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行之南京路(一)

标签:
旅游 |
分类: 个人笔记 |
前日练习汉庭酒店时,酒店服务员告诉我们,下了地铁2号线街对面就是。来之前看地图做了不少功课,搜索了一大串南京东路附近的酒店,甚至都向南搜到豫园附近了。最理想的就是靠近南京路,且靠近外滩,最好在靠近前往机场的2号线。开始在地图上就没有这么一家合适的。即使有地点合适的,往往是民宿和小旅店,网上评价也不高,我们又实在不想太将就。幸好,赵鸿运在美团上面搜到了这一家。记得去杭州,选择西湖附近的酒店,也是汉庭连锁店;我们小区附近就有一家很大的汉庭酒店——可能是与汉庭酒店有缘吧!
除了地铁口,繁华的街景扑面而来,满目繁华!看着大街的街心的坐椅、购物亭、广告牌、雕塑小品和话题那等,特别是熙来攘往、个个光鲜的行人,当即就可以断定:这里就是南京路步行街了!说是汉庭酒店就在华联商厦内,我们就快速地搜寻华联商厦的牌匾——没有!略感茫然之际,我倏忽发现了左前方一个楼空里的墙上有个牌匾——蓝色的“汉庭酒店”!急忙奔了过去。太近了,居然不到50米!
酒店的入口在两栋楼之间的一个不大的通道里,通道头应该是商场的一个入口,左手一侧有电梯,直接上到7楼才是酒店。一位斯文的小伙接待了我们,态度很温和。我们选的大床房有两个:一个较大,临街——南京东路,但是不能开窗,也看不见什么;另一个房间很小,有一个小窗能打开一半,而窗外是员工通道,也没有新鲜空气!总比不能开窗要强,就选择这间小的吧!服务员说这里的房间都不大,全季酒店也是这样。
非常局促。但是位置更重要。这里还提供早餐,也让人满意。
在酒店热了一下打包来的剩饭菜,多是肉食,不敢多吃了。
抖擞一下精神,准备出发——游览南京路和外滩!
下地铁时还是天亮着,饭后出门也就是华灯齐放了!
真的没想到,就这般地“平时”,竟然有这么大的行人,或者说游人更恰当!
人流如潮,以踏上南京路,我们身旁就不停地“穿梭”者游人,让你不得不行走起来,无暇站一站定睛细看街景。这与我1997年底来时的“简单”大不相同了!
我们还是先做做南京路的功课吧:
南京路步行街,位于中国上海市黄浦区境内,西起西藏中路,东至中山东一路外滩,全长1528米,路幅宽18—28米,总用地约3万平方米,建成于1999年9月20日。
南京路步行街采用不对称的布置形式,以4.2米宽的“金带”为主线,贯穿于整条步行街中,“金带”上集中布置城市公共设施,如坐椅、购物亭、问讯亭、广告牌、雕塑小品、路灯、废物箱、电话亭等,并设有34个造型各异的花坛。
2021年7月23日,商务部印发通知,将北京王府井、天津金街、上海南京路、沈阳中街、武汉江汉路、广州北京路6条步行街确认为第二批“全国示范步行街”。
我们先看看南京路的形成与发展史: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南京路辟筑,初名“花园弄”(又称派克弄)。
清咸丰三年(1853年),花园弄开始作为外商马匹进出跑马场的通道,被称为“大马路”或“马路”。
清同治四年(1865年),花园弄被英租界管理机构以南京之名作为路名,正式命名为南京路。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南京路开通有轨电车,路面采用铁藜木铺设,其后的20-30年间,南京路上原来的小商摊、小商店转向大型百货商厦,相继建成了四大公司等建筑。
民国六年(1917年),先施大楼竣工并营业。
民国七年(1918年),永安百货竣工并营业。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永安百货新楼竣工并营业。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南京路被改名为“南京东路”。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南京东路先后建起新型的综合性商业楼。
1990年6月—1992年10月,南京东路进行霓虹灯的改造。
1995年7月15日,南京东路从西藏中路至河南中路段试行周末(六)步行街。
1999年9月20日,全天候的南京路步行街建成。
2004年12月,上海世茂广场竣工并开始营业。
2019年1月,南京路步行街作为首批试点步行街纳入商务部关于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的工作。
南京路步行街东起中山东一路,西至上海市西藏中路,全长1528米,路幅宽18-28米,总用地约3万平方米。其中,老街段东起河南中路,西至西藏中路,全长1033米;东拓段东起中山东一路,西至河南中路,全长495米。
南京路步行街采用不对称的布置形式,以4.2米宽的“金带”为主线,贯穿于整条步行街中,“金带”上集中布置城市公共设施,如坐椅、购物亭、问讯亭、广告牌、雕塑小品、路灯、废物箱、电话亭等,并设有34个造型各异的花坛。
“金带”位于道路中心线偏北1.3米处,宽4.2米,“金带”以南设7米宽的观光车道,路脊线以北7.2米和以南8.4米处各设一条盖板排水明沟。“金带”处于阳光的照射面,为步行街的休憩空间。两侧步行区平坦开阔,无任何障碍物,直接通向商店。“金带”采用抛光印度红花岗岩,可以折射太阳和霓虹灯的光线,提高商业街整体光照的效果。
