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恒常深解有,法门百变新意无(续十)

(2015-05-19 20:53:57)
标签:

单词

英语

英语单词

英语学习

关键词法的一个分支形式,是利用外语单词拼写中的线索来进行的。比如使用 Men always remember loves because of romance only 这句话中每个单词的首字母,来记忆著名的香烟品牌万宝路” Marlboro)的拼写。本节最开口举的记忆大师 Harry 记住 rhythm 拼写的例子,也是这种联想方式。不过这种方式效率最低,对以汉语是母语的学生特别初学者来说,操作起来也最为困难,所以很少有人使用。

关键词法来记忆外语单词,因为比机械记忆的重复学习次数少,实现速度快,且比较轻松易操作,在全球范围内曾经受到了普遍关注和推广。然而长期的大量的实践证明,关键词法有非常严重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短期记忆效果显著,长期记忆效果差。通过对相同内容使用关键词法和机械记忆法的对比研究,发现关键词法的确在短期记忆上比机械记忆有优势。但对同样的学生长期记忆效果的测试,却发现关键词法并没有优势,甚至还有一定劣势(Carney and Levin, 1998)。对此现象有很多种解释。有的研究显示出关键词法中的第二步的记忆环节最为脆弱。大脑对关键词和图像的记忆尽管有可能保持得很久,但对图像与含义的联系描述的记忆却很容易丢失,造成无法回想起词义。有的研究则表明,关键词使用的图像本身时间长久也是很容易遗忘(Wang et al., 1992)

2,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大学生和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来说,用关键词法学习单词,不如他们用自己选择使用的其他学习方法效果好(Hall, Wilson, and Patterson 1981)。中高级外语水平的学生,使用关键词记忆法的效果,远不如初学者的效果好(Beaton et al., 2005, Wyra et al., 2007)。对此现象,很多中国同学都有所观察。一些老年人或英语水平几乎为零的人,通过一些关键词来记忆一些英文单词,的确会比较有效比其他方式效果好。比如一些年纪大的留学生父母,出国探亲时用三克油联系“thank you”骂你来记忆“money”,爱疯来记忆i-phone等都很顺手。但年轻人或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人,则大可不必对这些简单常用的词这样来记忆。

3,关键词法的流程产生了一个必然的障碍,就是很难反向操作。就是说用这种方法,在看到外语单词时从近似读音去联想母语解释比较容易,但反过来把母语含义还原成原来的外语单词的发音很难实现。简单地说,外语联想汉语容易,汉语联想外语难。比如看到sentimental去读出“三屉馒头”从而联想伤感能实现,但如果看到汉语的伤感去联想英语单词,因为汉语中没有“馒头出现,于是会因为缺乏线索而难以实现还原出sentimental。读过《找对》一书的同学,也许还记得书中讲的那个真实的例子:某君用活得好费事来联想记忆波斯语再见Khodahafez)这个单词。结果在使用时,联想使用的汉语描述的大致意思记得(跟活得很艰难有关),但具体用是哪几个字却印象模糊了,结果说成了活得不容易闹了笑话。

4,尽管有大量实验表明关键词法与机械记忆法对比,存在一些很明显的优势,但这些实验规模一般都是记忆几十个,最多一百多个单词而已。而一旦单词量超过几百个的时候,关键词法的在应用上已经变得操作困难了。试想,用编写句子或画面的方法,去联系一两百个单词,我们的确能应付。但如果对几千个单词采用这种方式去记忆,则需要记忆几千个画面或几千个相互无关联的描述性句子,显然不现实。特别是对发音缺乏特点或发音跟汉语差异大的单词,比如inferior,想找个画面或描述性的句子本身都很难。


一些对语言认知科学原理比较看重,和鼓励学生建立正确外语思维的专家学者,更是从正确认知的角度,对关键词法的局限性做了深刻的检讨。他们指出了下列关键点:

1,关键词法的主要作用是建立外语单词和母语翻译之间的联系。但外语单词的学习不仅仅是要学会外语单词的母语翻译,还包括单词应用,词汇搭配等很多方面。对于最影响外语地位的核心词汇学习来说,甚至还要避免依赖外语和母语之间的翻译。

2,对于一些语种来说,找到外语单词在母语中的近似读音难度比较高,读音差距较大。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使用关键词法的难度增大,另一方面是靠关键词法记忆的外语单词读音很不准确,往往会对学生的正确发音产生不利的影响。

3,关键词法只关注外语单词的一个意思,很难涉及到这些词汇的其它含义。但绝大多数英语单词都有几个不同含义,特别是高频的词汇。但如果对一个单词具有的多种含义都采用关键词法,必然会产生混乱。

4,在很多情况下,使用关键词法比直接背诵记忆反而更麻烦。


正是由于以上的各种局限性,关键词法,甚至是单词的联想记忆法整体,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大家研究的热情逐渐降低,这种单词学习方法不再被广泛地建议使用了。Cohen 1987年对联想记忆法在外语学习的应用上,概括得非常到位:“一定要对外语学习者明确地提出警告。联想记忆只能作为增补的学习手段,而绝对不能用它取代其它的单词学习方法。”笔者对此观点非常认同。单词的各种联想记忆法,的确有其自身的优势,但绝对不能大量使用,否则对外语学习有害无益。

 

如果我们不去了解这些研究的结果,只顾闭门造车花大量时间精力又重新走一遍弯路,给自己和别人的学习都带来伤害。然而时下在广大学生热心学外语的中国,很多人又在试图从外语单词的联想记忆上去找记忆单词的突破口,各种稀奇古怪的单词记忆法满天飞。可以说市面上出现的所有的单词联想方式都是早已被研究过的,各种方式的利弊也早已被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而那些对外宣布英语单词的某种联想记忆法是自己的新发明的人,不是无知就是无耻。

 

如果上面介绍的联想方式记忆单词的各种局限性后,还对它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的话,我们就来看一下前面介绍的记忆大师Harry Lorayne讲的他当年记忆rhythm一词故事的结尾,看一下你是否希望自己记忆的大量单词都是这种效果吧:“时至今日,每当我需要拼写rhythm这个单词的时候,都要先停顿一下,然后念叨一句:‘红热,你个两头怪! ”(摘自Ageless Memory, Harry Lorayne, 20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