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日来,媒体曝光问题血燕亚硝酸盐污染严重,令世人所瞩目。燕窝为雨燕科金丝燕属的鸟类分泌出的唾液,和绒羽、混杂物凝结于悬崖、峭壁而筑成的巢窝,以养阴润燥、补中益气的功效而闻名,历来作为食药两用的高级滋补佳品,如何就沦落为毒物呢?
大约1年前,我国科技工作者基于对燕窝含有亚硝酸盐的关切,测定市场上洞红燕、洞白燕、毛燕、红燕、白燕中的亚硝酸盐,发现燕窝中的亚硝酸盐为7.6-320.8毫克/公斤,认为燕窝在东南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能够产生一定含量的亚硝酸盐,并无人为添加的证据,食用前经过清水浸泡、洗涤,其中的亚硝酸盐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食品添加剂标准。
而此番血燕产品专项清查行动发现,不仅问题血燕普遍存在,其亚硝酸盐含量令人震惊。2011年8月15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此次执法检查结果,抽检涉及全省各零售店问题血燕达20万克,约3万多盏,平均亚硝酸盐含量达4400毫克/公斤,最高含量达11000毫克/公斤。如此结果,除去人为添加,难有其它解释。
短时间摄入大剂量亚硝酸盐可以导致急性中毒。有文献报道,成年人摄入0.3至0.5克亚硝酸盐可以导致中毒,摄入3克为致死剂量。亚硝酸盐将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使正常的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而失去携氧能力,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表现为明显的紫绀。亚硝酸盐急性中毒属于常见病,主要病因是将其误作为食盐使用。有作者回顾,我国1999-2008年公开报道亚硝酸盐急性中毒237起,中毒3500人,死亡35人。
问题血燕亚硝酸盐污染如此严重,但未见食用者发生亚硝酸盐急性中毒的报道,可能的原因是血燕昂贵,一次消费总量有限。如果未发生急性中毒,经常消费的人会有慢性中毒发生吗?
鲜肉的色泽主要由肌红蛋白及血红蛋白所呈现,亚硝酸盐与肉类中的乳酸反应生成的亚硝酸,亚硝酸分解产生的一氧化氮与肌红蛋白结合生成亚硝基肌红蛋白,呈亮红色。肉食品中加入一定量亚硝酸盐不仅改善了色泽,作为防腐剂亚硝酸盐可以抑制肉毒梭状芽胞杆菌生长,防止肉制品腐败;有文献报道,当人们顾忌亚硝酸盐的潜在危害而停止在肉食品中添加时,肉毒杆菌招致食物中毒呈上升趋势。
长期摄入亚硝酸盐,最具争议的是其能否致癌。1950年,Magee首次报道二甲基亚硝胺可引起肝癌,随后发现亚硝酸盐可以与各种胺类反应形成小分子量的亚硝胺。2007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协会联合发表了一个病例对照研究报告,指出人们每天摄入50克腌肉,发生大肠癌的相对危险度是1.21%。瑞典一研究报告指出人们每天摄入30克腌肉,发生大肠癌的相对危险度是1%。根据1994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发布的报告,相对危险度低于1%,不增加癌症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