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场馆式学习

(2019-06-18 10:39:37)
标签:

教育

分类: 微信快递

场馆式学习 | 课堂的延伸、课程的载体、学习的场域、探究的空间

卢志文 必达更好的学校建设 前天

       上面这张图片大家都很熟悉,孩子们学到高三之后把书都扔掉。


       他们为何以扔书为狂欢?因为教学围绕应试、课堂评价只看分数的应试教育带给孩子们厌倦。


     “我们”不把学生搞到厌学,“我们”是不罢休的。厌学是唯分数的功利教育的产物,孩子的厌学程度之深和厌学的孩子人数之巨,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


     所以,学习重构已经成为所有人心中的棋牌了。


1重构学习朝向哪里?


我们总结了学习方式的八观十二变,放在教室的后面:


1,学习的主体观由他主变为自主;

2,学习的目的观由结论学习变为过程学习,从维持学习变为创新学习;

3,学习的内容观变单一学习为全面学习;

4,学习的机制观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变刻苦学习为快乐学习;

5,学习的时间观变阶段学习为终身学习;

6,学习的空间观变封闭学习为开放学习;

7,学习的效率观变低效学习为高效学习;

8,学习的差异观变归一学习为个性差异学习,变机械学习为操作学习,变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


我们都知道应该做这样的转变,但是改变非常的困难,就像一场堵车,人们总以为原因在别人,但是请不要忘了我们就是别人眼中的“别人”。因此,事实上唯一可以改变的只能是我们自己,哪怕是从微小的一点一滴的改变做起。


在时间箱格化和学校安全责任空间要尽可能压缩的背景之下,我们知道这种改变是很痛苦的。一旦你把孩子带出校门,哪怕是过一个马路,都可能有安全的隐患和风险,孩子在学校的每一个时间段早已经被切割得非常的精细,你拿什么去转换?


应试的教育只做题,应试的教育常做秀,应试的教育多做假,应试的教育要做啥?我多想问因然的教育要做什么?我找不到。


后来,我找到了一个很小的切口,因然教育应该多做馆,我们要改变学习的形式,就要从场馆入手。

场馆式学习

我们以真、善、美、本四个方面规划学校的场馆建设,“真”是科学和自然美;“善”是人文和政史美;“美”是艺术美;“本”是生命教育,还有一些综合的,比如说创意馆。


我们在校园里规划了十个博物馆,其中不包括植物园和校园环境。校园植物遵循绿化、美化和教化三个特点,所有的学科只要你需要,我们能在学校里面做出来的都会尝试,譬如语文老师需要一个梅园,里面要有樱花,秋天要有落叶和果实,我们按照这些元素做出来,真能达到想象中的氛围;生物老师需要的我们也做出来;美术老师需要树皮是特殊的质感,这样孩子写生可以用,我们就按照这个要求做出来。


2场馆学习,何以可能?


场馆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去整合学习资源。应试教育、网络学习、虚拟环境、安全环境、大规模办学……今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已经日益远离真实的自然和社会。


杜威说“一切浪费都源于学校和现实隔离开来”;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要教学做合一”。但是今天,我们的教育日益虚拟化,日益文本化,大家都说虚拟世界多么的好,可是我想问,什么才是真正的多媒体?我想说的是,再眩目的虚拟都不能代替最朴素的真实。


不管你用各种各样多么眩目的多媒体手段把贝壳呈现给孩子,它也只是一个虚拟的图像而已。可当你把一个贝壳放到孩子的手里去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多媒体,孩子可以搓,可以闻它的气味,可以咬一咬,看一看硬度,可以敲一敲,听听声音……这些都是文本和虚拟世界无法实现的。所以,教育不能离开现实的世界。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如果没有了生活和生命跟知识去共鸣,那么这个知识将永远是死的知识。


翔宇的办学核心理念有一句话——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这个世界是什么?《楞严经·卷四》答曰,“世为迁流,界为方位”。翔宇所理解的“世”和“界”,其实就是“古往今来曰世,上下四方为界”。“世”是时间,“界”是空间,孩子们一定是在时空里的,这个世界不仅是虚拟的世界,过去的世界,书本的世界,更是真实的世界。


