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填好志愿?
关于高考志愿填报,家长们需要注意什么?
志愿填报,是高考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高考后考生和家长的一大难题,好的高考成绩但志愿填报不好一样会让人很遗憾,这一期我们介绍志愿填报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1.
透彻了解专业设置、发展
如果考生和家长对想报考的专业了解不够透彻,会导致眼光狭隘,进而影响其选择。
比如,有些家长想让孩子进医学院学习临床医学,但又都害怕被调剂到护理学专业,将来就业做护士不好。特别是男孩子,如果毕业后去当护士,家长会怕说出去没面子。
其实,护理学的目前就业前景非常好,许多大医院都急缺专业护理人才。而且可以本科阶段学习护理学,考研时还可以换专业,比如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基础医学等,甚至还可以换成生物医学工程,这样的话择业选择范围就还是很广的。
2.
热门的未必就是最好的
总有些家长会在孩子填报志愿的之前查查那些专业比较热门,然后就让自己的孩子去填报这些专业。觉得热门的就一定好,孩子毕业后也可以有一个好工作,这样看似是为了孩子,可结果可能和预料的差距很大。
要知道热门专业不见得永远是热门,现在相对比较冷门的专业,几年后可能就是热门专业。何况热门的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所以尽量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专业,而不是选择最热门的专业。
3.
不要盲目听信
一些家长从同事、同学、朋友那儿听说某大学不好、某专业不好就业,就盲目听信,以至于在孩子填报志愿的时候就选择避开这些学校和专业。
这样的做法很不理智,毕竟每个孩子都不一样,而且现在的就业难,不代表孩子毕业的时候就业就难。那些现在就业率高的专业,3年、4年后就业率不一定还高。而且不同学校的专业多样化,可能你听说的只是那个读了这个学校不好专业的人的片面之词。所以不要听别人说什么这个大学不好、这个专业不好,就盲目听信。
4.
尊重孩子的选择
填报志愿前最好给孩子做下职业性格测试,看看孩子喜欢、适合什么专业,给孩子建议并尊重孩子的选择。
现在大多数的大学都会设置职业规划课,而这门课的最开始就是让学生做性格测试分析,让学生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这样的话,如果孩子发现自己当初爸妈要求自己选的专业与测试结果差距大,而自身又对这个专业没什么兴趣,可能会导致孩子厌学,进而浪费宝贵的大学时间。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3177151501efaa94cd3b
建议家长在假期的时候,让考生通过 完美志愿
-
测评推专业 功能,了解一下自己的性格兴趣特征,明确一个专业或职业的方向,为将来的志愿填报做准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