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娟  浅谈在角色区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的自主性  (一组)

(2012-12-12 10:35:46)
标签:

作业

论文

分类: 一组

浅谈在角色区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的自主性

津南区第二幼儿园   杜娟

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儿童能够做到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到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角色游戏作为一种自主性创造性较高的游戏是培养幼儿自主性的良好途径。中班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活动想法,有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与能力,能努力完成自己选择的活动。活动的自主性在活动区、游戏以及其他活动中都明显地表现出来。怎样在角色区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真正的做到自主选择游戏内容、伙伴和材料。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满足。随着我园课题的研究,使我们对角色区游戏有了新的认识。

    在具体的研究实施中我们获得了一些经验,在选择游戏的主题、扮演角色、选择玩具材料、游戏情节的展开与深入、游戏点评等方面,都尽量让幼儿做主人。让幼儿在的角色区游戏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因此,我们的角色游戏区成为了幼儿表现自主性和发展自主性的小乐园。

在实践中我们获得以下经验,支持幼儿自主游戏:

一、玩什么“我”做主,满足幼儿自主产生游戏的需要

    我们中班的角色游戏区在小班的基础上,保留孩子们最喜欢的娃娃家,同时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和兴趣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共同讨论新的游戏主题。刚刚升入中班正逢金秋收获季节。孩子们对琳琅满目的水果很感兴趣,他们想玩卖水果的游戏,“水果店”成为主要被选。根据中班幼儿的发展目标和已有水平,老师也在思考怎样让幼儿的游戏承载更多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老师向孩子们提出问题:“水果怎么卖才更美味、更有创意,让人一看就想吃就想买?”有的孩子说要卖新鲜的水果,品种要丰富,有的孩子说水果沙拉才好呢,又好看又好吃,还有好多种水果。这一提议立刻得到了孩子们的推崇。我们班的“水果坊”应运而生。随着孩子们对水果沙拉拼摆的需求,他们需要颜色更丰富一些的食材,我们又加入黄瓜、生菜等可以生食的蔬菜。最初的“水果店”变身为“果蔬坊”。现在“果蔬坊”红火的很,是孩子们最热衷的角色游戏区之一。在游戏中孩子们常常会说“我们的水果和蔬菜不够用了……”老师这时常常是扮作送货员上门服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解放老师能有更多的的时间去观察游戏,我们和孩子们协商又开辟了新的角色游戏区“果蔬超市”,同时满足果蔬坊和娃娃家等游戏区的购物需求。

二、用什么玩“我”做主,满足幼儿自主地选择游戏材料的需要

在创建“果蔬坊”时,我们和孩子讨论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水果刀、操作板、沙拉酱、盘子、叉子、操作台、售货柜和各种蔬果是孩子们首先想到的,随着游戏的开展幼儿原先需求的物品又增加了数量,另外又陆续地增加了小围裙、垃圾桶、抹布、菜单、电话、牙签、外卖箱、价签、仿真钱币……我们还扩大了店面、招聘了服务员。娃娃家也增加了许多自然物和半成品,供幼儿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实践中我们感到让幼儿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材料的收集,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发幼儿的游戏热情,更加激发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三、怎么玩“我”做主,满足幼儿按自己的方式游戏的需求

1.选择角色

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角色,能使幼儿体验到自己做主所带来得愉悦。这种愉悦的体验,使幼儿在游戏活动时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想办法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幼儿往往会遇到因角色分配所引起的矛盾。这时候,教师不要过于心急而帮幼儿定好角色,应给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和时间,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解决。在实践活动中,我一方面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想出多种方法来解决分配角色的矛盾,同时又注意观察发现幼儿解决矛盾的有效方法,并有意识地请幼儿把自己的好办法介绍给同伴。例如:幼儿鉴棋类游戏的规则学会了用猜拳的方法分配角色;我们班的女孩宋玉钰是男孩子性格,她到娃娃家总想扮演爸爸,他很喜欢和男孩李皓然一起进娃娃家,因为他们用协商的方法互换角色游戏。在一次游戏中“娃娃家”多来了1个小朋友,他们为谁当妈妈、谁当娃娃争得不可开交,老师没有马上去干涉他们,只是提醒他们想一个好办法,让大家都玩得高兴,最后,他们想出了当双胞胎娃娃,用增加新角色的方法既解决了问题,又满足了自己参加“娃娃家”游戏的愿望。

