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防治环境砷污染任重而道远

(2008-10-10 11:53:00)
标签:

杂谈

 

    媒体报道,2008年10月3日以来,广西河池市有超过200名村民出现尿砷超标、疑似中毒情况,初步认定为水污染所致。实际上,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造成的急、慢性砷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乡镇工业的发展,群体砷中毒事件已经屡见不鲜;我国许多省市均发生过类似发病,仅以广西为例,以往在南宁、宜川已经发生过类似事件。

一些矿物也是毒性无穷的。这是中外著名的砷。不过,砷也有其药用价值

    砷是自然界存在的固有元素,地壳岩石含砷低至1毫克/公斤,高达490毫克/公斤。在自然界,砷通常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例如雄黄As2S、雌黄As2S3等,并且经常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其它金属矿石中。砷及其化合物的毒性取决于它的水溶性。砷元素不溶于水,雄黄和雌黄水溶性很低,因而毒性低。而砷的氧化物和盐类多属于高毒物质。三价砷化物和五价砷化物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其中三氧化二砷,又名砒霜,属于历史悠久的化学毒物。

    由于砷在自然界分布不均衡,在某些地区,由于在岩石土壤中砷含量高,会造成当地饮用水的污染。在我国台湾省、新疆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均存在地方性砷中毒,给当地群众造成健康危害。我国贵州省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发现由于燃煤污染空气和食物所造成砷中毒。而因为工业生产废弃物处置不当,污染地下水源导致的砷中毒,在我国辽宁、湖南等多个省份发生。

    环境砷污染不是我国独有的问题。国外研究人员说,目前已知有70个国家出现环境砷污染问题,但是实际数量可能更多。研究人员说,如果按照欧洲与北美的饮水标准来看,全球至少有1.4亿人使用的水源含砷量过高、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科学家表示,大量食用来自砷污染地区生产的大米,也可能会危害健康,这种现象在东南亚国家较为突出。

    急性室砷中毒通常表现有胃肠道症状、周围神经损害、肝脏损害与皮肤损害。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最为常见,出现最早。病情严重者会合并周围神经受损、肝功能异常、急性肾功能衰竭与中毒性脑病。在慢性砷中毒患者,皮肤病变是主要体征,表现为掌、跖部位皮肤过度角化,身体躯干、四肢皮肤色素沉着并伴随散在的色素缺失;患者可以伴有神经衰弱症状、周围神经病变等表现。长期接触砷,有可能导致皮肤癌和肺癌。诊断砷中毒,尤其是急性砷中毒尿砷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防治砷中毒,首先要最大限度减少砷接触。对于饮水含砷量超标的地区,需要更换饮水来源;对于使用含砷量超标燃煤的地区,需要杜绝使用含砷量超标燃煤。有砷废弃物排放的生产企业,必须妥善存放含砷物质,使其远离水源,按照环保要求处理废弃物。

    对于急慢性砷中毒患者,需要进行驱砷治疗,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基丁二酸钠等药物有良好的驱砷效果。对于周围神经损伤、皮肤病变、皮肤癌等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