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顾网师之路,找寻初心

(2022-07-17 10:11:40)
标签:

教育

生活

成长

回顾网师之路,找寻初心

 

我是谁?我身在何处?我将去往哪里?

 

————题记

   20227月第3周,我们继续阅读郝晓东老师的书《未来教师》,走进第3章《精进守护初心》。

“精进”,是什么?我是如何精进的呢?“守护初心”,我的初心是什么?我又是如何守护的呢?

当脑海里闪现这些,“新教育”“新网师”就自然地跳进我的眼前,我的心里。

2021年,新教育二十年,我在新教育十年。这十年里,每每沉入夜色,这些直抵灵魂深处的叩问便会追着我审视着我,批判着我的想法,拨正着我的行为,见证着我不是我,也见证着我是我!

2013年我走进新网师,是学员蜗牛为梦想而生,在《苏菲的世界》等课程的学习中,两年里我书写作业20多万字,所学课程都幸运过关,慢慢地我喜欢上了这种线上学习方式。

2015年我是学员151022,在哲学和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我汲取讲师的教学点滴,在各地学员们身上我探寻着自我存在的价值;借助《构筑理想课堂》的学习,利用有效教学框架的备课方式本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参入我的“乡土乐”课程研发,我与各年段孩子们一起践行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在不断的学习中,我开启了一个人的教研模式:一个月上一次自己的公开课,写文本解读、教材解读;做课件,写框架设计、教学叙事、教后反思,每一次,我都会写上20000多字。渐渐地,我发现,我的点滴成长,都少不了这个共同体给予我的启发,我已经离不开她了!

2017年,我的“那诗意在乡土的歌”课程成长为市级课题《乡土儿童诗进课堂的实践研究》,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儿童诗给予农村孩子生命成长的重要影响,我把过多的时间给了这个课题,很少在新网师学习了,这一年,我把新网师弄丢了。

2019年课题顺利结题,捧着沉甸甸的结题证书,我的心却空落落的,我的灵魂都在颤抖,不在新网师的我把自己弄丢了。

2020年去而复返,再进新网师,我是学员201371。我发现这两年不在新网师的我错过了好多,面对应接不暇的一群课程,为了给自己一个重启的仪式,我首选了郝晓东老师的《人是如何学习的》这一课程。

人是如何学习的?这些年,做学生我是如何学习的呢?总是顾此失彼!人是如何学习的?这些年,做教师我是如何引领孩子们学习的呢?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想郝老师能够帮我解开这个疑团。

事实上,的确如此!

疫情期间,与时间赛跑。我一边在新教育萤火虫六安分站中努力服务,一边在郝老师的课程里奋力学习,相继阅读了《刻意练习》《倾听着的教育》等书,日日写作,夜夜打卡,写下了《听郝老师讲课,我看我》《听郝老师讲课,我看学生》《听郝老师讲课,我看教学》等10多万字的读书心得;完成了《学习,教师的终身课题》《参考有路径、思索有方法,人可这样学习》等作业10多万字。20多万字的书写,让我越发爱上新网师,爱上在新网师学习的点点滴滴。

在学“学习迁移”时,郝老师给予我教诲,我梳理并剖析了进行十年之久的主题式读写思行。

完善学习动机。之前,我因爱而写,想写就写,写得随意,写得浪漫,公众号也是简单维护着,写的是我和孩子们,读者还是以我和孩子们为主。郝老师说:写作要打造个人品牌。这样一来,动机就要“从为我而写”转变到“为我们而写”,写作自然就严肃起来,严格规范自己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让写作深刻起来,厚重起来,若打造品牌不是一个人自写自娱那么简单,得对得起更多的读者。

改善学习情境。之前,我与孩子们一起写,我的文字也仅仅在我所认识的范围内被大家熟知,正是这种熟悉的沟通交流导致反馈好声一片。郝老师说:写作必须公开,要借助外界世界,提高写作标准;借助外部反馈,提高写作技巧;借助外部激励,驱动写作动力。这样一来,我走进各个共同体,把自己的文字敞开在更多人面前,借更多的懂得写作的伙伴来帮助我提升写作能力。如我现在正参加的写作热情高涨的“啃读者写作营”。

