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文:开展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2013-01-16 17:29:41)
标签:

苏延萍

作业

杂谈

分类: 三组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在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它是动态的过程,一种逐渐建构的过程。培养身心健全的人是教育的最根本的目标,社会性发展是儿童身心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技能在此阶段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开始逐渐显示出较为明显的个人特点,某些行为方式已经成为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其未来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此阶段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未来人格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因此,让儿童“学会做人”的教育远比知识和智能教育更为重要,重视社会性发展这一主题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而在平时的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些情景:小班孩子对滑滑梯、摇木马、荡秋千感兴趣;中班的孩子爱跑、爱跳,但有较大一部分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运动量不足,碰到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就逃避,有胆小、害怕的心理;大班的孩子是运动场上最活跃开心的一群,但仔细观察,当碰到问题时,依然存在较强的依赖性,缺乏自主性与责任感。

怎样在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体验乐趣,在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的同时,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勇敢合群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呢?我园充分发挥户外场地面积大的优势,在保证体育课和每日正常户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尝试探索开展了“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就是教师根据健康领域的目标、内容与要求,创设若干运动区域,投放不同的运动器具,幼儿打破年龄、班级界限在各个区域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自主参与的活动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巧妙利用场地,合理划分区域。

我们幼儿园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越之处——户外活动场地面积较大,类型多,有草地、小山坡、塑胶场地、水泥场地、沙池、嬉水池等等,这有利于开展区域体育游戏。并结合不同的基本动作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设置区域如下

春秋季

夏季

冬季

走跑区

钻爬攀滚区

钻爬攀滚区

平衡区

玩水区

跑跳区

钻爬区

走跑平衡区

球类区

球类区

投掷区

民间游戏区

跳跃投掷区

玩沙区

跳跃投掷区

在设置区域时我们考虑到活动性质的合理搭配,既有活动量大的,也有活动量小的;既有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又有锻炼幼儿综合身体素质的。

二、提供多种运动器具,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

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具有丰富性、兴趣性、自然性、动态性的器材,并使每个区域内的器械类型多、数量充足,以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如跳跃区有:羊角球,跳袋、轮胎、绳子等,根据教育目标的递进不断改变。比如在球类区我们为幼儿提供了流星飞球,足球,皮球,自制彩球等。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步增添新的辅助材料,有沙包、塑料小帽、彩旗、绒毛玩具、皮球和用高低不同的废旧铁罐,做成的障碍物,进一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提高活动难度,驱动幼儿合作活动的意识,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分散集中有机结合,让幼儿充分体验快乐。另外混龄体育活动不同于日常的集体游戏,只有最大限度地将活动的规则和目标物化在材料中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在区域的创设中设置不同的标记、符号给幼儿以引领与提示。如车类区:画上“车道”、“人行横道线”、“停车场”等,幼儿便可在游戏中“各行其道”地按规则游戏,无须教师过多的语言提示。

三、多种形式循环轮换,分段实施,永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其形式包括:小跨度与大跨度混龄活动;间断性分时段混龄交织式活动。在不同时段活动内容安排上,采用混班或混年龄段交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我们用不同颜色的手腕花作为区域标志,以控制各区域活动人数,从而保证幼儿活动的空间与密度。不同年龄班的幼儿佩戴不同颜色的丝带参加混龄活动。我们采用循序渐进、分段实施的方法,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依次在每个区域内活动,活动时间为两天,完成循环所需的时间约为两周,然后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重再循环轮换一次。当幼儿对各区域的活动内容、方法和要求逐渐了解、熟悉后,我们就打破班级界限和年龄界限,全体幼儿自由选择区域、自由结伴、自由活动,每个区域都固定1——2名教师负责,对幼儿的活动给予必要的帮助指导。

为避免幼儿无准备活动,维护他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和孩子们共同商议常规的具体内容,最后决定以音乐贯穿始终。开始放节奏感很强的乐曲,如《幼儿进行曲》、《武术操》等, 帮助幼儿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尤其是活动一下上肢和下肢的关节。而在区域活动结束之前放一些舒缓的乐曲,如《小鸟飞》、《梁祝》等,教师再带领幼儿进行一些身体的放松、整理的活动。在游戏进行期间,放一些活泼欢快的歌曲,感染幼儿积极的情绪,使其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以提高活动的质量。每次活动时间为40分钟左右。

四、教师有效的指导,激起幼儿活动的高潮

1.给予必要的保护和帮助,特别是对年龄较小、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以必要的保护和帮助。同时,对本区域中较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活动环境或活动材料应有清楚的认识,一方面要及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另一方面应随时对幼儿加以保护。对于有特殊疾病的幼儿,特别关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创设一定游戏情境,让幼儿化被动为主动。通过各种游戏,或富有情节,或营造竞争氛围,运动器具和材料才能“活”起来,使孩子们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例如在玩滑滑梯,毛毛虫,平衡木时,我让幼儿学做环保小卫士,让幼儿把滑滑梯当作小山坡,把毛毛虫当作小山洞,再把平衡木当作独木桥,让幼儿翻过小山坡,爬过小山洞,走过独木桥栽种一棵小树苗幼儿一下子非常感兴趣,非常的投入。有趣的游戏情景,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化被动为主动。