南京路步行街在河南路口和浙江路口分别设计了休闲绿化广场。河南路口是步行街的入口,结合地铁二号线南京东路车站出入口,布置了600平方米的立体花坛。浙江路口的世纪广场占地8404平方米,处于步行街的中段,成为人流的集散中心。
2019年南京路东步行街启动东拓工程,步行街区域由河南中路向中山东一路延伸,拓展距离总长495米。这是南京路步行街开街20年后迎来的最大规模改造及拓展工程,呈现国际时尚融合江南风情的全新面貌。东拓从空间上划分为三个主题功能分区——从河南中路至江西中路的西段将以商业功能区为主,打造为国际时尚购物为主的街区;而江西中路至四川中路的中段设计为以摩登都市休闲为主的街区,还将充分利用部分商业载体的一楼广场,试点外摆位及小型特色市集等;四川中路至中山东一路的东段则是“充分把路让给人”,结合历史文化建筑打造为海派风情漫步为主的街区。
南京路在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造就了各种风格的建筑,建筑物高低错落,建筑界面凹凸不齐,由于道路拓宽,还留下一段骑楼。南京路步行街的路面布局打破传统的横断面形式,采用一块板布置,取消上、下街沿,改变原有狭窄的步行空间;纵断面则根据建筑室内标高来调整,尽量保证室内地坪高出室外地面;路面结构满足慢速观光旅游车通行,亦能通过中国国内外重要宾客的观光车队,紧急时也可作为抢险通道,同时兼顾设置盲道和无障碍设施。
南京路步行街的绿化设计,通过“点、线、面”结合,弱化现代建筑生硬的材料质感,改善步行街的生态环境。
“点”:即贵州路、金华路、浙江路、福建路、河南路口的五棵巨型香樟树,它们既点缀了环境、为步行街的空间创造韵律感,又对游人起到提示路口的作用,同时解决了行道树与商店招牌、霓虹灯广告间的矛盾。
“线”:即“金带”绿化和步行区的行道树,“金带”上布置32个方形花坛,种植四季草花;11个圆形花坛,植有树龄达百年以上的构骨树;在河南路、福建路、浙江路口的“金带”端头,安放五组各15棵盆栽造型树。步行街上保留了原有的24棵悬铃木行道树。另外,河南路至山西路段,因地处地铁车站,顶板覆土浅,无法种植,故而安放了60多棵盆栽桂花树。
美伦大楼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151-171号,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律筑保护单位。约1916年被英商新康洋行收购,1921年建成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楼。大楼原为5层,1994年加建两层,现为7层,南北立面有苏窗台半圆拱券窗洞,4、5层顶部有仿爱奥尼克式花岗石柱廊,5层设有弧形外挑阳台。建筑外墙面采用花岗石饰面,呈折衷主义风格。底层为商店,20世纪60年代初改为骑楼式店铺,1934年,新康洋行将大楼转让给昌业地产公司。
外滩“最美玻璃穹顶”的穹顶上玻璃均经过精准计算、独立切割外滩中央广场地处江西中路、九江路、四川中路和南京东路的合围区域,中央商场、美伦大楼、新康大楼和华侨大楼在此形成外滩唯一的十字形内街,玻璃穹顶就位于十字形内街上方,穹顶连接着4幢高低不等、间隔距离不同的不对称性历史建筑与新建建筑,建造难度非常高。
为了满足对称性,穹顶上近2000块晶莹剔透的玻璃,均是经过精准计算、独立切割成型并安装。穹顶之下,十字内街“变身”为开放式广场,成为南京东路百年来首次出现的穹顶景观。
外滩中央广场穹顶被誉为外滩“最美玻璃穹顶”,白天的晶莹通透与夜晚的流光溢彩营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围。
阳光下,三角形玻璃在地面和4幢大楼外墙投下光影,随日出日落迁移,仿佛演绎时光的变换。夜晚,穹顶上的绚丽灯光,变换组合,灯光或是呈现几何线条的美感,或是构成璀璨静谧的“星空”,或是上演色彩的交响乐。在光与影的变幻中,在现代科技与历史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外滩中央广场带给人们全新的体验。外滩“最美玻璃穹顶”正式亮相历史建筑尽展“新”风貌外滩·中央项目由上海外滩投资开发集团投资开发,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施工总包,2014年正式开工建实现南京东路179街坊“重现风貌,重塑功能”。
外滩中央广场把老建筑的历史文化元素与当今潮流商业文化完美融合,是城市更新与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改造的典范。外滩中央广场还将扮演年轻人与时尚潮流、文化艺术先锋交流的集散地角色,进而成为上海国际化大都市新的文化地标。报道说其续写外滩美丽传奇。外滩中央广场项目以“商业+旅游+文化的生活时尚秀”作为功能定位,以精致零售、特色餐饮、文化艺术、高端办公为四大主要业态,聚集了一批首店、旗舰店以及体验店。以“首入优先”、“新概念优先”、“特色优先”的理念,与周边乃至整个南京东路的商业项目形成错位互补。历史与潮流文化相结合,传承与提升并重,让历史建筑重新焕发活力,打造外滩独具特色的消费目的地,续写百年外滩美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