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年全国2卷作文试题评析(一)

(2019-06-12 09:44:3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辅导

又是一年高考季!高考伊始,人们首先特别关注的莫过于作文题了。今天中午,各地高考作文试题就全部新鲜出炉了。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真是令人畅快,就在你理性地着急才刚刚开始,甚至还有一份耐心再等待一阵,你盼望的信息就不失时机地来了。

迅速地浏览了道作文试题,整体的感觉是满满的正能量,立意的主流导向多涉及到“三观”方面的思考“四个自信”的弘扬等,十分凸显“立德树人”这一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

我们面对的仍然是年年有变化的全国2卷。单看这个“变化”,就很值得评一评了。

评析今年作文之前,我们还是先来横向看看三套全国卷的作文题。

1.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全国III卷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9年全国2卷作文试题评析(一)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三道全国卷作文题,都是材料作文,只不过两个是文字材料,一个是图画材料;巧的是卷1和卷2 的作文题又都是要求采用应用类文体,而这是近十几年的高考少见的。上个世纪90 年代,高考语文曾经流行了几年的一大一小两道作文题的方式,而那篇小作文倒是常常见到应用文。2016年全国1卷的作文题是漫画题材,今年全国3卷又出现了,而全国2卷都绕过去了,不知是不是也准备推出来一个试试了。

看三道题的立意导向,简单说,全国卷的的作文题都有意表现、弘扬优秀传统,卷1 侧重于热爱劳动,卷2侧重家国情怀,卷3 侧重尊师重教。

 

好,接着我们再来纵观近五年的全国高考2卷的作文试题,看看其变化的脉络,或者是走向。

近五年来,全国2卷的作文题每一年都要变化,“岁岁年年题不同”,因此我们的备考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不能只一味地“先后看”——看前一年出了什么作文题,模拟题就纷纷模仿,而务必有前瞻意识,由已知来推断未知,准确判断命题的大方向,拓宽训练范围。就是说,我们的作文备考原则应该是“顾后瞻前”:既要研究前几年考过的作文题,还要特别关注可能将要考的作文题,也就是作文题的动态变化。但是无论怎样,全面的表达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训练不全面,是难以应对作文题的变化的。训练无死角,就不惧你千变万化。

2015年,便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选出“最具风采人物”;2016年是比较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也具有任务驱动性,但材料不是叙事类的了;2017年,是个多材料的作文题,在6句诗文中选出23个,来立意写作,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考生在多个材料中进行多选,而不是像以往选出一个来,这种类型的作文可以称之为组合型材料作文较多则材料作文更加灵活,它的任务指令仍然具备,但是考生的取舍多样化了,因此立意的选择、发挥的空间就更大了,而它隐含的任务驱动难度也同时增加了,这是作文题有所“创新”的一次;2018年就“回归”到老题型上面去了,要求根据一个二战故事而写受到的启发,即“由此谈开来”,属于引申型作文。而今年,2019年的作文,就是一个多材料作文,除了有一定的“任务”外,形式上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或者说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一个小转身(也不是2015年那样的典型的任务驱动了),然而同前几年的作文题相比,却没有多少相同点;另外有关文体的要求还“一反常态”,避开了大热门的议论文,而规定了应用类文体的“任务”。

由此观之,全国2卷作文题可以说是年年在变化!

对于绞尽脑汁的备考专家和教师来讲,这样的变化是很难看出什么规律来的,那么它反押题、反宿构的效果就十分明显了。而近几年卷1和卷3 的作文题就比较容易猜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卷1 和卷2 的作文题大多与备考训练的侧重点比较吻合,老师和考生接受起来都很坦然。

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全国2卷的作文题也有意引导考生的写作能力全面化,而不要片面地猜题,押题,一味地去做“重点”的写作训练?

今年的作文题有什么“内涵”呢?我们又应该怎么应对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番。

一、作文题分析

下面我们就从几个角度分析一下今年全国2卷的作文题。

一看作文题,我们就会发现,今年这个材料作文的字数较多,多达393个字,信息量也自然较多,但是文字内容又很清爽,无论是背景材料,还是任务,一、二、三、四……都非常明确,没有什么引申的意味,更没有什么深奥的寓意,因此阅读理解方面应该不会有什么障碍。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看作文内容

首先材料内容的时间跨度很大,从1919年开始,几次跳跃而到了2049年,既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前后“历经”了130年,要求考生有能力超越现实中的自我,知识上和思维上能够纵向“穿越”,前接先辈,后通未来;既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的运用,还要有足够的联想能力,思接百余年。但是,无论选了那个立足点,都务必讲求“文章合为时而著”,说话要符合此时或彼时的时代潮流。

从材料的反映的时代来看,它有意识地选取了自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始的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社会主义建设再到科学大会的召开、改革开放,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直至建国一百周年,一共五个关键性和标志性的历史节点,可谓每一个都意义重大,内涵丰富,可以大做文章。

这几个关键性的历史节点,勾勒出了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繁荣强盛的轨迹,是一个伟大的中国历史进程,它意在引导考生将时代感召、国家命运前途和自身的责任感有机地结合起来,与特定的节点(时代)融为一体,做到与时代的祖国、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考生在体会国家发展进步、民族振兴强盛的同时,去深入思考、表达时代精神、大国风采和民族自信等,从而体现不同时代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和责任担当展现一代青年人的青春理想和奋斗智慧。

五个不同时代的节点差别非常大,写作身份定位自然也各不相同但是构思行文的指导思想无疑是个人与国家时代的结合,“小我”和“大我”密切联系起来,设身处地将自己置于国家与时代的发展需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我以我血荐轩辕”!在表达民族的忧患意识、祖国的建设发展、改革创新的使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等的同时深入思考、表达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责任担当等。

写作时必须以时代背景为文章的出发点和烘托,置身于时代的滚滚洪流中。设身处地;想时代之所想,言时代之所言,而发出时代的呐喊,成为那个时代的亲历者和代言人。这样才能准确地扣住命题意图,体现的三观才有意义。

 

这么看来,要写好这篇“时文”,把握立意十分重要,凸显时代主题十分重要。好文章一定要有思想内容,具有深刻的内涵,即思想性——从“三观”的角度表达对个人、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的认识。(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第一点: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