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祭祖的习俗与注意事项
(2013-02-08 12:44:09)
标签:
民俗春节祭祖杂谈 |
分类: 民俗文化 |
各地都有春节前“上坟”祭奠先人的习俗。祭祖是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是表示对祖宗先辈的感恩和怀念之情,又希望祖先神灵保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幸福安康。
春节是人神沟通的最佳时期,如果能够相互沟通、相互和谐,自然会身体健康,事业顺利。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有条件到陵园墓地祭拜祖先的,最佳时间是除夕日的上午。有些人习惯提前几日祭祖,其想法是早点给祖先送去钱财和供品。这是不正确的,神灵世界只在除夕这天才给灵体们放假,才能收取钱财和享用供奉。祭拜早了等于提前备好了酒席,客人到了酒菜已经凉了,事要做到点上才管用。
如果不能回乡祭祖,可以在除夕晚上到十字路口烧些钱纸,注意要在钱纸上写明祖先埋葬的地址,落款写烧纸的地址就可以了。烧纸前要在地上用木棍画一个圆圈,钱纸在圈里面烧,以防被别的鬼抢去。烧纸的时候要向圈外扔几张,打发外鬼。
二、祭拜程序。要先摆供品、酒水,点上香;在香火落下去以后再烧纸钱,纸钱烧完后在坟墓周边燃放爆竹,不要在摆供品的地方或者墓顶上燃放;有的人喜欢供奉、烧纸和放炮一起来,这是不行的,供了也白供。祖先在享用祭品时没有时间收钱财,顾了收钱吃的又被抢走了,有的刚一伸手拿钱又被鞭炮炸跑了,结果是没吃好,钱也没拿着。个人不赞成放鞭炮,就如我们正在休息,不喜欢突然被鞭炮声打扰。先灵也是如此。
三、有条件的在吃年夜饭前把祖宗供奉起来,初五送老祖宗回家,就是把祖宗送回坟地去了。也有的地方是过了元宵节送老祖宗,或者是初三送,祖宗在家过年的期间禁止骂孩子,因为骂孩子就会把祖宗捎带上了。
年夜饺子煮好了先把第一盘供在祖先牌位前面,倒上酒、燃起香,在屋外燃放鞭炮,这叫接神。农村平房一般是在院子里燃起篝火,摆上供桌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