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预算与年终总结

(2012-10-18 15:43:41)
标签:

杂谈

    文/新浪财经特约撰稿人@解释系主任

  先说预算吧。

  其实每年到六月份的时候,很多公司都会做个年中评估,以传说中的“双过半”即“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来判断一年的光景究竟如何。即使你已经经过年中的那次了,这会儿要做的明年预算也万万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大老板永远都认为公司增长太慢,再加把油,不怎么涨工资福利的情况下,公司业绩还是可以翻番的嘛。

  大老板把明年增长的指标发下来了,到了执行层老板们那里,无非就是个认购的过程。到了你那里,认购其实已经结束了,你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一般说来,大老板在定业绩指标的时候,基本不会问“元芳,你怎么看?”但这并不是说就不能和大老板讨价还价,所谓“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就是这个道理:执行层的老板们如果觉得大老板定的指标不合理不现实,那就得矫情,就得谈判,否则一口应承下来最后完成不了,倒霉的还是自己和下属。

  如果你的直接老板比较和谐,你一定要趁着自己还有发言机会的时候对明年的业绩指标发表意见,有理有利有节,不卑不亢,不喜不怒。此外,开预算会议时别喝太多水,有尿先憋着,否则等你上完厕所回来之后发现指标又多了几百万,而大伙儿已经散会了——这是洒家的亲身经历,列位不可不察。

  和业绩预算正相反,费用预算方面大老板总是希望有“负增长”的,即使有“正增长”,比例也不能和业绩预算一样——可以成正比,但不能相等。根据洒家的职场经验,一般说来,大老板能接受的费用增长比例,绝对不能高过业绩增长的三分之一,否则他就会觉得亏了。

  对于那些业绩考评和定量指标基本无关的部门和人员来说,预算相对说来简单一些,没有指标压力,那就琢磨着怎么省钱吧,因此这帮人做预算,主要指费用预算。

  预算定稿后,管理正规的公司会要求各部门、各主要负责同志签署一种叫“狗屎”(Goal  Sheet)的内部文件,类似于军令状那种的,明年的任务这就算定下来了。以此为依据,新财年开始,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再说总结。

  由于业务预算和业绩评估是直接挂钩的,因此年终总结就是看你过去一年来预算(和业务计划)执行得如何。一个全面的业绩评估系统可以非常复杂,指标分成定量类和定性类,每类各有分子条目,每项均须打分,汇总加权后得出总分

  有的是用分数显示,有的是几颗星,有的是文字描述。但不管怎么弄,一般说来有五档:

  1.极高分,业绩优异,五颗星,Exceptional,加官进爵,指日可待;

  2.次高分,业绩超长,四颗星,Excellent,升职加薪,尽在掌握;

  3.平均分,业绩一般,三颗星,Average,中规中矩,加薪不超过CPI,也许压根没有;

  4.低于平均分,业绩低于预期,两颗星,Below Average,重新放回试用期,以观后效;

  5.严重不及格,没什么业绩,一颗星,Poor或者Unacceptable,直接就可以开掉了。

  如你所知,业绩评估各档都是有指标的,通常呈纺锤形,即中间粗大,两头细小。有的公司还会规定比例,例如大牛者不超过1%,末位3%被淘汰什么的。

  业绩评估也是个讨价还价的过程,通常是让员工先来自我评估,然后主管领导再来评估,一般说来前者打分高,后者打分低(当然也有例外的),双方不断斗争、妥协,最后握手成交。

  根据洒家的职场经验,亚洲人给自己的评分通常偏低,但心理一般都盼着老板明察秋毫,在评分上拔高一个档次,顺便对你的谦虚表示赞赏。西方人从来不这样,每次给自己打分都往高了打,自我感觉特好那种的。

  洒家曾和业界大仙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说:“这是文化差异。你想,东方文明搞出来的规则都是列举法,根源是儒家那套行为准则;西方文明用的是排除法,根源是《十诫》,不干这些坏事,你就已经是圣人了。基于此,东方人总把自己看低,干好了更要低调,否则枪打出头鸟;西方人总把自己看高,没干砸就算干得不错。另外童年经历也很重要,东方人是被罚出来、骂出来的,西方人是被夸出来、赞出来的。这些差异最终都体现在了职场文化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2年10月12日
后一篇:2012年10月25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