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的8个特征
(2020-11-09 15:09:06)
标签:
教育 |
分类: 文章转载 |
该白皮书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需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模式。然而,目前无论是在发达国家中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不少教育系统仍然采取与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相适切的教育模式,即以直接教学和记忆为主的被动学习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不是采用促进批判性思维和个人思维的互动方法,而这正是当今创新驱动经济所需要的。世界经济论坛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教学模式还是以被动为主。甚至在一些地方,学习机会仅限于那些在实体学校中的人,并且高质量教育只有那些负担得起公立学校之外教育的人才可以享有。该白皮书认为,这些过时的教育系统限制了获得推动经济繁荣所需技能的机会,并对全球生产率构成了风险。根据最近的一项估计,到 2028 年,如果各国成功地让学习者更好地为未来经济的需求做好准备,全球 GDP 将增加多达11.5 万亿美元。与此同时,教育系统在定义使人类能够进行积极互动的价值和规范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除了技术设计和数据分析等“硬”技能外,至关重要的是,学校还应培养以人为本的技能——合作、同理心、社会意识和全球公民意识——使儿童能够塑造包容和公平的未来社会。
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商业和公共部门的领导人必须超越通常的商业思维,要将所有教育系统过渡到专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设计的教育体系———教育4.0。对于教育 4.0,首要的是须界定教育质量。然而,质量的定义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争议,新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额外的不确定性。尽管许多技术已经成为解决全球教育差距的潜在解决方案,但技术的使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工具,使新方法成为可能。如果没有对学习的本质进行根本性的重新配置,很少有技术能够发挥其潜力。如果不能就新经济和社会中教育的规范愿景达成共识,中小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根本创新仍然有限。
基于广泛的咨询,该白皮书首先提出了教育 4.0 的全球框架:学习内容和经验的 8 个关键转变,以重新定义新经济下的优质学习。这8 个关键转变或特征具体如下:
1.全球公民技能——包括着重于建立对更广泛的世界、可持续性和在全球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认识的内容。
2.创新和创造力技能——包括培养创新所需技能的内容,即解决复杂问题、分析思考、创造力和系统分析等。
3.技术技能——包括基于发展数字技能的内容,即编程、数字责任和技术的使用等。
4.人际交往能力——包括关注人际情商的内容,即同情心、合作、谈判、领导力和社会意识等。
5.个性化和自定进度学习——从一个标准化学习系统转向一个基于每个学习者不同个人需求,并有足够的灵活性可以使每个学习者能够按照自己的进度进步的系统。
6.无障碍和包容性学习———从一个学习仅限于有机会进入校舍的人的体制,转向一个人人都有机会学习并因此具有包容性的系统。
7.基于问题和协作的学习——从基于过程的内容分发到基于项目和问题的内容分发,这需要同行协作,并更紧密地反映工作的未来。
8.终身学习和学生驱动型学习——从学习和技能在一个人的一生中逐渐减少的体系,转向每个人都在现有技能上不断提高,并根据个人需要获得新技能的体系。
这8 个关键转变,前4 个为学习内容方面的转变,后4 个为学习经验方面的转变。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