温州民办教育体制创新的模式为场馆学习提供了可能。因为这所学校硬件设施完善,所以我们不需要大成本的投入,这样就可以用相当数量的资金去做内涵发展和场馆建设。


3专人专事,场馆建设的馆长负责制


学校的每一个场馆,都必须要有专人去做,这个人应该是这个领域的骨灰级爱好者,应该是一个行业或者是专业的精英,他要非常的热爱教育、喜欢学生。比如做我们昆虫馆和贝壳馆的馆长吴坚,他一定是满足追求卓越的理想主义者和坚韧执着的行动主义者,二者缺一不可。


有时候还要因人设事。


这是我在云南卫视做“中国灯谜大会”的时候一起做点评的嘉宾,点评完了我就提出,“你到我学校来工作吧,我帮你建一个灯谜馆,你来做馆长。”他是全国灯谜大赛当中30多次冠军的获得者,他来给我们做这个馆长,还怕做不好吗?


藏品丰富而系统。

展品专业、丰富、系统。我们的贝壳馆收藏了来自71个国家,170多个科,2000多种贝壳标本,化石;书法教育馆有100副当代顶尖书法家的书法原作,灯谜资料馆拥有国内最大最全的规模……

极简主义视觉审美。

场馆建设还要体现设计人的视觉观,我们的原则是敞开了让你创造,你爱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


以学习者为中心。


博物馆的环境应该是围绕孩子的,不是围绕领导来参观的,更不是围绕教师说要一个什么效果,而是站在孩子的视角。比如说昆虫馆就成为了一个课程的载体,我们开设了一系列的课程共12门,每一个场馆都可以成为所有学科的课程模式,美术老师看中了蝴蝶的色彩可以来场馆进行教学,生物老师当然可以来,地理老师也可以来,历史老师难道不可以么?带学生来看看远古生物的进化历程,这样的教学所生发出来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更美的图文唤醒。

场馆式学习

我们重视更美、更深刻的图文唤醒,场馆里的每一个解说都是耗费了心思的。我们的昆虫馆里序言中有一段话:是谁,设计了瓢虫的外壳?是谁,塑造了犀金龟的造型?是谁,传授给竹节虫以隐身之术?是谁,为萤火虫安装那盏照夜的灯?是谁,武装给螳螂那对勾魂摄魄之长镰?是谁,在蚂蚁的头脑里粘贴建造地下迷宫的图纸?有谁,能在今天造出有如苍蝇大小、结构与能力的机器?当我们的孩子看到了这些文字,便能触发他们内心的那份好奇和改变世界的欲望。


4场馆学习,何以发生?


场馆学习可以生发馆内学习和馆外延伸,各个场馆现在已经接待了3万多人次不同方式的学习。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场馆的建设才进行了一半,等到全部建设完成,这些场馆将针对每一个孩子开放,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进去学习。


有人可能要说了,“孩子哪有时间进去?”是的,孩子没时间进去,因为老师们都把孩子框死了。


现在,我找到了方法:凡是在考试中排名达到了前20%的孩子就有权不做老师的作业,他们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学生的成绩都已经达到前10%或者是20%了,老师干嘛还要管?所以,这部分的孩子会得到解放,但更重要的,是要解放下一波成绩排名后10%的孩子,他天天跟着你学习,做你布置的作业,听你的安排,却老是跑在最后的10%,你有什么资格让他还要听你的?所以,这部分孩子也要全部解放出来,他们自己爱怎么学就怎么学。我坚信,这时他随便怎么学都比跟着你学习的效果要好。

场馆式学习

以上表格,同时在线听课的有2766人,他们分布在不同省份的不同地方,有的在车里,有的在家里,有的是全家看一个大屏幕。因为是音频授课,我自己穿着睡衣,非常的自由。就是在这样的时空中,我面对我们集团2千多名孩子同时在线上课,一部分孩子后面陆续加入,一部分孩子提前退出,还有一部分孩子课时结束一个多小时都不愿意下线,先后来上课的人数总数是3498,最高峰同时在线的人数是2766。这就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魅力,这就是新的学习方式带给孩子的兴趣。


从变革课堂到完善课程体系,到研发卓越课程,再到以学习者为中心来建构学习资源的过程中,场馆是课堂的延伸,是课程的载体,是学习的场域,是探究的空间。


我们将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里建构这样的学习场景:不是学校里有一座花园,而是花园里有一所学校;不是学校里有一座博物馆,而是博物馆中有一所学校;不是学校里有一座图书馆,而是图书馆中有一所学校。孩子以后在校园里看到一种感兴趣的植物,只要把二维码一扫,就可以看到非常详细的内容,从而更好的记住这个植物。


作者 | 卢志文

内容 | 问对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