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节气养生:清明时节,景色恰人,此时去外面走定,对身心健康都有利。郊外的空气中负离子较多,吸人人体后能调节中枢神经,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郊外的阳光充足,有助于防病强身。在百花盛开的季节里,对花粉过敏的人应小心出行,以减少患病几率。在自然界,最容易引起花粉过敏的多为种子树,如地肤、枸树、蓖麻、法国梧桐等。这些植物的花粉弥漫在空气中,到处飘散,引起人呼吸及五官过敏。
清明注意事项:清明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去祖先墓碑前燃放烟火、鞭炮悼念先人的习俗,暖春开始, 野外枯枝零落,谨防因烟花、鞭炮而引起火灾。此外,有抽烟习惯的人应该尤其注意熄灭烟头,避免引起森林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