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教育 |
分类: 我的大学 |
好吧,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看。最近有些事,比较忙,我还在考虑要不要继续写,现在无需犹豫了……
之前写的太过宽泛,其实不只是在大学里有迷茫和孤独,出了学校后依旧还会有很多迷茫和孤独的,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签约后,我现在几乎过了一个“暑假”,这些日子对即将到来的毕业和工作也有诸多困惑。我甚至也想过逃避,但有的时候,你越逃避,生活反而会变本加厉。一个人也常常会在他逃离命运的路上遇见命运,所以,与其这样落荒而逃,还不如好好地面对。
我想借用村上春树在《无比芜杂的心绪》里写的:“世上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求某个宝贵的东西,然而能找到的人不多。即使幸运地找到了,那东西也大多受到致命的损伤。但是,我们必须继续寻求。”
同样,我现在依旧在寻找某个宝贵的东西,也许只是比一些后来的人多经历了一些,只希望能够给你们提供另一种想象的可能:大学不只有GPA和恋爱,不只有社团和学生会,不只有游戏和韩剧,还可以有很多其他生活的方式。有的我已经走过,有的我正在走,有的等着你们去开拓,仅此罢了。
现在我们整个社会有不少的什么精神导师啊,滚烫的心灵鸡汤啊,泛滥的成功学啊,很遗憾,我这里不是想给大家提供这些,因为我本身也不是什么成功者,(成功这个词现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误读)我依旧在路上与大家一样,朝新的方向迈进,不断地学习。
谈到大学里的学习,这可能是很多人关注的。
记得当时面试,一个HR拿着我的成绩单,问,你这样的成绩,有些?我很无力的解释了一番,说什么成绩不代表一个人的全部啊,还要看一个人的能力啊,具体的忘了。然后HR接着说,你要知道大学里,你作为一个学生,学习才是最主要的。我又很无力地解释了很多。最后,面完,我就觉得表现好差,没戏了。结果,第二天竟然收到复试通知。我很惊喜,但是没去。有种“十动然拒”的感觉?!至于为什么,留一个悬念~
这里提这个经历,主要是想说大学里的学习和成绩。
作为一个大学生,学习当然是主要的,但学习不代表成绩啊。你可以选择学习好但成绩不好,你可以选择成绩好但学习不好,你也可以选择学习好并且成绩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习惯性地把学习等同于成绩,说某个人学习好,其实指他成绩好,成绩差自然也代表学习差,我是不太认同这种说法的。就像很多人去上课,不一定都是在学习,很多人去自习室,也未必都在看书,至于大家在做什么,我想大家都知道。毛概课上,老师站在讲台上说,中间说话的同学注意小声点儿,不要吵到前排睡觉的和后排打牌的了。
在上大学前,听人说“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少一分受罪”,其实,你到了大学,你还是会看到很多人仍然像高中那样努力地看教材做习题背文章,你会发现,还是有些人很努力地要考出很高的成绩,可能会因为考了一次第二而以前总是第一难过很久。
对,我在上大学前,像很多人一样,也会因为高三模考的成绩高兴或者难过,虽然不会向别人说,但自己最清楚。当然啦,是自己的水平,不是那种第一第二哈。上了大学,开始不再那么在乎成绩,后又因一门课挂掉,之后更加不在乎,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感觉。
到最后,就希望每门能过,别无它求。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看课外书,写小说和看电影,大学读了很多无用的书(如果有感兴趣的,后面我会附个书单和影单,大家可以看看),写了个10万字的长篇,还有很多短篇,所以现在写文章,就比较地散,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当然这篇不是小说,如果你把它当做小说,我也不会介意。
但是,我们班的两个成绩最好的,一个到英国去留学,学校很好,一个保研到北外,学同声传译。你说,成绩重要吗?
对我来说,是不重要的!对有的人,却很重要!这关键看你以后想做什么?
到了大学,一些人会怀念高中,那种集体的生活,老师的督促,同学的扶持。到了大学,成了以宿舍为单位或者以社团为单位的小群体生活,有的是二人世界甚至一人世界。一些人会抱怨大学,说不喜欢自己的大学,说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说上的课都没有用,或者说自己的专业以后红牌就业,比如英语。但事实是一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喜欢做什么。
我在大学初,既怀念过高中也抱怨过大学。现在想想,觉得其实没必要,浪费了很多时间。
不要抱怨或者尽量少抱怨,因为那句话很真实,就是这个世界不会因你而改变,你要学会改变自己,从而来适应这个世界。大学也一样,也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变好,你要学会改变自己;但是你说,特么的,我发现改变自己比改变世界还要难,那你可以去改变这个世界。如果你既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也不想改变自己,那我就不知道说什么了。
如果你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或者对自己的专业感觉一般,你可以旁听其它的你感兴趣的课程或者辅修第二学位,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要像我一样,自挂东南枝了,导致现在错过很多机会。哎,当时太年轻;少年少女们啊,不要太任性。如果你喜欢自己的专业,那自然更不用说了,搞好自己的专业。
对于大学里的成绩,尽量考高些,如果你没想获奖之类的,考前认真复习应该都不会太差,平时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还没有感兴趣的,那就赶紧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偶尔的浑浑噩噩也正常,但大学实际上只有三年,过了就过了。哪怕打游戏,看韩剧,只要你能把它做成事业,都行。以前,我也觉得这些很浪费时间,但求职时,有一个游戏的文案策划职位,工资和待遇都很好,我一看要求,会写小说,有发表的优先。对于小说,我写了不少,被新浪博客也推荐不少,但接着看后面的,要懂游戏,或者有游戏经历,但我不会啊!于是……
如果你是大家眼中的“学霸”,也没什么,放平心态,多积累点儿其他知识,可以是学术,可以多看些书,也可以参加一些活动,不要把成绩等同于太多。大学的美好之处在于,它大多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那些综测什么的,太过牵强。所以,只要你埋头课本,就很容易胜出。但是一旦你出了学校,衡量的标准就不再那么单一,你的优势未必还是你的优势。
有人会说,自己的学校不好,其实,你还是有很多选择的,可以去其他学校旁听,也可以在网上看公开课,平时多听些讲座,多看些好书,多看些好的电影……往好的方向循环就好。
我虽然也很少去上课,可是也不敢荒废学习啊,记得以前看那个哈佛大学的《公正》,看得要绝望,听不懂啊;经过努力,现在看英语类的电视电影,不看字幕也能听的差不多了。其实,这个过程很轻松,但也很痛苦。轻松地是,我平时上课少,要么看书,要么看美剧电影啊等等,痛苦地是,同学们都不知道我在干什么,觉得我在荒废人生,老师们果断把我给列入黑名单,我也无法解释啊!
总之,在大学,只要你想学习,不会有太大的难题,尤其现在网络资讯信息这么发达,关键是看你自己想不想去学。
大学的学习也有很多方式,如果你再遇到你们班里像楼主这样的,不要鄙视他,他也不一定是在浪费时间。要允许别人跟自己不一样,也要允许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更要允许自己跟自己不一样。
好吧,还有论文要写,全英文的啊,亲!先到这里吧,还有什么问题的,尽管提,我会仔细看,并且会给出一些建议参考,重要的是你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