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一组) 角色区游戏中的案例及分析
(2012-12-12 21:17: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一组 |
娃娃家里的洋洋
幼师附属幼儿园
观察记录:
早餐后,洋洋走近第一个娃娃家,被娃娃家里的小朋友拒绝了,“你不能进来,我们家的人已经满了。”她看了一会,便走到第二个家,这里的“妈妈”答应收她做她的第二个孩子。洋洋刚一走进这个家,娃娃家的妈妈就十分厉害的对她说:“你躺下睡觉,不然妈妈就要打你。”洋洋不愿意,没有躺下,只能站在“门口”,过了一会儿,洋洋无奈的躺到了小床上。躺了五分多钟,直到“妈妈”来了把她送到了“幼儿园”,让她坐在小圆桌旁说:“坐在这别动,一会我来接你。”于是,她又开始坐冷板凳。过了一会“妈妈”来了,只接走了“妹妹”(娃娃)。没有接她,洋洋就这样玩了一次娃娃家。
分析评价:
洋洋愿意与同伴一起游戏,有维持游戏的意识,但在游戏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被同伴任意支配,属于“被动型”游戏状态。
教学建议:
如何让洋洋成为游戏的主角呢?首先,与家长约谈了解孩子在家或与小伙伴游戏时的情况。其次,教师和家长共同为幼儿营造关怀型的游戏氛围,使其从容的游戏,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第二,要加强个性培养,创造充足的游戏时间,安排稳定的游戏区域,适时的指导,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为其在游戏中赢得主动。
前一篇:孙静 (一组)教育随笔
后一篇:孙静(一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