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金山区山阳中学老师吴永祥的50年艺教路

(2014-03-10 14:08:23)
标签:

精彩人生

艺术教育

“8—1>8”

分类: 教育、教学之道

     上海金山区山阳中学老师吴永祥的50年艺教路

    上海市金山区山阳中学“太阳花”乡村学校少年宫民乐训练室里,七年级学生汪艺正在演奏古筝经典曲目《春江花月夜》,一曲下来,气韵优雅,起伏有致,耐人寻味。

  这位来自重庆的小姑娘,刚进入山阳中学的时候什么乐器都不会,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现在已经成为同年级里古筝演奏的佼佼者。“以前见过古筝,想学但一直没有机会。”而没有机会学弹古筝的原因,是这名懂事的随迁子女怕给父母带来经济上的压力。“虽然自己很喜欢,但不好意思向父母提这个要求,因为在外面学习古筝每节课的费用都很高,不想给父母增加负担。”说这话的时候,小汪艺已经红了眼眶。

  山阳中学乡村学校少年宫让小汪艺圆了自己的古筝梦。“当听说学校少年宫能免费学弹古筝,别提多开心了。”难得的机会,让小汪艺倍加珍惜,付出的努力也比别的孩子多,提高得很快。在刚刚结束的山阳“千人民乐”活动中,汪艺便有幸成为50名古筝选手中的一名。

  孩子们来之不易的机会,离不开一位老人半个多世纪的坚守,这位老人名叫吴永祥。

  在山阳,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无论是居民还是村民,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吴永祥“大吴老师”。已经76岁高龄的“大吴老师”现在的身份是山阳中学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被誉为“金山农村艺术教育的发端人”。作为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民乐)文化艺术之乡”的山阳镇,在3.5万的总人口中,平均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会吹拉弹唱,而这个镇的音乐工作者,超过三分之一都是他的学生。

  “让每一位农家子弟至少会一门乐器”,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吴永祥暗暗立志。但对于数学系毕业的吴永祥来说谈何容易,对于崇尚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年代是何等另类,期间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沟沟坎坎,面对多少怀疑和责难,唯有他知晓。

  扎根乡村教育半个多世纪

  1960年夏天,23岁的吴永祥从上海师范学院数学专修科毕业后被分到金山区山阳中学。这个距离市区5个多小时乡镇,最繁华的街道也只有市区一条弄堂那么宽。学校只有5间教室,没有操场,周围遍地农田,晚上连电也没有,只能点煤油灯。当晚,吴永祥失眠了。

  而农村学生的学习习惯,也让吴永祥颇为头疼。上课时,跑来跑去;放学回家就是玩,第二天不交作业;有的学生上初中了,连最基本的四则运算也搞不清楚。吴永祥感到有点绝望。

  从小爱音乐的他,想起了他的“宝贝”——乐器。周末,吴永祥回了趟市区,带回一个笛子和一把二胡。上完课,回到宿舍,吹吹拉拉,自娱自乐。

  没有想到的是,乡村里飘出了悦耳的音乐声,学生们顺着乐声寻来,一群人挤在吴永祥几平方米的宿舍里好奇地围观。从未见过乐器的孩子们,轮着摆弄,吹几口、拉几下,弄出声音了,便哈哈大笑。

  孩子的兴奋劲启发了吴永祥的灵感:音乐可以滋润一个人的心田,甚至改变行为,何不从音乐开始,为这所农村学校做些改变?为了办乐队,没有教材,吴永祥一份一份自己编写;没有乐器,吴永祥一件一件到处去借。乐器坏了,他买来胶水自己学着动手修理。要教会毫无音乐基础的农村学生演奏乐器,先得从教会他们识谱开始,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乐队全靠课余时间训练。“大吴老师”要求乐队的学生每天提前半小时到校,而他自己至少比学生早到一个小时,学生刚开始学习演奏乐器不容易,每个音符,每个音节,往往反复练习好几天才能巩固下来。几个月后,20来个孩子已能演奏简单的乐曲了,由“大吴老师”创办的第一支校园民乐队在山阳成立。

