杂谈

分类: 五上语文一、二单元

       http://s6/bmiddle/ae919f2fhc83f4b4d2a18&690

                   4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教

【教材分析】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情趣。全诗共有6个小节。第一小节与第六小节诗内容的反复,首位呼应,都是写可爱的祖国号召少年儿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二、三、四、五小节写只要少年儿童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他们以丰富的馈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步揭题。

1、先板书“课本”两个字,再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逐节指名读课文。

*纠正读音。

洋溢 沃野 胸襟 芬芳

苍劲 耕耘 浩瀚 绚丽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部分。(1

①指名读课文。

②理解诗句意思。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明什么意思?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芬芳”什么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什么意思?

③指导朗读。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

2、细读第二部分。(25

谈话: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

*细读第2节。

①指名读第2节。

②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布。

③指导朗读。

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之情。)

*细读第3节。

①女生齐读第3节。

②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

③使用工具书,理解“温馨”什么意思。

④指导朗读。

(要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细读第45节。

①男生齐读第45节。

②理解诗句的意思。

③指导朗读。

*朗读第二部分。

3、细读第三部分。(6

①齐读第6节。

②弄清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的原因。

③指导朗读:语调要热烈、高昂些。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检查

读生字词。正音:芬,览,馨。

二、总结课文

1、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一(1)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二(25)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的。

三(6)进一步号召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①反复。

②押韵。

③拟人手法。

我们在读一些文章时,会发现有些文章中的动物、花草们会说话,会跳舞,或者有些应该是用来形容人的动作、表情的词语,却用在动物、花草、山水等身上。这些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情景不一样,但我们又不觉得那些词语、那些句子用错了,反而会觉得这些句子写得很有趣。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是一种很常用的表达方法,它叫拟人。像课文第三、四小节中的"联欢""相聚"以及"青山""绿水"说的话,用的就是拟人的表达方法。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段话:

红柳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向着太阳微笑。大风暴一次又一次地袭击,她们的根却越扎越深,花儿也开得一次比一次更鲜艳,美丽!倔强的红柳,决不让沙丘向草原移动半步!

这里就把红柳当成了人来写,"顽强地""向着太阳微笑""越扎越深""倔强的""决不让"等词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沙漠的勇士,是怎么和风暴搏斗的,是怎么保护草原的。读来会让我们对红柳产生敬佩之情。这就是拟人的表达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如果不这样写,那会怎么样呢?

红柳开出了淡红色的小花,向着太阳。大风暴一次又一次地袭来,沙丘被红柳固定着了,一点都不向前移动。

读了之后,是不是觉得没有刚才的一段写得生动,红柳的形象也没有刚才鲜明。现在知道拟人的好处了吗?

在习作时,我们适当地运用拟人的表达方法,可以让我们的习作更生动,更形象,更有趣。

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探索大自然。)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指导学生逐段练读,读出感情。

2、引导当堂背诵。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注意:馨、襟、瀚、耘

学生描红。

五、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添上合适的词。

 )的空气 (  )的绿阴 (  )的眼睛

 )的翠竹 (  )的松柏  )的色彩

 )的果园  )的风光 (  )的大海

2、走进大自然,鸣禽、野花要和我们联欢,他们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仿照课文的第四节,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微笑吧,欣赏美妙的乐曲,敞开少年的心扉。快来吧,跳起优美的舞姿,放飞少年的心灵。)

 

【板书设计】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发现   翠竹、松柏

                      描绘   果园、沃野

                           鸣禽野花联欢

                           青山绿水相聚

                      启迪:热爱、探索大自然

 

http://s15/bmiddle/ae919f2fhc83f431cb17e&690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学

 

【我的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我的学习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我的学习难点】

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我的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实践准备、行知合一:
a
、课前去大自然中游览,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
b
、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些照片、图画以及生活经历,说说自己在自然中的发现、体验,结合文中描写谈谈自己贴近自然的感受。
2
、自学导航、方法链接:
a
、朗读诗歌,练习把诗歌读通读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b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注意易错的字音字形,及时做上标记。
c
、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d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读自悟,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e
、领悟作者对自然的赞美、热爱之情,揣摩诗歌的写作方法。
3
、阅读闯关、自我检测
A
、听写词语:                                                       
自我评价:   (五为最高等级)订正:                                                          
B
、字音辨析。
翠竹(      )沃野(      )浩瀚(      胸襟(      )明媚      
C
、理解词语。(方法小贴士:联系上下文理解):                       
饱览:                        浩瀚:                       
胸襟:                      沃野:                       
[
预习反馈]
1、小组内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正音,组员互评。   (等第:    
2
、互评预习闯关自测部分,评定等第。         (等第:    
3
、每组派同学上黑板板书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并讲解。
[
合作探究]
1
、初读诗歌,讨论交流:这首现代诗可分为三个部分,概括各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2
、、为什么诗歌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怎样才能打开大自然这个绿色的课本                                                                  
3
、诗歌中的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为我们带来了哪些知识和乐趣?
4
、本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
当堂检测]
1、字形辨析。
 
拔(          敞(         锦(          撒(      
 
拨(          蔽(         绵(          散(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片片云锦对(        )   明媚的早晨对(       )         挺拔的翠竹对(           )    果园的丰收对 (            
[
合作探究]
(一)仔细阅读课文2、3小节,讨论交流:
1)细读第2节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动人的画面,它们是翠竹的(     ),松柏的(      ),(     )的丰收,(      )的耕耘。
2)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      )的语气来读。在重读的词语上做标记。
3)细读第3节,它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让人感受到鸣禽野花的(         )的特点和对少年朋友的(           )。
4 抓住事物特点仿写:A、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小草的(                梅花的(         
B
、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森林的(               河流的(         
5)、洋溢的意思是(       ),请用洋溢写一句话: 
(二)仔细阅读课文45小节,讨论交流:
1)细读第45节。祖国的山水、天地有什么特点?联系生活实践体会青山绿水天空大地的美好神奇。用学过的成语诗歌来赞美一下:                                                                
2)、从青山、绿水所说的话中你一定感受到了 自然发出的召唤,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3)、发挥想象,自然中还有哪些景物向我们发出召唤?
 [当堂检测]
 1、本文上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诗人(       )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         ),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           )。号召我们少年儿童(                                             )。
 2
、课文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是因为(
                              
)。
 3
、课文第四自然段采用了(        )、(       )修辞手法,使诗的语言(        ),诗的开头和结尾的特点是        ),其中的妙处是                 )
  4
、祖国(    )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                  )。 这段话即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文章的(    ),让人们感受到(    )的美好、神奇,召唤着人们去(                  )。
[
知识积累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歌
[
我的收获]

佳句集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