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孩子课到底该怎么补?
每到放假的时候,我们好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顾虑:“孩子虽然放假了,但不管什么时候,学习都是第一位的”或者“怕暑假一放松,孩子的成绩更差了,下学期开学会跟不上”于是有的家长便打算暑假给孩子找个文化学校补补课,争取把语文成绩提上来。
如果孩子确实需要补课,家长应该做的,是帮孩子做好选择。不能不补,那咱就做到科学地补。比如,孩子某项学科偏科、或者平时学习不牢靠,利用假期时间适当补课也未尝不可。关键就看怎么补,这也是让家长们最头疼的地方,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补课也要扬长补短
补课一定要有度,要扬长补短。扬长:在孩子有天赋,乐此不疲的兴趣方向,把兴趣培养成突出的一技之长;补短,在孩子学业遇到暂时性困难时,通过阶段性的辅导帮助孩子渡过难关,步入正轨后就把辅导的外力及时停下来。
二:补课也得分年龄
太小年龄就开始补课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学习负担过重,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休息时间,也没有机会和朋友一起玩耍。这样对身心健康不利,甚至容易让孩子厌倦学习,影响今后的发展。
还有就是父母平时的陪伴也很重要,教育孩子待人接物和生活常识,这些比单纯的课本知识更重要。
三:补课先要补习惯
你是否经历过或见过这种现象:
第一次家长知道孩子成绩不好,家长第一反映是“补课!”
第二次家长知道成绩不好,开始犯愁
第三次家长会疑虑:孩子补课了呀!怎么不见有进步呢?
如今“校内差、校外补”的现象可谓是屡见不鲜。但把希望寄托于“补课”上,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你有可能是乎略了一点,学习成绩的差距也反映了学习习惯上的差距,习惯也很重要。
1.阅读习惯
考试前来个突击阅读,这肯定来不及。但在平时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无论是对孩子的智力还是心灵成长都有百利而无一害。
2.听课习惯
如果课堂上讲的内容是你已经超前学过的了,也是要认真听。可以听下老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再与自己的思路进行一下对比,看看怎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如果在老师讲到下一步时,你能够提前想到,这样学习效果会更好。如果学生感觉不喜欢这个老师的课,怎么思考呢?学生要努力去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不然学生只能越来越差。学姐之前也看过一个有着40年教龄的美国老师的TED演讲视频,她也强调了一个这样一句话,如果学生不喜欢老师的话,那他绝对不会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也不会好到哪去。
3.做作业习惯
让孩子明白,作业不是负担,是学习和积累的过程,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应付和交差。
把作业中的题目都作完了就大功告成了?NO,重要的是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比如: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有无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好?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
要有把平时的疑问或错题汇总记下来的习惯,没事就看看,并记住。然后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考试前复习一下平时常做错的那些题效果也不错。
4.学习方法
最基本的就是敢于提问。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不懂装懂最终会害了自己。
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就会事半功倍。因此要制定学习计划、不间断地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总结、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
5.补补孩子的自信
自信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学习。不仅制约他们的行为,而且还束缚了思维。家长方面要多鼓励,多沟通;学生也要自我暗示,每天告诉自己“我可以,我能行!”;最后要正确对待考试分数,当没考好时,家长们得看看原因是出在知识没掌握,还是一些平时积累的坏习惯拖了后腿。
加载中,请稍候......