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前后那几年,满心思都是老母——一旦临近放假,就算计着何时且怎样去七台河。实际上,前一次刚回来不久,就开始琢磨下一次了,什么旅游、公出,能放弃的都放弃了。另外,由于是教学骨干,因此教课那么多年,哪个校长也“舍不得”让我出个差,再加之他们本来也不愿意让老师们旅游,所以教学三十多年,竟然没走上几个地方。回想了一下,省会城市,算上这次,还包括路过的(换机),才勉强7个!走遍祖国大好山河?在交通如此发达的现今,都是个梦想!
此前最后一次“旅游”便是2019年初送走母亲返回大连了——乘飞机回来的,随后很快就出现了疫情,也正好安心“休养生息”了。
“五一”来了,人们疯了,全国人民在经历了三年的的疫情之后,都憋足了劲儿,一旦有一个出口,将是溃堤般地爆发了!好在躲过了这个高峰,来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泰康人寿保险公司组织够级别的参保人员,可以免费参加大连分公司组织的参观活动,到杭州市大清谷的泰康之家参观体验两天!不单是免费的吸引力,最主要的还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我最向往的旅游地之一,且排在前列。去过苏州、杭州,甚至可以说“别无所求”都可以了。于是就答应下来。答应下来,也做了两种准备:不巧我病了!如果好转,自然是可以前往了;如果撑不住,还是要留下来看病的。
5月5日夜间,突然发病了:剧烈地咳嗽(还以为是肺大泡的反应,平时睡觉也常喘咳,但是这次太严重,是“发自肺腑”的),左侧心脏旁肋间神经痛剧痛(自诊),喘气都痛;另外尿频,尿急,一遍遍地起来,腿骨的骨髓也非常疼痛,出了虚汗,翻来覆去地折腾了一宿。白天,头痛头晕,浑身没力气。连着两天,起夜时觉得冷了,半天也觉得冷了,才模糊地想到是不是新冠肺炎。6日晚上,拿出自测盒测了一下,竟然是阴性,这就放心了。但是同时又产生了更大的疑惑;什么病呢?因为此前这些年,咳嗽,尿频等都经常出现,想到的无非是肺大泡,前列腺结石等。这次总觉得是肺炎的症状,“及时”服用了阿莫西林。8日夜间睡眠非常好,体力也有所恢复——这几天,走路明显没气力。12日,还去马栏广场的大连银行办理银行卡等事情。感觉病情正逐渐好转,已经差不多了。谁知14日夜,再次发病,一夜未得安眠。只是腿骨和肋间没有太疼痛。但是伴有发烧,乏力,实在不能出行了。但是仍然心有不甘。妻子劝我明早再看看。可是明早5时多就要出发啊!5日一大早,起床后觉得略见好转,还算有精神,于是就决定出发了。
6点半就到机场了,见到了领队彭佳和她老公赵鸿运。他们都是大鹏的好友。队伍很快就集合齐了,一共12人,加上领队共5家。
登上了飞机——好久没乘飞机了!8:05准时起飞,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杭州机场。但是在机场围着航站楼几乎绕了一圈。杭州航站楼群太大了,主要是新建的4号航站楼。2022年9月8日4号航站楼才试运行。这个总面积72万平方米的航站楼,足有14个标准足球场大,是现有三座航站楼建筑面积总和的近2倍,设计年旅客吞吐能力5000万人次,增幅超100%。
4号航站楼采用中央集中式布置方案和全透明设计,外形开阔流畅、内部宽敞明亮。走进出发大厅,高达50多米的地标“荷花谷”恰如芙蓉出水;40根荷叶柱撑起了巨大的屋顶;6座值机岛,形似古代帆船,如同荷下泛舟。
我们进入的航站楼不知是几号,总之跟着彭佳走了很远(好像是后走进4号航站楼的)才见到了接站的导游。导游这才把我们领出了“迷魂阵”——见到了航站楼外的天地,上来一辆中巴车。上车的共有三十人,有三个小队,都是大连泰康的工作人员带队,工作人员之间好像也不熟悉。
随着车子开动,导游(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也开讲了……一直在郊区行进。但是楼群很多,绿树也不少,只是难得看见田地。哦,见到著名的钱塘江了!导游说是杭州的母亲河,穿过钱塘江大桥,赶快录像!江段很宽阔,但也不像想象的那么宽,看来距离入海口还是有一段距离。一路沿江而行了很远,跨过一座大桥(大概是秋石高架路的钱江三桥)。钱江三桥又称西兴大桥,全长5700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境的一座跨钱塘江斜拉桥,是连接杭州老城区与滨江、萧山两区及萧山国际机场的重要通道之一。从江南岸到江北岸,应该就进入市区了。可惜是走高架路,没看到杭州市市区的什么景象。钱塘江上杭州段有好几座大桥。钱塘江上的大桥到底是哪几座?答案有好几个版本。有人认为,按照顺序,钱塘江大桥分别是:钱塘江大桥、彭埠大桥、西兴大桥、复兴大桥、袁浦大桥、下沙大桥、之江大桥、九堡大桥、江东大桥、嘉绍大桥和杭州湾跨海大桥,一共11座;还有按照序号排列的说法,诸如钱江一桥、钱江二桥、钱江三桥……
看地图我们应该是从东南向西北走。过桥后,不只是途经西湖的南端还是北端——应该是南端,更近一些,再向西折,就直奔第一站了。(大清谷位于西湖的西侧正中,稍稍偏南)路旁绿树婆娑,大多是不熟悉的南方树种。我所到的南方,第一次是在厦门见识了许多树种,开了眼界,后来在西双版纳看到的树种更多:棕榈类的、槟榔、茶树、檀树、榕树、桂树、榉树、檀树、咖啡树、可可树、橡皮树、椰子树、木瓜树等,不一而足。而这些所见,在新马泰还得到看进一步地扩展,见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树种,很远只是在书本中非常熟见的雨树,橡胶树、柚子树,菩提树等。
在大清谷,见到了大香樟、银杏、造型油松、造型罗汉松、鸡爪槭等名贵树种。
第一站到了,我们要在这里吃午餐。这里像个北方的所谓“农庄”,只是竹木茂密。穿过一段绿荫掩映的路段,方才见到了一家古朴的中式风格的餐馆——钱塘厨房。再进入一家“杭州味道”,正厅有牌匾书“一品杭菜”。据导游说这里的菜品很有特色。大致记得有东坡肉,什么鸭,很有一种细小的藕段,是凉拌的,藕节只有手指粗细。后来上了一道清蒸鲈鱼——这可是淡水鲈鱼!但不知道是不是著名的松江鲈鱼,估计不是。这种淡水鲈鱼要是吃过,可能也就是1998年元旦在上海的事了。
午餐很清淡,典型的江南风味。胃口不是很好,勉强吃的。
看了看外面的小院风景,又乘车到了一处“径山茶园”。进去参观,听一女子介绍这里的茶。
室内装饰得很远文化情调:几座大书架,国学、历史之类的人文书籍摆满了书架,只是装饰作用明显大于实用。
一面墙上挂有书法条幅。此外还有书案上铺着书法作品,案头有文房四宝;还有古琴做道具,供人们摆拍。
春玲和小彩看好了茶叶,各自买一些。
看来这是此行的第一堂课)普及茶文化。
又去院里转了转,便前往大清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