3.细心观察,加强有目的的引导和指导。我们十分注意对幼儿活动过程的观察。在指导幼儿的过程中,我们常用启发式的语言,给幼儿一个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例如,幼儿常常喜欢用脚踢球玩,我们为了加强对幼儿上肢的锻炼,在墙壁的不同高度,结合墙壁画面的内容,巧妙地安装了不同大小的投准筐,有的是小鸟窝,有的是大树洞等。当孩子们踢一会儿球后,教师引导幼儿说:“你们的小脚踢球真灵活,那么,你们的小手怎么玩球呢?”孩子首先想到的是用双手投球进入墙壁上的各种大小、高矮的篮筐,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的篮筐练习投准。当孩子们练习一会儿后,老师又与区域中一名幼儿玩起了高抛传接球,陆续地就有两两的孩子在一起传球模仿。这样,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在混龄玩中,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1增强幼儿的责任心、形成帮助同伴、乐于助人等优良品质。

在大带小的混龄活动中,大班幼儿由于其年龄的特点,责任意识增强,他们会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角色进入到混龄活动中,主动、热情的带着小班的幼儿参与各种活动、尝试各种器械。由于大班的幼儿在各方面的经验都相对小班幼儿成熟了许多,特别是在动作技能的发展方面,大班的幼儿就起到了很大的榜样作用,这也同样很好的吸引住了小班幼儿目光,激发了小班幼儿的发展欲望和交往欲望,他们也渴望从大班的幼儿那里获得相同的经验与发展,也是一种自我挑战的体现。如在户外大型器械的活动中,在大班幼儿的参与下小班中原来较害羞的孩子胆子也大了许多,他们最初是跟在大班的孩子后面滑滑梯、攀爬网、钻山洞。玩了一段时间相互之间熟悉了以后,大班的幼儿和小班的幼儿有了语言上的交流,仔细观察原来孩子们在大型器械上玩起了角色游戏!于是我们就组织了一次“我是小小探险员”的混龄集体活动。我们组织大班和小班的幼儿学消防员的动作、穿脱消防服,然后创设了动物医院着火的情景,让大班的幼儿带着小班的幼儿一起学消防员灭火、抢救动物朋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大班的孩子带着一个小班的孩子,因此活动中小班的幼儿积极投入,像大班的幼儿一样学消防员灭火,还时不时的互相提醒“快快!”在这次活动中,通过带有角色性质的大带小游戏,增进大小班幼儿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的责任心、爱心、和交往能力。

2、锻炼了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抗挫折的能力

在中大班的混龄活动中,为了锻炼幼儿的胆量,同时也为了练习走平衡及从高处往下跳的技能,让幼儿从两条长凳叠放在一起的“独木桥”上走过,并轻轻地跳下。但大多数幼儿就是迈不开步子,任凭老师怎样鼓励,依然抖抖索索,望着大班孩子矫健的身影,老师灵机一动,为何不请大班孩子一对一的来带领中班孩子走“独木桥”呢?结果是大班孩子欣然应允,“小老师”做得比我们大老师还要像,再看中班的孩子,在大班哥哥姐姐的榜样示范指导下,一场早锻下来,走得像样多了。在以后的混龄体育活动中,大班的哥哥姐姐会主动来找中班的弟弟妹妹,履行其责任心与爱心。而中班的弟弟妹妹也在大班的哥哥姐姐带领下活动的兴趣与技能得到了发展。

3、大大提高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在混龄活动中幼儿有更多的机会玩他们最喜欢的游戏、进行他们最喜欢的活动。这种自发的、内在的活动和游戏会让幼儿之间消除最初的陌生感,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例如,在户外混龄活动中我们提供了大型器械、海洋球、扭扭车、小桥、皮球等各种好玩的器械,小班的孩子们在与中大班孩子共同活动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拓展自己的游戏经验、丰富自己的语言词汇,在自然地状态下与中大班的孩子自由交流,体现出一种生态的、和谐的交往美。有些孩子在中大班孩子的带领下在大型器械上玩警察的游戏、玩妈妈送宝宝上幼儿园的游戏,在这种活动中既发展了小班的角色意识,又促进了孩子们之间的交往,使幼儿的交往能力大大提高。

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户外活动这个宽广而丰富的载体,鼓励并引导我们的孩子们从独生子女孤单、自我世界里走出来,沐浴与同伴共同生活、学习、游戏的温暖阳光。在同龄活动与混龄活动中结识各年龄层次的不同的伙伴,在共同的游戏、交流中,建立同伴之间的交往、增进相互之间友谊,为幼儿今后的社会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让我们的孩子们共同体验生活的美好与快乐,一起品尝分享的甜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