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在澳大利亚有2万3千多辆中国制造的汽车可能被召回,原因是这些汽车的发动机、排气管垫片中含有石棉,而澳大利亚从2004年起已经禁止进口或使用石棉。
石棉是什么?石棉是天然纤维状的硅质矿物的泛称,是唯一的天然矿物纤维,因其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良好的隔热性与防腐蚀性,且不易燃烧,故被广泛应用。人类应用石棉的历史悠久。上溯到古埃及,当时石棉被用来制作法老们的裹尸布。中国周代已能用石棉纤维制作织物,因污染后经火烧即洁白如新,故有火浣布之称。
石棉种类很多,依其矿物成份和化学组成不同,可分为蛇纹石石棉(温石棉)和角闪石石棉两类。温石棉是石棉中产量最多的一种,具有较好的可纺性能,目前世界所产石棉主要是温石棉,约占世界石棉产量的95%。角闪石石棉又可分为蓝石棉、透闪石石棉、阳起石石棉等。
目前石棉制品或含有石棉的制品有近3000种,主要用于机械传动、制动材料、保温、防火、隔热、防腐、隔音、绝缘等方面,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汽车、化工、电器设备、建筑等行业。
石棉由于其独特的耐高温、耐腐蚀及绝缘等特性,早在19世纪70年代起就被广泛使用。但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意识到长期接触石棉纤维,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伤害,
可致石棉肺、肺癌和胸膜间皮瘤等严重疾患。
石棉矿的开采及运输、石棉加工和石棉制品的作业工人长期吸入石棉粉尘有可能导致石棉肺。石棉肺的典型症状为缓慢出现、逐渐加重的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弥漫性、不可逆的肺间质纤维化、胸膜斑形成和胸膜肥厚,严重损害患者的呼吸功能。石棉肺属于不能根治的尘肺病之一,长期接触石棉的作业者,在脱离石棉作业后20-30年,依然有发病的可能,严重危害劳动者的健康。
角闪石棉由于其物理性状硬, 不易被呼吸道清除,
易刺穿肺组织, 并可到达胸膜, 导致肺及胸膜疾患,
与肺部肿瘤的相关性已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同。有人曾认为温石棉较软,
易弯曲, 可在支气管被阻留而被清除,
并且不易穿透胸膜,
所以温石棉的致癌性一度成为大家争论的焦点。国内研究人员曾经对石棉厂接触温石棉的工人进行了长达25年的纵向研究,
将接触温石棉组与不接触组对照研究发现,
接触温石棉组的肺癌发病率是不接触组的8.1倍。而石棉与胸膜间皮瘤的因果关系,也得到众多研究的确认。
国际有关研究机构已将石棉列为人类肯定致癌物。有诸多报道认同暴露于石棉导致患肺癌的危险性增高;观察到石棉的职业性暴露后发生间皮瘤,以及在石棉厂矿附近居住的人群以及与石棉工人共同生活的人中也出现间皮瘤发病。
有研究报道,全球范围约有1.25亿人在工作中有石棉接触,每年死于职业性暴露引起的石棉相关性肺癌、间皮瘤和石棉肺者为数众多,石棉相关疾病导致的生命、财产损失有上升趋势,甚至包括那些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禁用石棉的国家。由于石棉相关疾病的潜伏期长,即便现在停止使用石棉,也要在数十年后才能看到与之相关死亡人数的减少。
即便我们现在停止使用石棉,石棉污染依然可能持续。一些旧住宅内的天花板,建筑和管路的保温层、隔音材料等大多含有石棉,当这些含石棉材料被拆除、维修、切割、重塑时,会有大量的细小石棉纤维飘散在空气中。1千克石棉约含100万根元纤维,元纤维的直径一般为0.5微米,长度在5微米以下,在大气和水中能悬浮数周、数月之久,持续地造成污染。
目前没有石棉致癌效应的阈值标准,但有研究者认为在石棉低水平暴露条件下,人群中依然存在致癌风险的增加,因此,消除石棉相关疾病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停止使用各类石棉。
1995年日本禁用角闪石石棉,并严格规定禁用含量为1%;2004年,建筑和摩擦材料含石棉的制品被禁用;2005年日本颁布石棉危害预防法令,将石棉含量限值设定为更为严格的0.1%。1990年,韩国规定温石棉的生产和使用必须经政府许可;
2009年,韩国全面禁止各类石棉的生产、进口和使用;同时,为保护拆解等行业工人的健康并防止石棉粉尘逸散,
韩国于2003年起要求破拆、移动含石棉的设施或者建筑物必须经政府许可,自2009年起,要求破拆或者移动设施、建筑的石棉含量超过一定范围,
必须由在韩国劳动部注册的有资质的人员实施作业。
目前已有40
多个国家禁止使用各类石棉的制品,包括温石棉。为消除石棉相关疾病,WHO
承诺在下述战略目标方面与各国一起工作:
1、承认消除石棉相关疾病最有效的途径是停止使用各类石棉;
2、提供相关信息,
包括如何用较安全的替代物取代石棉以及如何从经济和技术方面制定激励机制以促进这种替代;
3、采取措施预防在作业现场和设施、建筑物拆除过程中的石棉暴露;
4、改进石棉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医学康复,为既往和/或目前暴露于石棉的人员建立登记制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