善用学习时间。之前,我每天都写,好似做到了高频写持续写,但正是这样的写,不能保证一篇文章的质量。重复的写作并没有提升进步的空间。郝老师说:要建立写作流程,即定主题—拟标题—大框架—查资料—写初稿—修改—排版—校对—打磨—发表。我要给每篇文章一个时间的酝酿,再也不能急匆匆写文章了,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这都需要时间的保证。

加强理解性记忆训练。之前,阅读贪多,导致一批不被使用的知识沉睡在大脑中甚至从大脑中消失,写起来没有吸收内化的引领,没有生活水源的浇灌,枯燥无味,无价值可言。郝老师说:写作是对输入进行思考后的输出,写作要创造价值。首先,我要在读这个源头下下功夫,主题式的读写思行中,坚持:一书,一得,一做,一思,一写。继续审视,加强批判纳入实践运用,最终与行为关联,写出自己的观点来。其次,要加强关于写作指导书籍的阅读和理解,如我手中的叶圣陶先生讲写作系列书籍,朱光潜先生的《读写指要》……借美学所说:审美并不需要知道原理,但创造美的人必须有方法论,否则不能持续创造美。那么,写作的人必须要有写作的方法论,否则也是不能持续地写作的。

深化问题的表征,提升元认知水平。之前,表征不恰当,不合时宜,不准确,很多时候因理解性记忆做得不够好。写作抓不住要点,反思不透彻,一方面因为理解得不精准,导致表征不深刻,利用元认知看问题时自我检测和监控的力度就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因为自身的反思习惯没养成。郝老师说:思维的高度决定写作的高度,写作要训练思考能力。这样一来,阅读建立在理解性基础上之后,写作,首先我要有问题意识:我写给谁看?我写什么?我写的我自己明白吗?我写的他人明白吗?其次我要有打通意识:我要组成写作知识的链接系统,努力把游离在大脑中的知识连接起来,在写作中聚集彼此孤立的知识,在行文中编织一张网,为我的元认知服务。最后我要多读一些关于训练思维的书,如《学会提问》《论语的智慧》等将中外的知识连接起来,提升问题的表征及元认知能力。

年,我去而复返,在新网师引领下一点点努力,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榜样学员”,但,我知道我离优秀还很远,朝向榜样的路上还很遥远,但我对新网师的依赖越来越强烈了,对新网师各位导师的感激也愈发也浓烈了。

年,我在新网师奋力学习,新网师给予我的自我发现、自我批判,自我接纳,是其它任何学习共同体都无法做到的。为什么去而复返?因为爱,因为这种来自骨髓深处的撬动让人痴迷!

年,我在新网师默默关注,新网师的导师们,义工们自带光环,他们身上“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博大情怀也是其它任何学习共同体都无法企及的。爱会传染,这种来自生命深处的灵魂共振让人沸腾!在各位领导,各学校的支持下,我们一群志向相同的农村教师走在了一起,组建了“工作室”,通过“读写思行研”的方式相互取暖,共同成长,帮助更多的农村孩子获得更好地成长!

因为,我有一个梦:

我有一个梦,业余捧文学,业务捧文章,在他人的文字里和自己对话,这个阅读情结挥之不去!

我有一个梦,让我的那些农村孩子生命成长于我的课堂,这个课堂情结挥之不去!

我有一个梦,用我手中的笔还有我的心雕刻农村师生生活并带着点文学气质,在自己的文字里与教育对话,这个书写情结挥之不去!

我有一个梦,在农村教育的蓝天下,和农村师生共读共思共写共研共享教学相长,这个乡土情结挥之不去!

成长,为了更好地帮助成长。成长,为了更好地成全!精进,是为了守护初心,守护初心,就要更好地精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