  几年后,山阳中学的学生乐队渐渐有了名气,吴永祥带着他们从田间地头,演到繁华街市,甚至出国。山阳中学的民乐队曾夺得“上海之春”音乐会业余组冠军,还应邀前往日本佑贺县参加亚洲秧歌节,演奏的江南丝竹乐曲,博得满堂彩。

  一名数学教师,在不经意间因为音乐、因为艺术改变了一所学校。金山中学原校长汤健曾说过,山阳中学因为有了吴永祥,才使得学校成为全国知名的艺术特色学校。

  有关吴永祥业务工作的还有这样一组数据:1960年,山阳中学的数学成绩在当时的松江县位列最末,三年后,则一跃成为同类学校中的第一名;1987年,山阳中学数学组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研组”;1993、1996和1999这三届毕业生中,荣获市级数学竞赛前六名的学生中,有四位都是吴永祥的学生;而2006年,吴永祥所带班级,中考的数学成绩名列全区第二。在金山区,他所教的班级数学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的,他的学生在华罗庚数学竞赛、东航杯数学竞赛中,获奖高达二十余人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89年,“大吴老师”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92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师标兵;1994年,被授予特级教师;1997年,获中国教育基金会颁发的第三届柏宁顿“孺子牛”金奖;1998年,当选为上海市第九届政协委员;2007年,获首届金山教育奖;2010年,被评为金山区“感动金山十大人物”。

    耄耋之年依然耕耘不辍

  每天早上六点左右,从上海市金山区石化四村去往公交车站的路上,都能看到一位高额头的白发老人,步履匆匆,步行大约15分钟后,老人挤上公交车。经过半小时的车程,老人下车,然后继续步行10分钟左右,最终到达他的目的地——金山区山阳中学乡村学校少年宫。

  这条熟悉的路线,老人走了半个多世纪,不畏寒暑,风雨无阻。这位老人便是“大吴老师”。

  此时距离学生上民乐课还有半个小时,“大吴老师”提前走进训练厅,对厅内的20多种乐器逐一进行整理,发现问题及时调校。每节课提前半个小时进训练厅检查乐器,是“大吴老师”五十年如一日的习惯,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一进来便能投入训练状态。

  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慢慢培养成一位对音乐、乐器情有独钟的小达人。在山阳镇本地学生马诗言心里,“大吴老师”就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呵护着他们,关心着他们,像一座高山,一座丰碑。“我很庆幸成为他的学生,是他手把手地教我学会了琵琶,懂得了音乐。”

  2011年,山阳中学成功申报全国首批乡村学校少年宫后,为学校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更高的平台,也为“大吴老师”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他放弃校外机构的高薪聘请,第一个报名成为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辅导员,此时“大吴老师”已经74岁。

  作为山阳中学“太阳花”乡村学校少年宫最年长的辅导员,“大吴老师”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始终任劳任怨。少年宫主要活动集中在双休日和寒暑假,受病魔侵扰的“大吴老师”放弃休息日与寒暑假,依然活跃在乡村艺术教育的一线。在每次辅导中,虽然要靠吃各种药物来维持身体的负荷,但每件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从无怨言。

  在教学中,“大吴老师”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从他身上传递出来的乐观、阳光的正能量。他热爱学生,对乐队中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在教学中注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比如,乐队中有学生父母离异,“大吴老师”了解情况后,就在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并经常了解孩子心理,用各种小笑话来逗孩子,久而久之,孩子逐渐融入到集体中。 

  “大吴老师”的艺术教育,出发点不是培养音乐方面的专业人才,而是让学生体会一种快乐,丰富一下生活,通过艺术来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获得生活的信心。又一次演出表演,一位吹笛子的学生演奏水平明明不是最好的,但“大吴老师”坚持让他上台,事后大家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大吴老师”说:“这位学生最近吹笛子进步很大,而且在行为规范方面也取得了进步,我想鼓励他一下,所以让他上台。”

  “大吴老师”一直都是这么坚持下来的。截至目前,在“大吴老师”手把手的教导中,学会乐器的学生已达近千人。在山阳的民乐队中有个女生,从她的爷爷奶奶到爸爸妈妈,一家三代人都是吴永祥的学生,他们家组成了一支“家庭民乐团”。

