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时间迫近年底,又到了一年最繁忙的时期,粗略算来,大约有半个多月没有更新我的博客了。有些许想法,也有写的愿望,缺少的是时间。
昨日下午,卫生部办公厅有关部门的领导来医院作关于职业病诊断、治疗现状的专题调研。连准备,带开会,一天多的时间没有了。我从事职业病诊疗工作已经30多年,积累的想法很多。卫生部办公厅有关领导来医院作专题现场调研,可是为数不多的事情。在医院层面上,有关领导的重视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出于我的专业,阐述相关的观点,回答卫生部领导的提问,是份内的事。好在张海超事件的突然出现,迫使我们这个专业的人不得不把原来有的看法细细地梳理,社会舆论在这件事上形成的漩涡,考验着我们在自身专业发展领域是否能够说出些实实在在的立场和观点,支撑今后的发展,浪涛过去后,看看留下些什么。
座谈总体上是成功的。在会议临近结束时,卫生部有关领导对我的发言给予了肯定和谢意。他最后还说道,感谢你在“开胸验肺”事件上以博客的形式将观点陈述出来,使许多人能够更为冷静地分析、思考这件事,对于解决相应的社会矛盾,提供了帮助。
我写博客出于偶然,也带有几分初始的无奈。2008年9月的一天,接到一个来自搜狐健康博客编辑的约稿电话,询问能否就三聚氰胺对人体的损害写一篇博客。我属于五零后,学习电脑主要是怕被社会过早淘汰,带有显著的实用主义色彩,够用就好。因此,对于什么是博客几乎一无所知。工作已经够忙,再拿出时间做一件不熟悉的事情,暴露出无知的软肋?婉言回绝是最佳选择!
中午时分,医院党委办公室打来电话,指示:90分钟,围绕三聚氰胺对人体的损害写一篇科普文章,发给搜狐健康博客备用。这不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吗?可是党办就是党办,非搜狐健康博客,那是一个上级主管部门!
从专业技术层面看待三聚氰胺事件,与从社会层面看待三聚氰胺事件有何不同?在这篇短文的点击率及其留言可见一斑。随着事态的发展,当众多儿童聚集在医院门外,等待做B超排查泌尿系结石的时候,任何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心情必然是沉重的。现今,社会的科学文化普及速率,伴随网络的普及而迅速提高,但是就化学品中毒来说,依然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人们对于诸多化学品危害性的朦胧认识,不仅不利于中毒的防范,也加重了心理上的恐惧。
我开始尝试着写博客。时间永远不够用,写博客意义何在?我想说不是为了名利,但是我在意博客是否有人读。嘴上说是发了个帖子,但是内心中固执地认定那也是心血所凝炼。从写博客,到阅读别人的博客,逐步认识到博客的“博”字,每个人写博客的出发点不同,反映到博客的风格与内涵会有极大不同,虽然可以称之为网络日志,她的博大精深时常会让你叹服。
1年多时间,还是写博客的新手。但是坚持下来,与网友的互动是根本的动力。除了网上留言,国内同行们也借助博客来探讨我们的专业发展,不必在意观点是否一定得到广泛的认同。网友的留言风格各异,善意和宽容占大多数。
接待完卫生部办公厅有关领导,已经是满身疲惫。手机响了起来,朋友报喜,说我在2009年搜狐健康达人评选时榜上有名。达人是什么意思?好像有个达人贵族的称谓,听着不那么顺耳。网络是个好东西,登陆百度查查看。原来达人可以是指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物,比比看,实不敢当。后来这个称呼被越来越多的网友接受和喜爱,成为流行用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魅力,只要用心发现,人人都是达人!如此说来,我愿意成为流行观念中的一员,把博客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