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工作室实施方案
(2014-01-09 08:43:06)分类: 公共文件 |
为了实现我校的办学内涵发展和加强特色建设,充分发挥特级教师与名师的示范、引领、指导作用,为了实现以科研带动教师成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推进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科带头人,打造学校教育教学品牌,结合我校办学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第一条、 特级教师工作室的性质与宗旨
特级教师工作室是在校长直接领导下以特级教师与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由同一学科领域内的学科专家共同组成的, 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共同体。
特级教师工作室由具备业务领军资格者主持,旨在激活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潜能,搭建促进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以及特级教师、名师自我提升的平台,打造一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有成就、有影响的高层次教师团队。逐步把特级教师工作室办成全校名优教师的孵化器,教师队伍建设的助推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加速器,为我校内涵发展与特色建设作出贡献。
工作室秉承、实行如下内容:
一个理念:让优秀教师领跑,让全体教师优秀。
两个战略:生成正高职教师、特级教师、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大批骨干教师。
三个待遇:工作室成员及重点培养对象在评职、评优和晋级等方面优先或破格;每月享受相应的补贴。
第二条、 特级教师工作室的组成
特级教师工作室分文理科设置。培养周期为三年一轮,工作方向以教研组建设和校本学科团队为主要依托,以教学研一体化为主要途径。
特级教师工作室由工作室主任、秘书长和工作室成员组成。
特级教师工作室设秘书长一名,具体负责人事安排和工作开展。
第三条 工作室定位和目标
定位: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方略,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网络为交流载体,融科学性、实践性、研究性、先进性于一体的研修团队。
目标:工作室将围绕育明高中办学总体目标,遵循优秀教师的成长规律,通过三年为一个周期的工作计划的实施,有效地推动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和骨干教师的成长,力争形成在市、省内有较大影响的、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优秀教师群体。
第四条 特级教师工作室的职责任务
(一)
1.遵守特级教师工作室章程或管理条例;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每学年制定个人专业发展研修计划,做好各种研修活动记录,提交研修总结。
2.带头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做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的示范者,积极创新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每学年参与一项教育教学或学校管理的专题研究,三年内指导或参与完成一项市级以上科研课题,并见到显著成效。
3.协同教务处、科研处助推教研组建设,不断改进学科教学,总结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经验、教育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指导和帮扶骨干教师,实行师徒结对制,每名工作室成员必须结对指导2—3名骨干教师;经常听课、评课,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5.积极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引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积极承担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开发与专题教学任务,每年为教师继续教育市级培训、校本培训举办专题讲座。
(二)
1.积极为学校特色建设出谋划策,帮助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制定特色建设方案,并在实施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骨干作用。
2.指导并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开发、整合校本教育教
学优质资源,根据学校特色建设的目标,系统地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使之成为工作动态发布、成果辐射推广和资源生成整合的中心,通过互动交流,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3.组织并深入四大类校本课程团队,进行校本课程理论培训,指导课程教学研究,提升教练员和辅导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与培训的质量。
4.每学期期初和期末各召开一次学校校本课程研讨会,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反馈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逐一剖析、反思,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共同商讨下一步对策、措施。
5.每学年协助校本课程办公室对已有校本课程进行绩效评估,对校本课程教案进行修订完善。从学生、家长、社会效益和学校规划及培养目标等多角度出发,对每门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开展提出改进方案。
第五条 工作方式
1.个人自主研习与团队合作研修相结合。
2.理论研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
3.现实活动与网络研习相结合。
第六条 具体工作规划
第一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2月)组建分工、学习提高阶段;
第二阶段(2014年1月——2014年12月)深入指导、研究、培训、活动阶段;
第三阶段(2015年1月——2015年6月)总结评价、成果展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