  “大吴老师”认为,山阳中学“太阳花”乡村学校少年宫没有围墙,所有的农村孩子都能来到这里学习一技之长,它的设立是乡村孩子的福气,学校教育如果不看重艺术教育,只是追求升学率,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苦难。“少年宫丰富了乡村孩子的精神文化,让他们在少年时代就获得了一种受益终身的学习,这对于乡村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大吴老师”说。

  山阳中学“太阳花”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办宫的两年左右时间里,始终坚持普及的原则,每年有数千名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选择少年宫内不同的项目,组成了民乐、管乐、古筝、手风琴等特色班。而且少年宫在原有“让每一位农家子弟都学会一种乐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让每一位随迁子女有机会学一种乐器”的目标,真正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

  办宫以来,“太阳花”乡村中学少年宫结合地域学校特色,以乐促智,积极开展衍展的文体娱乐活动,如民乐、管乐、歌咏、舞蹈、跳踢、腰鼓等;以技促能,创新各种趣味技能培训活动,如鲁班锁、机器人、手工、模型制作,生活化学等;以读养德,开展鲜活的经典诵读活动,如红色经典诵读、山阳故事等活动。让更多的农村未成年人共享校内外优秀教育资源和成果,全面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得到自主、生动和全面发展。

  在“大吴老师”眼里,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非常有必要。因为,整个社会都在进步,而在乡村,未成年人的生活范围很窄,他们没有便捷的渠道来满足自己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而乡村少年宫的设立则能很好地满足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乡村少年宫是乡村孩子生活的乐园。

    孜孜以求的“乡村艺术梦”

  今年,金山区高考状元刘思远、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三附中的状元葛艺圆初中时都是“大吴老师”的学生。两人来山阳中学时,什么乐器都不会,经过三年的艺术熏陶,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艺术素养也全面提升,为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身为山阳中学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大吴老师”在退休前教授的是数学,但自从业以来,“大吴老师”一直很重视学生课外兴趣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优秀思想品德的形成。他自创的“8—1>8”的教学模式闻名山阳乃至石化地区。这一模式正是“大吴老师”崇尚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特长发展和品德养成的写照。

  “8—1>8”的教学模式是“大吴老师”50多年教育实践的精髓,也是他声名远扬的佐证。“如果学生一天的学习时间是8小时,那么拿出1小时的时间用于课外活动,如艺术、美术等,产生的效果一定好于8小时全部学习文化知识。”

  有人对吴永祥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一个数学老师,业余爱好是音乐。数学可以教得很好,音乐也可以练得很有水准,因为教育是相通的;一个数学老师,培养人的聪明头脑有方,培育人的情趣境界有艺,因为育人是相衔的;一个数学老师,上讲台是‘教坛一秀’,搞音乐是‘艺林奇葩’,因为奉献是相融的……”

  “大吴老师”“8—1>8”的教学模式,与山阳中学“太阳花”乡村学校少年宫“艺德并举,让每个孩子拥有精彩人生”的办宫理念如出一辙。山阳中学“太阳花”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的艺术特色教育并不是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才或是艺术特长,而是让每一个学生,包括外来随迁子女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集体的艺术项目活动中,获得艺术的熏陶与情感的培养,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

  “生命在于运动,班级在于活动。”对于金山乡村学校素质教育的认识,“大吴老师”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艺术体育教育不只是特色,还是生命个体内在情感与精神的需求,而且还是促进学生学习持续上进的一种审美动力。”长期以来,作为民乐之乡,山阳中学的文化与这个地区的文化相浸润,改变了更多人的文化品位,因为文化就是以文化人,优质文化内化到生命个体的心里,外化出来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

  山阳中学被授予金山区内唯一一所首批获得全国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学校,这离不开山阳深厚的乡土文化土壤,更离不开山阳中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建校55年来,山阳中学始终坚持以艺术教育和体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口,成功地开创了一条切合学校实际的素质教育之路。同样,也离不开像“大吴老师”这样孜孜以求的素质教育的拥趸。