2.解决问题

在果蔬坊游戏刚开始时,扮演小厨师的幼儿还没有做好成品就有顾客来了,我们和孩子商量怎样减少顾客等待的时间?通过讨论最后决定:果蔬坊做好一部分成品可以在餐桌上放置“欢迎品尝”的提示牌,看到这个提示就代表可以购买了。又如:娃娃家的幼儿都到果蔬坊用餐去了,一时间果蔬坊拥挤而娃娃家又闲置,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想法被积极地调动起来,于是“送外卖”的游戏内容出现了。在这种启发下超市也开展了送货上门的“业务”,超市营业员闲暇还可以理理货、设计特价商品的宣传单等等。

创设宽松的谈话环境和幼儿一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让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作一根引导线,引导幼儿自主解决游戏中产生的问题,促进游戏开展。

3.发展情节,丰富角色

幼儿是游戏的主体,不仅有权选择游戏内容,自选游戏角色及伙伴,同时,也应该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能力来发展自己的游戏情节。

在我们开展“送外卖”游戏初期,幼儿虽有想法却无足够的经验。他们只知道打电话要说要买什么,而接电话的服务员不知道具体要说些什么。教师要帮助幼儿丰富相关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丰富角色,促进游戏情节的不断发展。我们首先请有经验的幼儿和老师谈谈自己的经验,我们还搜索相关的视频,让幼儿有更直观的了解。经过几番讨论与游戏,“送外卖游戏”中扮作服务员幼儿会说:“您好,这里是果蔬坊,请问您需要什么?”然后要介绍店里有什么,当顾客选择后,服务员会说“请问您是几人用餐、马上送到、谢谢您的订购……”

教师应该以多种方式帮助幼儿调动经验、重组经验,从而使幼儿游戏情节得到发展,角色得到丰满。

 

四、玩的怎么样“我们”来交流

以往游戏评价多数由教师包揽,评价也是从教师的视角:主观地评价幼儿在游戏中的遵守纪律、对材料的使用等。通过对角色区游戏开展的研究,我们把评价的着眼点更多地投到幼儿身上幼儿是否将自己的经验、能力、想象充分地表现出来。让幼儿自发交流,共同分享游戏的体验,探讨游戏中的问题,提高游戏水平。我们的交流多用谈话的方式,为幼儿今后的游戏做铺垫。

1.交流收获与喜悦

请幼儿交流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与感受。如:让幼儿介绍自己协商分配角色的新方法、娃娃家又出现了什么新情节、果蔬坊里又创新了什么新品种等。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小发明,让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体验升华为一种成功感和愉悦感,激起再创造的愿望。

2.交流问题与解决

引导幼儿交流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商量出解决的办法。如,在一次游戏中,“果蔬坊”的把物品弄得到处都是,还发生了拥挤。评价时,我让孩子们找找原因,有的说:“客人都跑到操作间来自己拿东西了,我们才玩得不愉快。”有的说:“你们都太慢了, 我们要了半天叉子你们都不给”。我随机引导幼儿想想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时该怎么办,幼儿想出不同的方法:增加一位服务员角色;做好角色分工,谁负责制作,谁负责售卖;要有礼貌询问顾客要求等。

通过对角色区游戏的研究,转变了教师对游戏课程的教育观念,重视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性的培养。因为有了自主,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发展。因为有了自,孩子们在游戏中绽放笑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