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立足语用,浅浅深深教语文

(2024-04-06 15:14:01)
标签:

教育

分类: 校本研训

立足语用,浅浅深深教语文

原创 张丽萍 育苑语思zlpywgzs 2024-03-18 22:41 河南

  周末时光,与培东有约。借助《语文教育研究》直播平台,工作室组织老师们聆听了肖培东老师的讲座《上一堂朴素的艺术的语文课》。听肖老师解惑答疑,娓娓道来,老师们收获满满,受益颇多;在此,以文字分享,研讨交流。

  明媚春天,耕种希望

  一直很喜欢肖培东老师的课,喜欢他课上轻轻浅浅地教语文,喜欢他总能深入浅出带着学生渐入语言佳境。这次直播课堂,肖老师以钱梦龙老师的一句话做了分享的主题,“上一堂朴素的艺术的语文课”,这个题目将吸引多少语文老师的关注和期待啊!因为正如肖老师所说,每个老师都会有个朴素的梦想,——做一个能上好课的老师。怎样的课是好课呢?朴素而艺术的。

  先记下听完讲座之后盘亘在脑海里的两个关键词:语言运用,听说读写。

  再提炼肖老师在分享中最重要的、与之共鸣的观点:

  怎样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 (1)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教学的规律是什么?立足语用学习。(2)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学生需要怎样的语课堂教学活动?听说读写训练。朴素的语文课堂,就是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实实在在教会学生读书和作文,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

  怎样上一堂艺术的语文课呢?——把两者融合起来,既要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也要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教师要立足学情,善于引导,巧于点拨,精于激趣,使学生爱上语文,饶有兴趣学语文。

  当下,新课标的颁布,给老师们指明了方向,也带来了困惑。任务群、大单元、跨学科、情境化,诸多教改热词,让一线老师陷入迷茫,发出无奈的感慨“教了几十年,却越来越不会教语文了”,肖培东老师借着钱梦龙老师的这句话,给无所适从的老师们带来一场及时雨,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方向。

  新课标下如何上一堂朴素的艺术的语文课?语文教学的规律是什么?语文课究竟是干什么的?肖老师用一连串的问题让老师们陷入了思考。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给予了明确的的定义: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一一“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即立足语用学习,这就是语文教学要守住的核心和关键。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但是,每一门学科课程也都有自己独有的功能和任务,其他学科都是学习语言的内容,只有语文学科是学习语言本身。语文教学要最需要明确的是不能上成"学思想主题"的道法课,而是学"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也就是说,语文老师一定要清楚语文课堂“教什么”,不是只教“写了什么”,关键要教“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

  语文课如何上出朴素的味道呢?

  一一很简单,钱梦龙和肖培东老师都告诉我们:要扎扎实实教学生语言的运用。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不能上成"珍惜时间"的班会课,而要教学生如何用有形的文字去描写和表达"流逝无痕又抽象"的时间,要教给学生破解语言表达的密码。什么是语文味儿?就是要品析语言的韵味,要读出文字表情达意的感染力。

  《新课标》外延了许多概念,老师们在进行课堂改革探索时,切不可"模其型",却"丢其本",以致于课"堂活动热热闹闹""语言学习却冷冷清清"。想起前些日听到的一次活动分享中,有老师否定一节课的理由是"课堂沉默,气氛不够活跃",我想,"沉默""活跃"是相对的,追求活跃没有什么不好,关键要看是什么样的活跃和用什么手段去追求的活跃。决定课堂效果的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实际收获,教师要有让学生独立、安静思考的勇气和耐心。

  要让学生静静地听,静静地想,给学生充分的和文字接触的时间。很喜欢一个词静能生慧,课堂不能只看到表面的喧哗,更重要的是静下来独立地思考,有了探究的欲望进而有所发现和收获,课堂就会有趣而美好!静静地思考然后自信地表达,我喜欢那样学习发生的时刻!

  课堂上应该讲什么呢?讲学生读不懂的体会不到的。怎样讲呢?肖老师告诉我们说"找到语言表达的密码,抵达理解的主题"。语言是语文学习的土地和桥梁,品析语言是需要语感的,教师要有阐释语感的能力。想起肖老师的课例《走一步再走一步》,简单又容易共情的内容,讲什么呢?心理表达。怎样表达人物的心理?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甚至标点符号,都可以很恰当而淋漓地表达人物的心情。情感熏陶、认识提升是文字的感性功能、人文作用;而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学生如何运用语言。

  语文课要想上出朴素的味道,还要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语文学习的规律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学生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学习语文的?我深深认可、认同肖老师所说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活动",无论怎样的新概念,都是也必须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我们要借助情境、任务来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而不是疏离、冷落听说读写。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必须在语文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中生根落地。一线老师需要方向的指引,更需要实践的途径。

  那么,怎样上一堂朴素又艺术的语文课呢?

  肖老师引述了钱梦老老师的话,“就是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引导,巧于点拨,精于激趣,使学生爱上语文,饶有兴趣学语文”。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最朴素的理解,就是教学过程要有老师用心的“设计和智慧”。运用教学智慧,优化教学设计,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才能让学生爱上语文。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课堂教学也同样如此。尽阅名家成功课例,莫不如此。

  朴素的语文是一种回归,回归常识,回归自然;艺术的语文是一种追求,追求审美,追求人文,追求创造。——这是肖培东老师的讲座小结。

  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肖老师在《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一文中所说的“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教字,教词,教句,教篇章,教我们能感受到的也应该要感受的思想。” 努力向肖老师学习,“教字,教词,教句,教篇章与思想,”让学生爱上语文,感受语言魅力,享受文字带来的愉悦,,走进自己阅读的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