  当智慧和艺术充盈教室空间,教学过程时时流淌着诗意,处处洋溢着温馨,天天充满着激情,师生共同享受着课堂,享受着生活,享受着学习时,这个课堂才是有生命的课堂、幸福的课堂,是师生向往的地方,是师生幸福的殿堂。“太阳花”乡村少年宫在山阳中学日常教学中正发挥着神奇的作用。

  “孩子,不论你的家庭背景,不论你的智力水平,不论你的学习优劣,不论你一切的一切,我们愿意,帮助你在青春的原野上,一步一个脚印,塑造大山的坚毅,迎着彼岸的霞光绽放成最鲜艳的太阳花。”这是山阳中学的育人理念,在山阳中学,每一个孩子都会成长为太阳花般灿烂而耀眼的花朵。

引领更多年轻人进入辅导员队伍

  山阳中学乡村学校少年宫成立两年多来,师资力量的短缺与素质的难以提升让“大吴老师”感到困惑。“像我们这样一个乡村学校少年宫,不要说引进高水品的艺术类教师,就连请高水平的老师来做进一步的辅导提升的能力也不够。”

  山阳中学副校长、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负责人赵建芳说:“一位好老师可以影响一所学校”,虽然我们的大部分辅导员们平日里不太拿“钱”来说事儿,他们是以自己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向同学们学习传递着快乐和正能量,像“大吴老师”这样的辅导员也以顽强的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染着身边的年轻同行。

  今年24岁的赵楚怡初中时是“大吴老师”的学生,2011年从上师大政教系毕业后,便回到曾经的母校任教。现在,赵楚怡在教政治科目的同时还带艺训,就像当年大吴老师带着她学习二胡一样,她要把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传递给刚刚启蒙的孩子们。

  在“大吴老师”工作室,吴永祥站在他曾经的学生身后,静静地看着她带着学生们排练。“饱满一点,吹得饱满一点,嗦嗦咪嗦咪哆……”有时候,他也会提点建议。吴永祥将她慢慢推到前台,就是希望她能够早日接手山阳中学艺术教育的传承。

  楚怡读书时,“大吴老师”是班主任,但是出于对老年教师的照顾,只安排吴永祥配合带班数学老师做一些拓展教学。“数学绝对是我的弱项,而且我是中途转来山阳中学念书的,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完全跟不上。”和许多女孩一样,楚怡更爱好和擅长文科。让她感念的是,大吴老师消除了她对数学的恐惧感。“大吴老师讲课思路很清晰,会照顾到各层基础的同学,他还很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楚怡说,像她这样数学成绩平平的学生也被大吴老师拉去参加奥数训练,为的就是通过开阔学生的思维来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奥妙。

  赵楚怡决定回母校教书与“大吴老师”有着密切关系。赵楚怡在聊起“大吴老师”时,连用四个“真的”来感慨:“我真的真的觉得,能遇到大吴老师这样的老师,真的真的超级幸运!”

  “从我1960年来山阳中学工作算起,我在山阳已经度过了53个年头。再不抓紧把年轻人推出来,我就真没办法退下来。一个老师最大的成功在于教会学生做事、做人,能把她带得更加成熟一些,我才会觉得更加心安一些。”“大吴老师”说。

  当向“大吴老师”征询他还能干多长时间时,他说,我已经干了五十多年,岁数越大,跟了我二十多年的糖尿病也就越重。不管怎么说,最终总要离开的。

  “大吴老师”用他独特的方式,在精神层面教化人、熏染人,从而塑造学生丰满的人格,树立阳光的心态。在“大吴老师”的带动和示范作用的影响下,山阳中学“太阳花”乡村学校少年宫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素质精湛的辅导员队伍,有校内辅导员28名、外聘辅导员18名和志愿者19名。他们放弃双休日、寒暑假时间,为少年宫内的学生无私奉献,为乡村未成年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而坚持不懈地努力。

  而在整个金山区,更多的兼职教师进入十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不断充实壮大少年宫辅导员队伍,为农村未成年人积极搭建开启智力、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作贡献。这些兼职教师有在校老师、退休教师,还有学生家长、本地能人、返校大学生等等,这群默默奉献的辅导员通过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个舞台,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