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给教师的建议》第29条学习体会

(2014-06-06 08:48:46)
标签:

教育

    上课时,最享受的感觉是我在讲着孩子们先前不知道的知识,孩子们忽闪着大眼睛齐刷刷安静的听我讲述,但这种感觉不是每节课都会享受到。

    上课时,最无奈的感觉是我在讲台上大讲,孩子们在下面乱作一团,窃窃私语,此时,是我在课堂上最挫败的时候,这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我在思考,是什么原因让我在同一班的孩子那里导致截然不同的现象发生。我发现,每每只要是孩子们感兴趣的知识,在孩子似懂非懂时的情况下,教师切入知识的时机此刻进入,学生的注意力便会高度集中,投入学习的情绪积极高涨;而当孩子们遇到不熟悉,且是之前没有遇到或是没有生活经验积累的知识,学生的注意力便不好集中,会遭遇学生心猿意马的状态,即使老师扯破嗓子,也效果不佳。这就给老师的第一道工作——备课,提出了挑战性的高要求,若想享受教育,必须精心备课,接地气,做给予儿童本身的备课,一个衔接点做不到位,便会全盘皆输,狼狈不堪。

    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很是受用:控制注意力的问题,是教师工作中最精细的而且研究得很不充分的领域之一,要能控制注意力,就必须懂得儿童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年龄特点,我们要动用智育的一整套手段来创造这种状态,不随意注意应当与随意注意相结合,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只是只能是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如果把直观教具仅仅看做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那么这不仅对教学,而且特别是对智育,都是有害的。

    注意力只有从知识的兴趣点生长出,落在学生的兴趣点上,才是自然开出的美丽之花。越想摘得,那就越需要精心的基于儿童的真心付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