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谁先吃好呢》教学反思
(2018-06-08 14:28:18)《让谁先吃好呢》教学反思
高新第四小学
一、走进“数学绘本”
1.“数学绘本”的内涵
“数学绘本”如同图画书。有的栩栩如生,有的惟妙惟肖,有的直抵心灵,有的精确严谨。“数学绘本”能让幼儿感悟到世界的缤纷和美丽。
“数学绘本”如同故事书。有时轻慢,有时活泼,有时活灵活现,有时绘声绘色,有时娓娓道来,有时清晰明晓。“数学绘本”能让幼儿领略到世界的丰富与壮阔。
“数学绘本”如同数学书。讲解世界万物的道理和规律,讲解孩子能懂的次序和方法。“数学绘本”涵盖多方面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并将其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让幼儿在感动的同时也打开心智。
2.“数学绘本”的内容
一般而言,“数学绘本”中往往涉及五大方面的数学知识,包括:规律性与数学应用、图形与空间、测量、分类与顺序、数与计算。每个方面又根据涉及的不同主题而衍生出相应的绘本内容。教师可将其筛选、归类,制定适合幼儿园大班幼儿的课程内容,以助力幼儿园的数学教学。
二、融会贯通,尝试“数学绘本”教学
为了较好地落实项目组的数学教学,“数学绘本”教学的实施势在必行。因此,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特点和发展需要进行整理和预设。其具体实施情况,可通过《让谁先吃好呢》这一“数学绘本”为案例进行分析。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让谁先吃好呢》这一“数学绘本”主要涉及数学知识中的“排序”问题。根据“数学绘本”中的故事情节,我初步制定两个教学目标。一是通过“数学绘本”这一媒介,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规律进行“排序”。二是将“排序”的方法运用于实际生活
(整理物品),提升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但在试教过程中出现问题。虽然这一“数学绘本”讲的是“排序”问题,但仅仅涉及“排序”问题中的“按一定次序排列”这一内容。在弄清这一点之后,我修改了之前制定的两个教学目标。一是通过欣赏“数学绘本”,让学生在观察和比较中学习“排序”,同时了解“排序”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二是将“排序”的经验运用于日常生活(整理物品),使幼儿感受数学经验对实际生活的意义。在这两个教学目标的统领下,第二次试教又出现问题。第一,如果教学目标表述了“排序”的方向性这一内容,那么教学活动中就应作为重点和难点突出出来。但“数学绘本”中更倾向于观察和比较。第二,将“排序”的经验运用于日常生活(整理物品),这个跨度太大,学生很难一下子将故事中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整理物品相联系。就这样,经过五次磨课,我最终设定了这样两个教学目标。一是通过欣赏“数学绘本”,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物体的差异,学习按一定的次序进行“排序”的方法。二是在操作活动中尝试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针对《让谁先吃好呢》这一“数学绘本”,设计了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环节:
第一,情境讲述,引出课题。其一,介绍六种小动物,讲述故事开头,最后提出问题(小动物们发现了大桃子,都想先吃,怎么办?)。其二,启发、引导幼儿发现比较的方法。
第二,通过“数学绘本”中的情节发展,让幼儿观察、比较,得出多种“排序”方法。其一,长颈鹿建议按个子的高矮排列顺序。那么,个子的高矮怎么量?测量时要注意什么?结果是怎样的?其二,犀牛建议按身体的轻重排列顺序。那么,体重可用哪些方法称量?怎样比较体重差不多的小动物?请个别幼儿按动物的体重排列顺序。其三,鳄鱼建议按嘴巴大小的排列顺序。那么,小动物们怎么比较嘴巴的大小呢?排出了怎样的顺序?其四,猴子与兔子想出了什么办法使自己在排列顺序时获得了第一?
第三,运用“数学绘本”的中心转折点,引导学生发现排序的方向性。其一,毛毛虫总是排在最后,总不能第一个吃到桃子,谁能想出好办法帮助它?其二,结果毛毛虫是怎么说的,你们觉得有没有道理?其三,当按照物品特征的差异排队时,可按照三个方向排序:从大到小、从小到大;从轻到重,从重到轻;从长到短、从短到长,从厚到薄、从薄到厚,从宽到窄、从窄到宽。
将“排序”方法应用于实际
三、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在“数学绘本”教学中,教师扮演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旨在引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热情。除了“数学绘本”本身的趣味性让幼儿身临其境外,教师的语言、教态也应和“数学绘本”的故事情节相匹配。在此,有一个小技巧,即在故事情节的关键处将问题抛给幼儿,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幼儿的成就感。例如在《让谁先吃好呢》这一“数学绘本”的教学中,当长颈鹿说比身高时,我就抛出问题:怎样才能量出身高呢?藉此,让学生想出各种测量身高的方法。当猴子不同意比嘴巴大小时,教师抛出问题:你们猜,猴子会要求比什么?这个问题既让学生思考猴子有哪些特征,又让幼儿感受猴子的心理。
数学绘本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巧妙地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绘本故事中,不仅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绘本的魅力,而且还为教师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更为孩子们开心、快乐地学习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数学活动因绘本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